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閒遊城堡(下)
「這案件當時老天爺很眷顧兇手,做的非常完美。我接手時候發現幾點異常,首先是大叔沒有殺死少女的動機,證人作證大叔沒有強迫少女。這個動機很難製造,容易被懷疑。第二點,如果大叔沒有殺死少女,那麼誣陷大叔的肯定是一名陳年累犯。他避免了血跡證據出現第三人,他避免了和少女的通訊記錄。從這點我又猜測,少女和兇手是認識的,少女不是職業女性,不是隨便街上拉一個就可以。為什麼不選職業女性呢?因為職業女性考慮的更加全面,可能會將這麼怪異的要求告訴自己的同事。少女則不會。要選擇一個對的少女對假案作用決定性的。我就從少女認識的人中排查陳年累犯,交叉對比和大叔認識的人,鎖定了嫌疑犯。」
編劇道:「如果沒有蘇顧問你的推理,那又是一場冤案。」
「別誇獎,這個案件沒結果。陳年累犯當然是死咬不鬆口,警方證據不足。我只能通過這個合理的推理,讓大叔證據不足最終被釋放。但沒有辦法讓嫌疑人成為罪犯。事實上,一樁精心策劃的謀殺案,被偵破的可能性是相對較低的。」
編劇拿本子記錄:「能舉個例子嗎?」
蘇誠想了一會:「我說了你也不能拍,比如一個半月之前,許隊父親的一位朋友在家中因為心肌梗塞突發去世,兩個小時后孩子回家才發現。撥打了120,120到達后確認死亡,接著是撥打了殯儀館電話,殯儀館的人到達,問,醫生來過了嗎?來過了,收了。第二天家屬去醫院開了死亡證明,第三天火化。不說別的職業,作為一名醫生,就知道用什麼藥物可以製造出心肌梗塞的表象。假設他是被謀殺的,120和殯儀館人做錯了嗎?不,警察不作為嗎?不。都不是,每天死亡的人很多,警察不可能對他們身邊的液體,環境等進行專業的檢查,也不可能對所有屍體進行屍檢。只能是祈禱壞人不要太聰明。當然了,如果被警方懷疑,那通常情況都能查出非正常死亡。專業人氏的預謀謀殺是很難被偵破的案件。」
編劇點頭:「電視劇中也有,一位死者恰巧有一位同學是法醫,她在參加葬禮時候發現死者可能非意外死亡,堅決要求屍檢,最後證明她是對的。假設法醫恰巧沒空,假設沒有法醫同學,真相就消失了。」
蘇誠道:「不怕壞人太暴力,就怕壞人知識多。李編,今天是什麼案件?」
編劇笑:「暫時保密。別太上心,安保很嚴密,不會發生其他電視劇中城堡真的死人的案件,就當是參加宴會。我對你能揭開謎底很有信心。」
「別這麼說,我剛才說了,預謀要破很難,也許你留下了一點線索,但畢竟是模擬案件。比如兇手可以從窗戶離開,真實要從窗戶離開,就涉及到掩蓋證據的很多細節。我相信你們很難做到位。」
編劇承認:「影視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
一名穿西裝的中年男性上前,他是餐廳的總管,聊了兩句,引領蘇誠到蘇誠的位置坐下。蘇誠問了下,今天一共就餐人員是十八人,除七組六人外,製片人,導演,編劇和參與電視劇演出的九名演員。
西式大長桌,蠟燭水果擺在上面,服務員點單。
七組的人被分到了四處,蘇誠身邊是江雯,葉娜坐在左羅的身邊。蘇誠和江雯不熟悉,但蘇誠對其弟弟江浩有成見,所以和江雯也沒有什麼話好說。公正的說江雯很漂亮,葉娜雖然漂亮,但還略顯稚嫩。江雯是從龍套一步步走到現在的,經歷過人生各種冷暖,傲雪寒梅更為靚麗。
蘇誠不太理解一個現象,為什麼成功人氏會中女色圈套,雖然征服女性是男性價值一種體現,但漂亮的女性實際上是非常多的。當然,這點不是針對普通商賈,而是想到鬼團的內奸。局長,壯年有為,壯志凌雲。馬局,沉穩老練,警界的標杆。周斷,管理型人才,前途無量。許璇,年輕聰明,漂亮美麗。
