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逍遙農場> 正文_第303章 與母親的談心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_第303章 與母親的談心⑵

  “兒子,你的大局觀太強了。如果讓你走仕途,肯定會有君臨天下的。”柳思雨笑着道。 

  “媽,我可沒有那心呀。”吳用笑着道。 

  “兒子,記住,你是吳家第三代唯一的男性,我不相信你真的想過這種逍遙自在的農場主生活吧。” 

  柳思雨笑着道,“老媽老了,以後就是在家裡抱抱孩子就可以了,沒有雄心壯志了,不過老媽還想聽聽寶貝兒子關於這些事情還有什麼高見?” 

  “媽,我哪有什麼高見,頂多就是以自己是歷史專家的角度來看待這些事情的。” 

  吳用笑了,“既然老媽願意聽,我也就賣弄一二了。” 

  “好好,我兒子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學家總可以了吧,快說說吧你對仇恨的見解,通過這方面也能看出你對其他的事情的看法和見解。”柳思雨嫣然笑着道。 

  “母命難爲,兒子就賣弄一二了。”吳用又接着道—— 

  “我們時常用滄海一粟形容一個人的渺小,這也是因爲任何一個人在社會整體當中都是那樣的微不足道,無論地位有多高、權多重、名多大、錢多少,也都不能脫離這個社會法則;假如在與人的交往當中,總認爲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看什麼人都不順眼,懷疑周圍的人,人個都在算計自己,把大家都放在自己的對立一面,總覺得人人與自己過不去,仇恨的心理便會悠然而生;同時,我們還要正確認識社會,因爲我們當前的社會就是由於共同物質條件及相互聯繫起來的人羣,人在社會上都要自覺或者不自覺地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經歷,所受的教育、生長的環境,接觸的人和物等也都是千差萬別,因而判別是非的標準,人生的經驗教訓,看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也就各有千秋,不可能整齊劃一。” 

  “所以呀,人與人的交往當中,有這樣那樣的差異,形成如此這樣的過節也就再正常不過了;老百姓時常說的‘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這句話還是非常有哲理的。就以背後議論他人來說吧,‘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呢’,這就是人與人關係的真實寫照,人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多面體,不可能以自己的意願塑造別人;現在提倡的理解萬歲,我覺得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人與人之間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猜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人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之上多去考慮一些問題,一切怨恨、嫉恨都會化爲烏有,一切仇恨自然會煙消雲散了。” 

  “多些關愛,人呀活在世上都在給別人關愛,同時也在被人關愛的;父母師長、兄弟姐妹、朋友鄰居、同學同事、陌生路人甚至一切衆生,大家都在相互給予關愛, 

  因爲任何人都知道關愛他人是可貴的美德;可是當面對卑劣的勢利小人、勢不兩立的冤家對頭、積怨很深的仇家,我們就不認爲應該關愛,一不小心還以牙還牙;其實,他們也都是人,與我們一樣有着七情六慾,只要給予關愛,就能得到回報,好心必得好服,如果沒報,只是時候、火候未到而已;對於仇人來說,就是我們念念不忘的最親近的人,他們促使我們成熟,同時也在鞭策我們進步,我們爲了在冤家對頭面前爭口氣而不斷努力,取得的成績應該有他們的一份,我們應該感謝人家,假如試一下,只要化解仇恨,之間就會成爲最爲親密的朋友。” 

  “關愛別人也是關愛自己,因爲當我們原諒仇人並給予關愛,那麼解脫的首先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心得到了解放,否則日日夜夜受折磨的還是自身;我記得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從戰俘營當中死裡逃生的人,對當時的難友說:‘你已經原諒那些殘暴的看守了嗎?我可是一點都沒有,時常想起那些壞蛋與我遭遇的非人待遇,真的恨得咬牙切齒,時時刻刻都想着把他們千萬萬剮,才能解我的心頭之恨。’而他的難友聽後,冷靜地對他說:‘若是這樣,那你還是被他們監禁。’對呀,生氣的是自己,憤恨的也是自己,咬的是自己的虎,切的是自己的齒,與別人又有何干呀?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被侮辱、受委屈、不如意之事,有的甚至還會非常的激烈,心靈受到嚴重傷害後,人人都會憤怒不已,一想起就會憤憤不平,常有不報此仇誓不罷休的念頭,其實這仍是把自己看的太重,還是以老子天下第一的觀念。” 

