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閨華記> 第八百九十五章、國書

第八百九十五章、國書

  見謝涵緊鎖著眉頭滿臉的憂色,朱泓一把把她攬進了懷裡,「涵兒,我答應過你不會和你分開,你陪我一起去泉州可好?」


  「真的?」謝涵聽了眼睛一亮,不過很快便暗了下來。


  儘管她也是十分不想和朱泓分開,但她明白一點,朱泓是去上戰場,不是出去遊玩,他有他的使命,帶著她肯定會誤事的。


  「怎麼啦,你不願意?」朱泓見謝涵搖頭了,問道。


  「不是不願意,而是我怕你會被人詬病,畢竟這是上戰場,戰場很忌諱女人的,萬一有點什麼事情我擔不起這個責任,世人會罵我紅顏禍水,也會罵你昏聵無能。」


  不管是哪一個,都不是謝涵想聽到的,而且萬一朱泓出師不利,朝堂上肯定會有很多罷免他的聲音,顧沈兩家不定又要整出什麼幺蛾子來,而她肯定也免不了一頓罵,一個搞不好還會連累到父親的盛名。


  「其實你不去也好,我不怕世人罵,可我怕你遇到危險,這樣吧,我先東南實地考察一下,再好好和馬世子核計核計,爭取早點回來,我跟皇上叔叔說了,這是我最後一次幫他出征了。」朱泓說道。


  「呸,這話不吉利。」謝涵捂住了朱泓的嘴。


  因為不管這是朱泓的最後一次還是這是皇上的最後一次都不是謝涵願意看到的。


  朱泓倒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什麼不吉利的,他笑著在謝涵的臉上掐了一下,「小迷信,果真應驗才是好事呢,這說明以後我們都沒有戰事了。」


  這話倒是說的謝涵的心裡敞亮了些,而朱泓見謝涵的眼睛似蒙上了一層霧氣,便再次摸了摸謝涵的臉,大驚小怪地說道:「媳婦,你的小臉果真是肉嘟嘟的,摸著真舒服。」


  「還說呢,這幾個月來除了吃還是吃,那天在鄉下新月幾個都說我白胖白胖的,搞得她們一個個還以為我也懷了身孕。」謝涵抱怨道。


  「原來涵兒著急為我生孩子了,放心,再等一年,明年我一定讓你懷上。」朱泓說完抱著謝涵的臉就親了一口。


  謝涵心裡明鏡似的知道朱泓是在排解她的離憂所以才故意搞怪,可一聽到孩子這兩個字,她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竹西寺的方丈大師送她的十二粒丸藥都吃完了,也不知她的身子調理好沒有。


  見謝涵的手摸上了她自己的肚子,朱泓也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手放了上去,「還別說,涵兒的肚子也圓滾了許多,這都是我的功勞,不行,我得用手好好量量,等我出門了,涵兒一定要好好吃飯,千萬不許瘦下來,否則等我回來可是要罰你的,記住了沒?」


  說完,朱泓真的用手量起謝涵的小腰身來,量著量著,兩人就量到了炕上。


  三天後,朱泓帶著軍情處的十幾個人和他們各自的侍衛一起快馬加鞭往泉州去了,這是朱泓自己的意思,他說與其紙上談兵還不如現場實戰,他和沈岑都是十五歲上的戰場,顧鑠因為守孝耽誤了兩年多,可他也是十八歲那年孝期一結束便迫不及待地上了戰場。


  正因為他們幾個在一起切磋磨合了幾年,各取所長,各補其短,所以他們三個人的軍事技能才能提升得這麼快,才能立下這麼多的戰功,才能屢屢逃過敵方的追捕。


  由於朱泓擺的理由很是充分,即便有些世家不太願意自己的孩子去冒險也不敢提出來反對,因為要論尊貴,朱泓不比他們尊貴多了?

  朱泓都能親上戰場,他們的孩子多啥了?

  這麼著,這十幾個平均年齡剛二十歲的世家成員組成了一支特別的行動隊,直接歸朱泓領導和調度。


  朱泓一走,謝涵幾乎過起了足不出戶的生活,原本她是想讓謝瀾搬進來姐弟兩個可以好好親近親近,可謝瀾去了書院,一個月才有三天休沐的日子,謝涵只好作罷。


  小月知道謝涵一個人在家,倒是隔三差五會過來陪陪她,此外宮裡的夏貴妃偶爾也會打發人來接謝涵進宮說說話,謝涵問過夏貴妃皇上為何還不把那枚解藥拿出來給朱淵吃,因為正月里她已經偷偷問過龍泉寺的方丈大師,大師說皇上已經找他驗證過,那的確就是一枚解藥。


  可惜夏貴妃也不明白皇上到底是何用意。


  好在沒多長時間,李堯一家進京了,梁茵知道新月和謝涵交好,便在趙王府附近買了一處宅子,倒是方便了兩家走動。


  說是走動,可由於謝涵仍是在孝期,她除了進宮一般很少去別處,因此大多數時候還是梁茵帶著新月來看她。


  端午節的時候,謝涵聽到了兩個好消息,一個是朱泓首戰告捷,他們的戰船裝扮成商船擊沉了對方兩艘大船,並活捉了對方一百多號人。


  還有一個好消息是顧鏨帶著人剛在松江府那邊布好防線,結果就趕上了倭寇撤退,於是,他直接來了一個瓮中捉鱉,把這二百多號人全部關了起來。


  這四百來號人已經由朱栩命人向倭國遞交了國書,命他們用白銀十萬兩來贖人,否則的話一律發配去充當徭役。


  不知是不是這兩次戰役讓倭國見證了大夏的實力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倭國還真派了使者過來,不過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這四百來號人,還有一份請求開放鬆江府海禁的國書。


  朱栩倒是在謝紓的手札中看到一點,好像說什麼海上絲綢之路,意思是海上貿易逐漸代替了陸地的絲綢之路,如此一來不但會帶動開放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也會帶動整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


  至今朱栩還清楚地記得彼時看到這段話時並不是很明白這段話是什麼意思,現在想來這段話應該是明遠大師說出來的,是後世人的經驗之談。


  可開放海禁畢竟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在倭國的要求下開放海禁,憑什麼呀?


  拿不定主意的朱栩命人把謝涵接進了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