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沈中玉是被戳醒的,迷迷糊糊躲著戳刺,聞著青草帶露的微香,睜眼就看到春草春泥,抬頭看到一個小童拿著根竹竿,那竹竿正戳在自己臉上。


  那小童看到沈中玉睜開了眼,收起竹竿,擺出了個架勢,大膽問道:「咄,兀那漢子,是哪裡來的妖怪!」


  沈中玉用袖子抹了抹臉上的灰,道:「我們不是妖怪,乃是良民,只是路上遇到劫路的。」


  小童打量了一下二人,一個穿著一套像血染一般的破衣服,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看著真有幾分像是遇盜的行人,只是也吃不準,握著竹竿,眼珠滴滴溜溜地轉著,想要想個萬全的法子。


  沈中玉看這小童,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又黑又瘦,衣衫襤褸,雖然心思多些,但看著也是個村童,便款款說話,哄了他兩句,又說了自己兄弟二人的苦楚。


  那小童被他哄得眉開眼笑,把沈中玉認作個好人,不由可憐起他們兩個,便道:「你就跟著我去找村長吧。」


  「謝過了。」沈中玉緩緩爬起來,雖然內傷依舊嚴重,但好歹還是能走的,他一用勁把還沒有知覺的張致和打橫抱起,跟著那童兒走。


  那小童先牽回了放在山坡上吃草的牛,將早前收拾的柴火捆好,放在牛上,才領著二人下山。


  到了山下,沈中玉依稀看到村子所在,又看到山下那滾珠濺玉一般的一股好水,想到自己二人一身的血,只怕瞞不過村裡的老成人,便道:」這這位小哥,我們兄弟二人風塵僕僕,還需梳洗過了才好進村去見老人家了。「


  那童兒抓了抓頭,道:「怎得這麼麻煩。」便一指村落位置,然後道:「那我可先走了。」


  「好。」沈中玉蹲在溪邊,先洗了洗臉,然後把衣服拖了,把張致和也拖到溪裡面。冰涼的溪水一浸,張致和就掙扎著醒過來了,咳出了口中的淤血,看到沈中玉,一扯嘴角,笑了。


  沈中玉見他醒了,也是高興,手上更不容情,趁著他還手腳無力,把他衣服全剝了,像洗馬洗牛一樣洗涮了一回。


  張致和被刷得皮膚髮紅,終於把身上的血腥味洗乾淨了,臉上也因為害羞,帶了幾分紅暈,只恨自己動不了,不然也潑沈先生一身水才好。


  到了最後,他還是紅著臉讓沈中玉穿衣,丟臉至此,他也只得泰然自若、一臉誠懇地說道:」有勞先生了。「


  沈中玉看著他耳朵尖還泛紅,但是表情眼神已經一表正經的模樣,就暗自好笑,揉了一把他濕漉漉的頭髮,解釋道:」你一身的血進到村子里只怕會嚇著人。所以要先洗一洗。「


  「是,等我好了,我也伺候先生沐浴。」


  「那好,我可等著了。」沈中玉說著也毫不避人地脫了舊衣,從袖囊里取出衣服來換,卻不是平日愛穿的鮮亮華麗的袍子,而是是和張致和相似的一身極樸素的月白道袍。


  張致和既醒了,不願意人背,只想靠著人走。沈中玉卻嫌他走得慢,一把抱起,道:「要不讓我背著,要不讓我抱著。」


  張致和再次把臉憋了個通紅,訥訥說道:「還是背著吧,只是先生也有傷在身了。」


  「知道就好,還不聽話?!「


  「哦……」


  最後,張致和還是讓人背著進村,他臉皮薄,看到村童圍觀就覺得不自在,一路上將臉埋到沈中玉的肩膀上,連村中景緻都沒有看幾眼。


  沈中玉的臉皮還就厚得多了,一邊走,一邊玩賞山景,看到極美的景色,還要招呼張致和去看兩眼,偶然和村裡亂跑的孩童搭兩句話。


  村子不大,不過十來戶人家,一字兒排著的黃泥壘的平房,各家門前都是柴堆,柴堆上多坐著幾個小孩子,在桑樹蔭下晃著腿兒。狗也不叫,只是懶懶地盯著路過的人。


  沈中玉說話有趣又和氣,和那些村童說話久了,竟是村童牽衣,領著他過去尋村裡的老人。


  老村長見到沈中玉一身月白道袍打扮,賣相十足,就似是說書人常說的臉如冠玉的那種,而他背著的那個也是斯文俊秀,想著是兩個有些修為的道士,因而倒有幾分笑顏,道:「這位道長遠來,不曾見過,恕我倚老賣老,沒有出迎。」