  “如果真正能領悟到‘我’,只不過是一種符號,並無永恆的主體,肯在不停地生滅的變遷,我們就自然會以寬容的態度、坦然的心情對待別人的欺凌、侮辱,自覺地消除心裡的怒氣,就能從仇恨當中解脫出來;胡適先生就曾說過:‘我受了十幾年的罵,從來都不怨恨罵我的人,有的時候,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着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而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於他有恩了,我自己很情願捱罵。’以這點來看,胡老先生是個真正的智者,這也就是寬容大度,我們總有大人不計小人怪,恩賜於人、施捨於人的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伴隨崦來的往往是莫名的優越感和對被寬容對象的不屑;這看似的寬容,實際是住相、我相、人相看的很重;實際上寬容是必須建立在忍辱的基礎之上的,而忍辱又必須建立在徹底無我和廣博慈愛的基礎上的,沒有愛心是忍不了受辱的,如果把施虐者真正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什麼樣的忍辱都忍得。” 

  “彌勒菩薩在偈語中說:‘老拙穿衲襖 

  ,淡飯腹中飽,補破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涕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沒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有彌勒菩薩這樣的包容之心,就能坦然面對我和他,仇恨必須消融在寬容當中,一種全新的境界就會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個人不能夠總是生活在仇恨裡面,一旦這個人真的這樣生活了,那麼這個人的前途就毀了,他的人生絕對會是一片黑暗,而一個人的人生是一片黑暗,那這個人最終的結局會是怎麼樣的呢,那就是非常明顯的事情了。” 

  “兒子,聽你這樣的說法,難道想以此感化田家,不準給你父親報仇嗎?”柳思雨微微皺了皺眉頭。 

  “媽,仇肯定是要報的,田家做爲幕後最大的真兇,我不會就此放棄的,通過這段時間收集的情報,田家大半的家產來路不明,直到目前爲止,手腳都不乾淨,像這樣的人,是無法感化的,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只要徹底地讓其在這個世界消失,纔是真正的感化,讓某些人不敢輕舉妄動的。”吳用淡然地道。 

  “兒子,你能有這樣的想法,真是難得,並沒有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你大爺爺、二爺爺都是這樣想的。”柳思雨點點頭道,“田家在馬來是有着很大的財力,不過並不是一家獨大,兒子,媽給你商量一下,這事就交給我們來處理吧,如果你出面解決,會有些不便的。” 

  “媽,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吧,你們出面當然是好事,我自然不能放棄的,對於那些直接參與刺客,就由我來處理吧!”吳用點點頭道。 

  “媽的,媽媽相信我的兒子。你也知道大爺爺、二爺爺爲什麼信佛的主要的原因吧!”柳思雨笑着道。 

  “媽,我明白您的意思。佛祖不是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嗎?”吳用道。 

  “兒子,雖說你所學的知識雜亂,但是對真正的佛教典義還是不太明白。佛教認爲,人皆有佛性,作惡的人棄惡從善,既可成佛,於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經常成爲勸導作惡之人停止作惡的經典之語;但事實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並不是如此簡單的佛教教義,佛門的‘放下屠刀’,並非是指真正殺人的屠刀;佛教所指的‘屠刀’,就是指惡意、惡言、惡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着,還有阿羅漢,含有殺賊之義,殺賊不是真正的把賊給殺了,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放下妄想、分別、執着,就是佛!‘屠刀’的本質就是‘人對自身’的迷惑;人使自我癡迷,並癡迷於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後一道障礙,只有脫了人,捨棄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