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非要娶
人選已定,非賀嫣莫屬。
還有一個問題始終梗在賀嫣心口,不問明白,難以釋懷。
賀嫣張了張嘴,到底還是壓住了。不是不能問,只是場合不對。在大家面前問,恐有置疑師父威嚴之嫌。
無良子一直注視著他,似乎明白了一向瀟洒的賀嫣突然的隱忍,直白問道:「你想問我為何要發招親帖?」
賀嫣一怔,誠實點頭。
無良子沉沉回了兩個字:「還債。」
師姐弟四人微微吃驚,轉而了悟。
還債——有這兩個字足夠了。
賀嫣想,什麼債?替誰還債?向誰還債?都不重要了。
他只要一個合理的理由。很好,這個理由不是一時興起,不是無稽之談,這個理由甚至還很講道理。
既然是無良谷虧欠在先,總要有人來還。
他並不介意要由他來還。
關於人選,他和師父已經達成默契。
師徒五人,一時皆是無言。
賀嫣正在想:也不知那涿玉君得知待嫁的是位男子,會是如何出乎意料的表情。便聽無良子突然問道:「你姓杭?」
草堂里四位弟子順著聲音微微偏頭嚮往望,草堂外的涿玉君應聲轉身向里施禮道:「晚輩杭澈,見過無良子前輩。」
語畢,不必別人請,他往裡一邁,踏進草堂。
無良子默許了杭澈的進堂,又道:「你父親杭桂?」
杭澈恭敬答道:「是。」
無良子再問:「你祖父臨淵尊?」
賀嫣一激靈,師父說到祖父輩時,並未像說父輩時那樣直呼杭桂的名諱,而是敬稱了「臨淵尊」,這是平輩以上相稱時要注意的禮節。莫非師父是臨淵尊那一輩的人?
杭澈斂目答無良子:「是。」
無良子再道:「空山君是你的叔祖父。」
這一句用的卻是肯定句。其實前面幾個問題,每個都不必多問,谷里皆有記載,並且很多記載還是無良子親手所記。
賀嫣有些猜不透,無良子多此一舉的問話有何用意,難不成是在確認女婿戶口?
便聽杭澈又答:「是。」
無良子聲音陡然威嚴:「杭澈,你確定要娶?」
杭澈仰首,又向里走三步,莊重地望向無良子:「前輩放出招親帖,晚輩應帖闖關,關已闖過,自然一方當嫁,一方當娶。」
無良子聽完,並不置詞。
整個草堂鴉雀無聲。
杭澈筆挺地立在那裡,一身凜然之氣,他只有一人,卻生生站出了虎視眈眈的氣場,在無良子元嬰的威壓下毫不退讓。
無良子和杭澈之間,隔著中間的四位徒弟,目光對峙,像兩軍對壘。
賀嫣覺得自己該說點什麼,他先望了一眼師父,確認師父沒有禁言的意思,便朝杭澈道:「涿玉君,倘若待嫁之人並非女子呢?」
杭澈正斂眸看著無良子,卻在賀嫣看過去的第一眼迅速給出回應,一個了解而堅定的目光。眼神之快,彷彿杭澈一直在看著賀嫣。
賀嫣心中「咯噔」一聲,幾乎不必杭澈出口,他已經有預感杭澈的答案很可能不是他想要的。
果然,杭澈轉眸凝視著他道:「我要娶的就是你,賀嫣。」
這真是天大的笑話。
賀嫣震驚得笑了:「涿玉君,你看清楚了我不是女扮男裝,我是男子。」
杭澈道:「無妨,我是斷袖。」
「呵……」賀嫣目瞪口呆這個世界的人說自己是同/性/戀時都是這副超然的神情么。
斷袖?賀嫣不信:「涿玉君,你其實真的沒必要為了從無良谷娶走一個而說自己是斷袖,你一表人才何愁沒有嬌妻美妾,實在不必如此。」
這話說的重了,暗指杭澈另有圖謀,賀嫣目光直逼杭澈,想讓杭澈知難而退。
「嬌妻美妾么?」杭澈神情不為所動,「杭某此生娶一人足矣,不必妻妾成群。」
賀嫣改為講道理:「提醒涿玉君三件事,第一涿玉君聲名在外,娶男子回家會壞了名聲;第二你們杭家祖訓一生只娶一妻,你娶了男子便不能再娶女子,如今杭家正支只剩你一人,你這樣會斷了杭家香火;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樣,我——不——是——斷——袖。」
杭澈沉靜地聽完,神情像是在很認真的斟酌。
賀嫣以為自己點醒了杭澈。
誰知杭澈道:「娶你,無妨;你是不是斷袖,也無妨。我非娶不可的。」
非娶不可?有人逼你娶么?賀嫣改為諷刺:「為了給杭家添一個金丹修士,以婚姻為代價,值當么涿玉君?」
杭澈沉默聽完,頓了一頓,顯得很是慎重,在賀嫣以為他想明白了之後,又回了兩個字讓賀嫣吐血:「值當。」
賀嫣:「……」
賀嫣改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涿玉君,你是家主,你娶一個男的主母,你們家的長輩能同意么?杭家能接受么?你就算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考慮杭家啊。」
杭澈對賀嫣一連串的問題早有答案,他看賀嫣語氣連貫一氣呵成,便靜靜地聽他說完,待賀嫣喘過一口氣,才沉靜道:「曾叔祖父允我自主擇妻。」
