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侯門俏夫人> 關於韓國

關於韓國

  來補充一下資料,不喜歡看枯燥知識的讀者可以略去不看。


  韓國,自然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而非那個在約五二戰以後才開始大量使用韓語的韓國。


  話說,韓愈會不會也被認為是韓國人啊?嗬嗬……


  戰國七雄的韓國,存在於約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主要城市有平陽、宜陽、陽翟、新鄭。本書的故事發生在這個時期。


  那個時代,英雄輩出,那個時代,是亂世。


  強大的晉國被一分為三,韓,趙,魏。


  韓國,便是最小的一支。


  自然,國君不思進取,申不害變法隻是小變法,未立根本,是其一。


  其二,韓氏一族,根基淺,不能雄霸一方,是其二。


  其三,韓國的西邊是強大的秦國,北有魏國,東邊,南邊有楚國,被封得死死的,難以往外發展。


  所以,欲取天下,先取韓國,是李斯的觀點,這個被秦王政采納了。


  攻打韓國的時候,幾乎是囊中取物一樣簡單。秦兵所到之處,未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


  所以韓國的百姓,受到的傷害,應該還是比較小的。


  這無從考證,反正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這段曆史時,隻是寥寥數語。


  隻是,我很不喜歡韓國的國君就是了。


  一個韓非,才華無雙,可惜口吃,又是庶出,沒有得到王位的資格。


  雖然他愛著韓國這片土地,土地上的人民,然而憑他一己之力,終究無法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多少士人讀書人,都喜歡這位落魄貴公子,以他的書為枕邊書,以他的品格做人。


  然而他的才華和品格並未能如他所願救得韓國,反而讓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李斯與他是同門,自然容不得這位昔日的同學。


  李斯,是一個很現實的人物。


  才華,不過是他得到利益的手段。


  他最擅長的,是為君王服務,不管這個君王,是否正義,所滅之國所效力之國是否是他自己的國家,是否與他有恩怨。


  史學家覺得,這個李斯,有一套老鼠哲學,一身都按照這個哲學活著。


  野地的老鼠,生活得瘦小艱辛;糧倉裏的老鼠,富足白胖。


  他覺得一個人,生活的舞台不同,便身份地位不同,得到的利益也不相同。


  自然,他要做那隻倉鼠。所以韓非隻好去做野鼠,死在他的手裏。


  後來,他背叛秦王政,跟趙高一起謀反,也是一樣的道理。


  然而他卻不知道,那個趙高,也是與他一樣的人。


  隻是,那是毒蠍子,而非老鼠。


  所以啊,鹿死誰手本就是一場複雜的較量,而曆史,總喜歡開些詭異的玩笑。


  自然,若無李斯,韓國照樣會被滅掉。


  韓國之亡,在於己身,在於六國合盟的內部,而非全是外力所致。


  朝秦暮楚,說得就是韓國。


  蘇秦張儀的時代,合縱連橫的大形勢之下,六國合縱,秦國連橫。


  因為秦國離這韓國近,所以隻要韓國一合縱,秦國就派兵攻打韓國,韓國馬上投降,連橫;秦兵一撤軍,韓國馬上就合縱。


  其他六國之人覺得這韓國太不是東西了,說:“什麽東西!太不值得結交了!”


  所以韓國有事,其他六國一般隻是觀望,並不真正派兵救援。


  其實啊,六國其他的國家,哪裏知道韓國的苦楚?

  柿子挑軟的捏,因為軟的熟了。


  韓國一直被秦國欺負,其他的六國之人何嚐明白?


  朝秦暮楚,實在是逼不得已。


  六國的君王,大多數乃是聲色犬馬之輩,並不想吞並天下,隻看眼前利益。


  每次打仗,兩軍對壘的時節,秦國眼看要輸掉戰爭,便派人前去談判。


  談判桌上,拿出呂不韋當年救秦異人那一招:重金收買。


  然後戰爭就結束了。


  秦國經過六百餘年的發展,錢自然是不缺的。


  六國之人想以一場戰爭,換人家的家產,代價自然是要付出的。


  雖然那些戰爭,被曆史學家軍事學家分析得頭頭是道,錯綜複雜,險象環生,精彩絕倫。


  其實,在秦王的眼裏,不過是早已經確定一半戰爭結局的事情。


  那些戰場上的人,哪些能用金錢收買,決不吝惜金錢;哪些能用暗殺,決不手軟;哪些金錢也買通不了,暗殺也不管用的,就用金錢買通哪些能在政治上擺平這個人的人。


  因為啊,既然不被金錢收買,又不能暗殺掉的家夥,一定是很讓人忌憚的人。


  同事忌憚你壯大,擠兌他們;君王忌憚你,不能控製你。


  人事人事,人一旦分析明白了,這事是人在做,自然也就再清楚明白不過了。


  那秦王,是怎的人勒?


  他是喜歡韓非的。


  喜歡韓非的才華,然而那樣的時代,那樣的時代所賦予他的使命,讓他不能用實際行動來喜歡韓非。


  就像宋高宗趙構之於嶽飛。


  不是不喜歡嶽飛,不是不想收複河山,隻是不能。


  非君不忠,非朕不明。


  他的天下,嶽飛的公道,都在這裏。


  若是嶽飛昏庸一點,識時務一點,那麽,嶽飛的下場,絕對不是這樣。


  而韓非,若是他的身份不是韓國的公子,若他的才華不是那樣讓人忌憚,若是他跟李斯一樣,並不深愛自己的國土,那麽,他也不會英年早逝。


  若秦王政的時代,六國強大,不能圖天下大業,那麽,韓非的結局,也不會一樣。


  所以,時也,命也。人的性情之於人的命運,恰如圖紙,都是寫得清清楚楚。


  回想當年,三家分晉。


  若圍攻趙襄子三年,終於滅掉趙氏,智氏一統晉國,那麽秦國絕對不可能那麽快就一統天下。


  史學家說,當年趙襄子所有的膽識與謀略,都在冥冥之中幫助著遙遠的後來的秦王政一統天下。


  所以曆史啊,有時候真的很難說是非恩怨。


  再再之前,若晉國的公族不那麽亂來,以致族滅,那麽,也不會有三家分晉。


  晉國在時,秦兵出函穀關都難,更別提一統天下了。


  秦晉之好,其實是秦投晉之好。


  嗬嗬……


  關於韓國,愛與恨都不是那麽熱烈,卻又柔腸百結,難以言說。


  其中細微處,請看故事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