  沈中玉先小心地放下張致和,然後打了個稽首,道:」無量天尊,老丈客氣了,貧道靜山,這是師弟沉璧。「


  張致和想不到他瞬間就給自己取了個號,但也不會拆台,勉強著打了個稽首,道聲好。


  行禮已畢,分賓主坐下。老村長就旁敲側擊地問起二人為何到了這般境地。


  沈中玉露出一絲苦意,道:」我們兄弟二人本是遊方道士,在世間一邊遊歷增長見聞,一邊也賺些裹用。不久前從金昌鎮出來,打馬公山裡過的時候遇到一夥強人,我們拚死方能逃過,只是行李細軟都被他們搶了,在山裡跌跌撞撞走了好久方才出來。實在是苦呀。「


  沈中玉早在剛才和那些小童說話的時候,把附近地理人事打聽了個大概,這時候娓娓說出,竟似是真的一般。


  果然老村長聽后連連點頭,馬公山上盜匪厲害,連平日他們這些走慣了路的出門都要小心,幸好這些盜匪也知道不吃窩邊草,再無懷疑,安慰道:」兩位道長都是有大才的人,不過龍困淺灘罷了。若不嫌棄山村僻陋,不妨安心歇著。「


  「這就謝過老人家收留了。」


  「好說。」老村長說罷,招了幾個家人來,命去尋了一處空屋安置他們,特別是要四周並無女眷,只有男丁的房子。只因為道士和尚乃是色中餓鬼,唯恐他們沾染了女眷。


  沈中玉見他安排,又道聲辛苦,從袖囊里摸出一個銀錠,在袖子的掩飾下掰了一小塊銀角子給村長。


  老村長見他識趣,更加高興,吩咐兒子抱上兩捆稻草給他們,順帶把他們領過去了。


  沈中玉背著張致和進門,看到真真是一間空屋,除了地上的泥沙和屋頂上的蛛網再無一物。村長兒子把稻草往地上一鋪,就告辭了。


  二人在稻草上一坐,就互相看了一眼,然後就笑了出聲。笑了半日,張致和才道:」再想不到沈先生這般會哄人了。「


  沈中玉又打了個稽首道:「無量天尊,貧道從不哄人。「說著也自嘲道:」我這活了許多年,還是第一次哄個村夫了。「


  「你還叫他老人家,只怕先生比他還大些。」


  「這倒是,他看著還不到六十,給我當孫子還差不多。」沈中玉道,若只按這輩子算,鍛體十年,鍊氣十年,築基四十年,結丹一百多年,快有兩百歲了;若按上輩子算,那得三千多歲。


  張致和抬頭看了看這一屋子的塵,雖說只是暫住,但也實在忍不得,扶著牆慢慢站起來,道:「先生,我去喚兩個人來掃掃房子吧。」


  「坐著,別動,我去,你就看著他們掃把。」沈中玉起來把他按下去道。說罷,出去轉了一圈,在村外一個石頭打死了一隻野兔,以此為報酬尋了個兩個半大小子去做些洒掃。


  村中小孩難得開葷,高興應了,從家裡借了掃把就去。他又看了看村外風水如何,本來想卜一卜,但一掐算內腑又開始隱隱作痛,只得嘆了口氣,慢慢走回去。


  雖然還不能卜卦,但他心裡也隱隱有了幾分估量,就如崑崙仙宗的瑤池洞天,當年九幽魔宗的枯桑境,這處想必就是當年蓮台寺的宗門洞天,號稱蓮花世界是也。只是在當年魔劫之中,蓮台寺內的時空道標之門不知道被誰破壞了,結果蓮台寺後路不保,死了一寺的和尚。


  這麼說,斗寶會上的血案也是為了尋回這個洞天,沈中玉不由得想到了之前遇到的庭秀和尚,難道就是他?但是行此血祭之事,大多已經入魔,他身上並無魔氣,卻是費解。


  思來想去,終無答案,沈中玉也只得丟開手去,只看眼前,就剛才那個村長的態度來說,對於道士也算尊重,想必此地不是崇佛滅道的風氣,幸好,幸好,不然就要剃頭了。


  想到這裡,沈中玉抬頭長長地舒了口氣,看到村口有個貨郎搖著鈴鼓,挑著貨物進村,就過去用個銀角子換了滿滿一罐飴糖,抱回去慢慢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