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怯步
謝涵一聽顧家連京城的家也翻過了,心裡是既氣又急且怕,當即兩手握拳站了起來。
「小姐,彆氣,彆氣,小的聽說他們沒找到什麼。」高升見謝涵氣成這樣,也忙站起來出言安慰一下謝涵。
看著高升關切的眼神,謝涵的腦子突然一下清明了,她這是在做什麼?
她剛剛責怪高升沉不住氣,她怎麼也浮躁起來了?
「罷了,由著他們去吧,我們是攔不住他們的,越攔,他們疑心就越重,還不如索性讓他們翻個夠,翻夠了,也就死心了。」說完,謝涵坐了下來。
是啊,就算再著急再生氣再害怕,她也不能說什麼。
非但不能說什麼,她還什麼都不能表現出來。
可說到底,她也不過是一個女人,也有著女人的弱點和通病。
想到這,謝涵平復了一下心情,問道:「那房子恢復原狀了嗎?都動了哪些地方?」
「揚州的房子把後花園的亭子和假山破壞了,小姐和老爺住的屋子房梁和地磚都掀過了,趙根生家的找人鋪好了,京城的那個家也差不多,對了,牆上的字畫和書房的藏書都搬走了,別的小的就不清楚了。」
謝涵思忖片刻,她現在最擔心的是春暉院門前的秘密會不會被發現了,只要發現了一處地方有秘密,估計顧家的人就會把兩座房子掘地三尺了,父親的秘密就再也守不住了。
可問題是,她才七歲,外面又有這麼多雙眼睛盯著她,她是半點自由也沒有,因此,就算再著急她也什麼都做不了,只能是聽天由命。
「算了,明年開春后你再去一趟京城和揚州,依舊是進貨,對了還有收賬,兩個理由,既然是做生意,不可能就進一次貨吧?」謝涵斟酌了一下,說道。
她是怕顧家會突然想起來後花園還有一個池子沒有動。
「小姐,童會長後來也是這個意思,他說我這錯也有錯的好,我這一回揚州,顧家肯定以為老爺的秘密就在揚州,小姐這邊相對來說就安全些。」高升再次被謝涵的聰慧折服了。
「呃?」謝涵聽了苦笑一下。
她還真跟童槐想的不一樣,她只是擔心後花園的秘密被發現。
可是這話她沒法跟高升解釋,只能讓他誤會去了。
這個中秋節,謝紳一家帶著謝沁幾個都回來了,本是一家團圓的好日子,可謝涵卻被高升帶來的消息搞得心神不寧。
無獨有偶,謝紳進門也給謝涵帶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說是幽州城裡的人都在傳趙王妃病重了,至於什麼病他就不清楚了。
謝涵倒是有心去探一下病,可一來她自己重孝在身,怕對方忌諱;二來,她一年之內接連失恃失怙,在揚州的時候為了拒絕顧家的提親還特地放出話說她自己是不祥之人,因此,猶豫再三,她怯步了。
不過她倒是允許高升借著中秋的名義給趙王府送去了一幅八開的雙面綉小炕屏,是高升這次從揚州尋摸來的,他一直記著謝涵說的要送點別緻新奇些的東西。
可巧這幅炕屏的屏框也是洋漆的,且這八幅圖案繡的都是不一樣的雪中紅梅圖,上面還有題詩呢。
高升跟著謝紓做了這麼多年的書童,眼光多少也熏陶出來些,因此便買下這件東西。
從幽州回來,高升給謝涵帶來了一個更不好的消息,他聽楊冰說,趙王已經打發人去接王妃的兒子了。
謝涵聽了這個消息唏噓了好半天,她和王妃雖素未謀面,可心裡卻把對方當成了一位可敬的長輩,因為她一直認為一個肯對陌生人伸出關愛之手的人絕對是一個善良的人。
可能受到王妃病重的影響,也可能是中秋那天在張氏那邊吃多了油膩的東西,謝涵的肚子有點不太舒服,鬧了兩天,偏這幾天又接連下雨,受了點涼,謝涵更是懶懶的,也就沒有去張氏那邊請安,連正常的課業都不愛上了。
這天上午,奶娘正勸窩在炕上的謝涵去鎮里找個郎中瞧瞧時,小月跑了過來,說張氏因為前兩天下雨著涼了,有點發熱,想讓謝涵出一輛馬車送張氏去鎮里找個郎中瞧瞧。
謝涵一聽著急了,這下想不出門也不行,一面命司書去通知李福準備馬車,一面又命司琴給自己梳頭換衣服,一面又命奶娘取銀子,隨後,她讓司琴和司書扶著她去了張氏那邊。
張氏一見謝涵的臉色也不好,還以為她是著急成這樣的,忙下炕扶住了謝涵。
「孩子,祖母沒有什麼大事,就在家裡躺兩天就好了,一點頭疼腦袋的也不值當去什麼鎮上,白花銀子不說還折騰人。」
「娘,還是去看看吧,昨兒你就挺著不說,你看,今兒就更嚴重了吧?要是昨兒去了,保不齊今兒你還就好了呢。」謝耕田說。
「祖母,也不折騰人,走吧,我正想著帶祖母去找個好郎中瞧瞧呢,對了,說到這個,我那還有幾包調理身子的好葯,一併拿去給郎中看看能不能給祖母吃。」
謝涵是想起了那幾包中藥,當時她是讓高升拿去找一位郎中看過了,對方也說是調理脾虛的葯,不過不適合夏天吃,謝涵便暫時放下了這件事。
說完,謝涵命司琴回去把那幾包葯帶上。
由於馬車坐的人有限,依謝耕田的意思是謝涵就不用跟著了,可司書不幹,直接把謝涵這兩天身子也不爽的話說了出來。
張氏一聽著急了,忙命鄭氏抱起了謝涵,而謝涵也命司書去通知李福準備兩輛馬車。
於是,謝涵帶著司琴司書和鄭氏上了一輛馬車,趕車的是文安,張氏、謝耕田和謝耕山上了另一輛馬車,趕車的是阿金,李福騎馬相隨。
鄉下的路本來就窄,再加上前些日子連著下了兩天的雨,道路便有些泥濘,不太好行走。
半個時辰後走到一座橋下時,發現有一堆人正在路中間吵架,把上橋的路堵住了。
李福去打聽了一下,說是有人騎馬過橋時沒有減速,偏這時迎面上來的一輛馬車也是跑得飛快,兩匹馬在橋上撞上了。
於是,馬車翻到了橋下,另一位騎馬的主人也從馬上摔到了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