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隋行4G> 第343章 城下之盟

第343章 城下之盟

  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處羅喉於白道州四面被圍之際,沒有如自己所願率軍棄城突圍北撤,反而心存妄想地給自己寫來了一封談和的書信,楊廣傳命在中軍大帳中接見索圖的同時,心中也不禁發出一陣冷笑:處羅喉為人行事,未免也恁不切合實際些了吧。


  然而,待楊廣從索圖手中接過書信,展開來細細觀瞧,卻不由得為處羅喉開出的談和條件呯然心動,打心底里對處羅喉產生了一絲欽敬之意。


  原來,處羅喉在這封親筆書信中先是對他無法阻止雍虞閭悍然撕毀先前與楊廣簽訂之互不侵犯和約,率軍夜襲雁門關向楊廣表達了真誠的歉意,繼而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突厥和隋國兩國關係尚屬於未定之時(以他數月前出使長安,並沒有得到楊堅關於兩國關係的明確答覆為證),他並不贊同其兄長沙缽略可汗親率大軍南下攻隋的舉動,為表達誠意,他情願主動讓出白道州給隋國,並願致信於跟隨沙缽略西征的兒子染干,要他設法力勸沙缽略儘早撤回攻隋的大軍,如沙缽略執迷不悟,執意不肯撤軍,到時他願率領部族全體男女老幼,南下內附於隋國。


  要知道,處羅喉位居突厥五可汗之一,他親筆寫下這封書信差人出城交到楊廣手中,無異於自己主動交了個把柄給楊廣,一旦將來他失約不肯履行承諾的話,他本人將因此失去在部族中的威望和地位,受到突厥各部的唾罵和指責。【愛↑去△小↓說△網qu】


  相較於率軍棄城北撤而言,處羅喉此舉需付出的代價更大,要做出這種選擇也更為艱難。


  王韶、李徹等人傳閱過處羅喉的這封書信后,所持見解與楊廣相近,只是王韶猶向前來傳書索圖問了句:「你家可汗如此行事,想要得到的交換條件是什麼呢?」


  「我家突利可汗受大可汗所託,負有看守大可汗牙帳之責,倘若貴邦晉王殿下願意接受我家可汗提出的談和條件,就請下令撤去白道州城北的包圍,放我家可汗率領城內守軍北撤,退守五原城。」索圖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話答道。


  這些天依楊廣所說,做出的種種迷惑對方的安排居然還真見到了效果,處羅喉真的誤以為隋軍要對五原城和都斤山發起進攻而被迫致書於楊廣要求談和!


  王韶和李徹迅速交換了一下眼色,不約而同地起身向楊廣說道:「突利可汗一片誠心與我大隋罷兵講和,伏望王爺允准,以彰顯我朝廷和睦外藩之誠意。」


  「這封書信我將上呈給父皇,做為突利可汗所部誠心與我大隋修好的憑證。」楊廣見王、李二人俱都贊同自己答應下處羅喉提出的談和條件,遂把書中的書信一揚,沖索圖說道,「本王向你當面做出承諾,在你家可汗率軍讓出白道州后,即傳命停止三軍向五原城進發。但同時,以兩個月為限,請你家可汗設法力勸沙缽略自西北撤軍,如超出此限期,本王將親統三軍,於白道州隨時迎候突利可汗帶領部族老幼歸附我大隋,切記,莫忘。」


  楊廣親赴前敵,巧施疑兵計,成功地迫使突厥突利可汗處羅喉以讓出白道州,力勸其兄沙缽略自西北撤軍為交換條件與隋軍講和,轉守為攻,率領未經訓練的三萬河北子弟軍一舉收復了前齊失地——白道州。消息一經在河北道治下諸州府傳散開來,再次激發出了河北百姓前所未有過的送子當兵,為朝廷效命,抵抗突厥入侵的高漲熱情,短短的數天之間,前往各州府衙門報名應徵從軍的人數就達到了十萬之眾。


  楊廣經與王韶、李徹等人商量,向各處州府分別派出將校,層層選拔出了一萬多名丁壯補入了并州府軍的行伍。如此一來,除跟隨衛王楊爽征戰遼東的十萬大軍之外,在楊廣麾下的隋軍總數也堪堪達到了五萬之眾,對正面對陣之突厥一部保持了壓倒性的優勢。


  同時,在處羅喉率軍撤出白道州,楊廣率領大軍進城的當天,他就寫下了一道親筆奏摺,連同處羅喉寫給自己的那封談和書信一併交給了裴虔通,命他從速趕回長安,向父皇楊堅報捷。楊廣在奏章中還向父皇表示,自己和麾下五萬河北勇士願隨時聽候朝廷的詔令,趕赴西北對陣突厥。


  然而,楊廣哪裡知道,就在他率軍收復白道州,凱歌高奏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帝都長安,卻籠罩在一片突厥勢如破竹,步步近逼的恐慌氣氛之下。


  突厥大可汗攝圖會同貪汗可汗親率部族主力鐵騎,西進與阿波、達頭兩可汗兵合一處,舉四十萬大軍南下侵隋,來勢遠比楊堅預料得更加兇猛。自達奚長儒於周盤一場血戰,僥倖嚇退染干所部之後,蘭州總管馮昱、渭州總管叱列長叉接連敗於突厥之手,金城、延安等關中六座州府城池相繼被突厥大軍攻佔,城中六畜皆盡,被突厥鐵騎洗掠一空。


  突厥先鋒部隊已到達渭水河畔,距長安不足百里,這一消息傳至朝中,舉朝震恐。


  楊堅赦免西疆流人,徵召其入伍以補充軍力的詔旨剛剛下達,突厥就幾乎兵臨長安城下,迫使楊堅不得不提前指派太子楊勇出京,率領二萬禁軍屯兵咸陽備胡。


  由於竇榮定、虞慶則兩路行軍元帥麾下人馬皆敗於突厥之手,楊堅在命太子屯兵咸陽的同時,也不得不考慮另擇良將輔佐楊勇,以期能夠成功地阻擋突厥向長安推進。


  在這一背景下,閑居長安的北周宿將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楊堅的選將視野。劉魴一黨在蟄伏數月後,又盼來了東山再起的大好時機。


  在所有開隋以來賦閑,居留長安的北周宿將中,除了太師李穆外,就屬盛國公梁士彥和英國公宇文忻二人過往戰功最為顯赫,在軍中威望最高了。


  然而,梁士彥是在楊堅受禪開隋以來,第一位被免職的大州刺史(相州刺史),非到萬不得已關頭,楊堅決不願重新起用他。


  宇文忻就大為不同,他向以多謀善斷在北周軍中著稱,有「活諸葛」的美譽,卻因並非出身於北周宗室(宇文忻原姓破野頭,宇文氏是其賜姓),在前朝就不曾受到重用,且其同胞兄弟宇文愷現任太子左庶子,是東宮極重要的宮僚之一,起用宇文忻輔佐楊勇是再恰當不過的人選了。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