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存亡(中)
當晚,劉恢在營中等待探子來信兒,許久沒信兒,關羽也沒有任何消息,這令他心神不寧,看來這場戰爭要陷入被動,想到這裡,劉恢再也坐立不住:「來人!」……他吩咐下去:「今晚夜襲敵營,不得有誤。」
匈奴兵飛快地行軍,徐半仙在最前領路,匈奴王和他的將領們緊隨其後,匈奴王的大兒子對徐半仙心存疑慮,他知道漢人是很狡猾的,因此驅馬上前,小心謹慎地說:「父王,兒臣覺得這個漢人不可輕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父王可要當心哪!」
匈奴王:「放心,此人的底細我已派人查明,他姓徐名庶,與老母相依為命,尚未娶親,是個孝順之人,如果他敢耍陰謀詭計,他母子休想保住性命。」
大兒子:「原來父王早有準備,看來是兒臣多慮了。」
匈奴王輕輕地點點頭,卻用懷疑的目光凝視著前面的徐庶。
徐半仙心如亂麻,要是因此使匈奴打勝了這場仗,他徐庶豈不要背上叛國罪名,怎麼辦?可怎麼辦好呢?他開始絞盡腦汁,力求脫困。
一方面,匈奴逼近代州,另一方面,劉恢率兵奔赴敵營,俗語云「冤家路窄」,誰也沒料到,倆軍會在路上相遇,頓時各自方寸大亂,加上「敵人相見,分外眼紅」,不多時,倆軍已扭打在一起,整個山路混亂不已。
徐半仙沒料到會出現這麼個情況,他在匈奴軍最前面,這時算是最前線了,漢軍以為他是匈奴人,紛紛舉槍就刺,徐半仙即以身陷囹圄,自是能躲就躲,能閃就閃,好在他擁有超快的反應力,只是被割破了幾道口子。
就在徐半仙感嘆計謀也不是萬能的,悔嘆不如當初學武藝防身時,一幅明晃晃的大旗出現在他的眼前,突然心生一計,驅策向前,奮力推到舉旗之人,順帶搶過旗來,高舉大喊:「劉州牧在哪?」漢軍們一看這人要找統帥,皆迷惑不解,不再追打。
喊了幾聲,無奈聲音無法掩蓋戰場上的廝殺聲,徐半仙對此不抱希望,只好速速遠離此是非之地方為上計,他打算遁走,由於心神不寧,忘記扔掉旗幟,扛旗就跑。
軍旗的作用就是指哪打哪,指引找不到敵人的士兵將領,所以徐半仙這一跑,周邊許多漢軍跟著他跑,匈奴兵一看漢軍跑了,以為勝利了要乘勝追擊,也跟著跑。於是乎,戰場上突然少了很多士兵將領,出現了一人扛旗在前狂奔,一群人在後跟著瘋跑的壯觀景象。
徐半仙的手臂開始發酸,他一回頭看,天雷滾滾啊,怎麼還這麼多人追著呢?只好再跑快點。
戰場上的人越來越少,匈奴王和劉恢漸漸看到彼此,都知擒賊先擒王道理的二人交戰在一起。
匈奴王使用的是狼圓棒,劉恢用的是劍,短兵相接,擦出火花,二人皆被震得手臂發麻,大驚,互看對方,想不到都如此老當益壯,威力不減當年。
劉恢看著交戰了二十多年的對手不由得百感交集,眼前這個蠻夷跟自己作對了一輩子,有多少次這可怕的敵人在夢中驚現……隨著年華韶去,如今彼此都老了,發白的鬢角,滄桑的眼神,滿臉的皺紋,突然間覺著這個人跟自己很像,似乎都有著相同的命運,背負著相同的責任,打了一輩子的仗……但這個人真稱得上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匈奴王驚嘆著劉輝的力量,沒想到當年的那名孱弱少年竟會變成猛將,這個對手,一次次的令自己驚詫,以往每次交戰都會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感,都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對手…..這個阻止自己成就偉業的人似乎天生就是自己的剋星,一次次的粉碎了自己擴張的美夢,沒想到,會和這個人打了一輩子的仗,但是並不感到後悔,反而覺得慶幸,感謝上天賜予這名稱得上是英雄的劉州牧。
匈奴王屏蔽左右,大吼:「劉恢小兒,速速與本王決一死戰!」
劉恢也屏蔽左右,回敬:「蠻夷小兒,看劍!」
戰場上僅存的人(沒跟著跑的)都不自覺的停止了爭鬥,彷彿在欣賞大片一樣津津有味地觀賞著。
多年的久經沙場,二人的武藝毫無花哨之處,棒棒致命,劍劍要害,但都被彼此輕易化解,二人你來我往,難分勝負。
龍捲風過後,關羽集結殘餘士兵,撤往代州,其他將領都還在,只是,少了我和趙雲。
我不知道,錯過一次慘烈的戰爭是該慶幸還是遺憾。
倆軍混戰在一起的消息已傳達至彼此的後方,援軍皆緊急趕來。
徐半仙雖然騎著馬,但已累的上氣不接下氣,跟著他跑的這群人也累得半死,但是軍旗就是軍令,漢軍無人敢觸犯軍紀,累死也得跑!
最苦的是匈奴將兵,穿得厚,皮毛一體,這一通跑下來,用「汗如雨下」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這些人後來也死的最多,估計知道內情后做鬼也不會放過徐半仙。
代州周邊的州郡聞訊,也不再觀望,雖然平日里沒少死磕,畢竟都是漢朝臣子,攘外重要,皆出兵支援。
徐跑跑的戰馬再也跑不動了,蹲下趴著,徐半仙差點沒摔下馬去,隨後的漢軍看軍旗不動了,也不再跑了,匈奴將兵看漢軍不跑了,也紛紛停下腳步,所有人都七扭八歪的大口喘氣。
徐半仙喘氣之餘不忘環顧四周,心說「糟糕!」,發現繞了一個圈,又跑回到剛才的戰場上了。
戰場上突然出現一大群累得半死不活大喘粗氣的人,令那些原本欣賞「大片」的人轉移了視角,個個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二位首領也停頓了一下,疑惑地看了這些人一下,接著開打。
後援軍隊仍在遠方,唯有關羽軍最接近戰場,他們正飛速前來,這條山路是最便捷的路之一,關羽軍離開時走得也是這條路。
看「大片」的漢人突然覺得這是個下手的好機會,於是撲向累得半死不活的匈奴人,這些匈奴人猶如待宰羔羊,未來得及還手就丟掉了性命。
看到死去的同胞,匈奴人也反應過來,於是乎,二軍又混戰在一起。只是,戰鬥力都大不如前,但仍勢均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