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建水軍
崇德四年六月半,燧國江都,集州、明州、袁州等地發生大麵積旱災。一時間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
應仲良立即下令災區附近各州立馬送糧食去,協助救災,同時派出人去周、梁兩國購買糧食。
可是周、梁兩國認為這是個削弱燧國的好機會,紛紛拒絕出售糧食給燧國。
“該死的周、梁,竟然做的如此絕!”應仲良破口大罵。
“看來,隻能先動用那批糧食救救急了。”萬弘說道。
“那那件事豈不是要向後延遲?丞相就沒有什麽辦法不動用那批糧食麽?”應仲良自然知道萬弘說的糧食是哪些。
用來北伐,儲藏在方圓、津南等地的糧食!
“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試著用不出口軍事物資,來威脅他們。如果他們鐵了心要我們死,那就隻能動用那批糧食了。”萬弘說道。
“好,禮部,工部,你們去喝和他們談得時候,加上一句:不賣給我們糧食救災,我們就不出口礦物。”應仲良下令。
“臣等明白!”張紹德和劉禮應道。
周國,陽晉
“這燧國派人來說,要是不賣給他們糧食救災,他們就不出口鑄造兵甲的礦物,你們覺得,朕要不要賣給他們糧食?”古繼淵問道。
“糧食年年都有,可是礦物是越挖越少。臣建議和他們換,到時候他們沒有資源鑄造兵甲,一樣得玩完。”薑蕃說道。
“既然要換,就多換一些,我們可以再裝備一些部隊,也好為以後的事做準備。”袁昶也同意。
“燧國要多少糧食?”古繼淵問道。
“五千萬石。”太禮寺卿秦思說道。
“需要這麽多麽?”古繼潭有些疑慮。
“陛下,據我們在燧國的探子回報,燧國從江都開始,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國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災。而這些地方都屬於燧國土地比較肥沃,人口又多的地方,五千萬石怕是都不夠。”太常卿萬佛西說道。
“那就好人做到底,多給他們些,我們也多換些物資,儲備起來。執政,我們可以拿出多少糧食交換?前提是不影響國內老百姓的生活,以及麵對突發狀況。”古繼淵望著薑蕃。
“六千五百萬石吧!保險些,避免出現問題。”薑蕃估算了一下後回道。
“那麽,這件事就由太禮寺卿去辦吧!”古繼淵說道。
“臣遵旨!”秦思應道。
隨後,燧國輸出大量資源,換取了周國的救災的糧食,發送到災區。
“日前江都等地災情已經得到緩解,朕甚是欣慰。”應仲良讚道。
“全仗陛下天恩浩蕩!”澹台節說道。
“說些有用的!”應仲良說道。
澹台節無話可說,灰溜溜的站回去了。
“如今百姓糧食問題暫時解決了,但是水源問題還是很嚴重。燧河今年水位低下,實在出人意料。我認為應該盡快在各地修建水庫,儲存水源,然後連通各地的大湖、大江,做到水位通流,避免再次出現這種情況。”工部尚書劉禮建議道。
“連通江河?那你覺得將燧河和哪條河連在一起比較好?”應仲良問道。
“西邊的博江,武原江,南蠻的莫拉河三條都是很好的選擇,這些河流水量大,前段時間甚至發生過小規模洪災。要是把這些河流連起來,貫通到一起,可以大大的增加燧河水量,也可以分擔那幾條河流的壓力。同時,將這些河流連接到一起,還可以使整個大燧的水路更加發達,就可以直接由水路,從海州到達西邊的昂都和三蠻最南的越州,實在是利在千秋的工程啊!”劉禮說道。
“這話費,估計很大啊!而且一時之間也難以完成吧?”劉俾問道。
“確實工程量大,耗費時間久。但是一旦建成,我大燧再無旱澇之災,各地都可以安心耕種,避免在發生這次的情況:西南洪澇,中部大旱!”劉禮說道。
“嗯,那你盡快做個預算,看看需要多少錢、多少人力,到時候我讓人給你調。”應仲良點點頭。
“陛下聖明!”劉禮跪道。
“陛下,臣已經按照陛下的旨意,帶來了海州海務司最新繪製的海圖。”海州海務司司長費岸說道。
“呈上來給朕看看。”應仲良說道。
之所以要海務司繪製海圖,是因為之前提議的由海路進攻代國這個想法,他一直覺得不錯,所以特意讓海務司製作海圖,尋找去代國的路徑。
“陛下是想從海路伐代?”萬弘終於說話了。
“對,朕覺得,大燧海岸延綿,需要水軍,而水軍建立,不能隻用來防禦海盜,還可以幹點其他的事,比如伐代!”應仲良說道。
“組建水軍,起碼需要十萬人以上,才有可能從海路攻上代國。而且我們一直沒有水軍人才,訓練這一塊也是個大問題。水軍裝備與平時的陸地部隊不一樣,這也需要花費許多的財力研究、打造。按照我們現有的實力,臣不建議現在就建設水軍。”萬弘說道。
“非也,非也。我倒是覺得,水陸配合,方能發揮最好的作用。我們完全可以訓練一支,一支水陸都能作戰的部隊,這樣就不影響裝備問題,節約成本。”司馬雋說道。
“水陸配合?那也得造船啊!十萬水軍,以一船千人計算,那也需要一百艘戰船。一艘戰船不說過得,起碼要放置十幾台弩車,才能達到它應有的效果,再加上其他的各類設施,一船起碼花費幾千兩銀子。問題是,我們造船設施也不夠,那就需要建立造船廠,需要選址,需要招募工人,需要培訓工人等等……等到我們的百艘戰艦下水,都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而且造船,就勢必要減少陸上部隊的軍費開支,軍費緊張,就無法完成擴軍,更別想早日北伐了!”萬弘說道。
“嗯,那以北伐事為重,這造船之時,暫且不提。不過,可以先行派人去各地考察,看看哪裏適合造船。並調查清楚造船需要的原材料都在哪,需要多少價錢,將數據記錄好,也為以後建造水軍做打算。”應仲良說道。
應仲良雖然動心水路進攻代國的計劃,但是萬弘說會拖慢北伐進程。對於他這個做夢都想統一諸國的皇帝來說,造船就不是那麽重要了。
“臣遵旨!”劉禮等人隻好接受,不再提建造水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