曾叔祖父?賀嫣知道了,指是杭家的春信君。
說起來這位春信君相當可憐,他的輩分高到繞舌,是杭澈的爺爺的父親的弟弟,比杭澈高出三代。
春信君那個輩分的人物大多數已經寂滅,也有極少數有修為高絕之人尚在人世,此般高人若未飛升年歲也已不長,大多都是歸隱遁世修行。
春信君便屬於後者,他原早已經歸隱,卻因杭家在焚香之役中損了一尊一君和大半高手,不得不出來主持局面。
杭家祖訓一夫一妻,家風強調修身自省,剋制禁慾,於是每一代子嗣皆單薄。焚香之役里杭家正支死的死困的困傷的傷,損傷最為慘重,正支只剩下一個少年,子嗣凋零的搖搖欲墜。原本飄然世外的春信君不得不一把血一把淚將少年拉扯長大,誰知那一個是短命的,剛成親便撒手人寰,獨留一個杭夫人。杭夫人鬱鬱寡歡數次求死,皆被春信君救下,這當中多少無奈血淚,簡直不敢想象。
後來杭夫人發現自己有遺腹子,終於有了活下去的念頭,可是春信君的好日子不到一年,杭夫人生下孩子便殉情而去,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襁褓小兒。老黃牛春信君痛苦不迭地接著撫養曾孫輩,終於養大了小兒,那個小兒便是如今的杭澈。
春信君這段歷史,賀嫣十分愛看,每次看都會很沒同情心地笑岔氣。春信君據說是一個不理世俗不管家務的人,他大概自己也沒有想到,逍遙了大半輩子,晚年居然還要回到俗世重理俗務,而且還是嘔心瀝血帶孩子這種事。賀嫣看那段記載時,透過文字,完全能想象春信君崩潰的撫養二代杭家傳人的心酸血淚。
賀嫣想,杭澈真要把春信君費盡千辛萬苦保住的一點孤零零正支血脈給斷絕么?
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那個「老黃牛」春信君,他都必須再勸勸杭澈。
於是苦口婆心道:「你真的想清楚了,娶了男妻,會斷絕了你一脈的香火的。」
杭澈沉著道:「想過,無論娶否,都是要斷的。」
此話過於驚世駭俗,賀嫣愣了愣沒太明白,轉念又想,對了,杭澈若真是斷袖,可不是無論如何都要斷絕香火么。
可他真是斷袖么?以他前世見過的同/志參照,不像啊。
他不由打量杭澈。
杭澈一身白底青紋的儒裝,衣料單薄而柔軟,草堂里灌進的秋風,可以輕易揚起杭澈儒裝一片袍角。這樣的杭澈,沒了日間闖關時的強硬,儒裝裹著書卷氣,弱化了攻擊性,反倒顯得柔弱而清冷。
雖然賀嫣知道金丹修士不怕冷,也見識過涿玉君動武時的強硬,杭澈絕對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孱弱書生。然而,眼睛是會騙人的,他此刻莫名就是覺得世傳不世之才的涿玉君……其實很可憐。
想想也是,往好聽里說涿玉君少年當家一言九鼎,往壞里說便是杭澈自小無依無靠。別的世家有事時叔伯兄弟有商有量呼拉來一圈,他們杭家天大的事就一個曾叔祖父和一個不及冠的曾孫兩兩相望。
賀嫣聽說過杭澈十九歲提前強行加冠的事,如今想來,外人只道涿玉君年少有為,其中種種辛酸又有誰知。若非逼不得已,哪家長輩會捨得拔苗助長。
說起來他和杭澈是一般年紀,都是二十四歲。他在無良谷有師父師姐師兄照顧,衣食無憂,身無所累,過得比上輩子還公子爺。在修真界「濟濟無名」看起來混得挺慘淡,其實在他看來,少年成名的涿玉君更慘。
無良谷已經足夠強大,不需要任何一個子弟出谷掙名望;而杭澈要背負的卻更多。
之所以賀嫣會突然設身處地替杭澈想,是因為,他又想起了林昀。
林昀的某些軌跡,和杭澈一樣。
林昀同樣也早慧,初中跳了一級,高中又跳了一級,普通的孩子十八歲參加高考,林昀十六歲已進了大學校門。
賀嫣上一世過得漫不經心,好多事情過眼就忘,讀高中那段時間正是他和林昀衝突升級之時,能想起來的畫面都是劍拔弩張、對峙冷戰的。
此刻一個少有安靜的畫面突兀地浮出腦海,他突然想起曾經見過林昀在大學上課的場景。
諾大的階梯教室,林昀坐在第一排的角落,和周遭身量大一號的男同學一比,身形上異類而弱小,但林昀坐得格外板正筆挺,是強撐出來的嚴肅。
當時同歲的他還是高中生,跟隨父親到那所大學拜訪一位老師。記不得當時為何會想去看看林昀,貓著腰在窗外望了一眼,似乎還暗罵了林昀一聲。罵的是什麼,已記不清,大抵就是「假正經」「做樣子」之類,也有可能還有更難聽的話。
他當時一眼過後,便把那個孤零零的畫面拋諸腦後,連父親讓帶的話也沒傳到便瀟洒離開。
「我當年為何要對林昀那般涼薄?」——賀嫣呼吸滯了長久,猛一回神長吸一口氣,胸口銳痛。
這已經是今天第幾次想起林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