這四個人都是理智型的人,不可能把握不住分寸。但是蘇誠利用林卿,通過對吊死鬼緊張,態度等推斷,幾乎肯定內奸是這四人之一,並且這位內奸和林卿有染。這又很不符合邏輯,四人都是理智之人,需要美色的話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不需要冒險和林卿有關係。
從接觸來看,蘇誠看不出四人有哪個人可疑的。這四人都是專業人士,精通國際犯罪,轉移資金,洗錢等都有渠道做的很乾凈。實則以貪官來說,多數貪官都能暗渡陳倉,一葉知秋,從一則新聞就可以推測出很多東西,新聞標題是,退休幹部美國扎堆養老。
從蘇誠腦洞中想法就可以知道,他是多不想和江雯交談,寧可胡思亂想裝深沉。不過也沒有人注意到蘇誠,大家都注意葉娜,葉娜在左羅身邊,偶爾耍嗲嬌嗔,偶爾知性女性一般和左羅討論專業話題。江雯這邊卻有些尷尬,看得出江雯對左羅還有舊情。
晚餐尾聲編劇布置的案件發生了,電視劇和現實存在很多不同,他們需要針對和突出某些事情。蘇誠第一個推斷,從每個人都有固定位置上來看,餐桌就是犯案的現場。第二個推斷,餐桌犯案最大可能就是投毒。第三個推斷,死人不會是主角和主要角色,因為編劇同時還要考驗主要角色,就餐前蘇誠已經推斷出五名可能的死者。
電視劇死者需要和情節進行配合,他們經常會有反常規的行動、動作和語言,以突齣劇本的衝突。五名嫌疑死者中,有兩人有比較特別的行為。
當兩嫌疑死者之一的人死亡之後,蘇誠就肯定了作案手段是用氰化物浸泡擦手巾,兇手是製片人,他故意製造了小混亂,趁大家不注意時候,換掉了死者的擦手巾。死者吃餐包是用手拿了餐包塗黃油,順理成章被毒死。
案件很合理,兇手也做的不錯,死者習慣用擦手巾擦手是電視劇突出的一點。利用鏡頭切換,觀眾一般看不出來。因為劇本需要,所以這案件還製造了一個無罪的最大嫌疑人。
死者出現,今天宴會進入正題,撤掉正餐,旁邊送上酒水,需者自取,每個人都有詢問其他人的權利,攝影師也將這一切拍攝,作為花絮。蘇誠在編輯耳邊說了兩句,編劇佩服的點頭,蘇誠就在一名工作人員陪同下離開了宴會,開始參觀基爾城堡。
基爾城堡其實也沒有什麼風景,更多是人文建築。但是吃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因為去基爾城堡很難,所以基爾城堡對a市人的吸引力反而是很大的。
蘇誠和工作人員逛到了山洞邊,對面是墓碑,裡面的屍體早被挫骨揚灰了。不過這裡卻有一道好景色,一口山泉從石壁中留出,形成一條小水溝。在山泉邊有一張桌子,一對五六十多歲的伉儷和秦少的父親坐在那裡泡茶,享受山風帶來的涼爽。
泉水流到竹筒上,竹筒滿了就倒到小水缸中,水缸水滿則溢,泡茶的水就取自水缸,負責打雜泡茶的是秦少。承包城堡就是秦少父親,他出現在這裡一點都不奇怪,秦少是這部電視劇的製作方,他出現也不奇怪。
蘇誠和秦少認識,對秦少蘇誠沒有惡感,表面看秦少陰險,不符合好人的標準,但蘇誠看來,秦少是一個很努力的富二代,一名合格的商人,在這個年齡激進冒進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會受到父親鼓勵的。諸如電視劇中遵紀守法,為國為民,心憂天下,偉光正的民營企業家,基本是活不下去的,在電視劇中這些人能成功都是依靠善良,勤勞來感動機會帶來者,最終獲得成功,本質上也是依靠施捨,而不是競爭。
蘇誠舉下手,秦少也舉下手,算是打招呼了,他們距離十米左右,秦父問了兩句,秦少放下水壺走過來,蘇誠停步,秦少道:「蘇顧問,我父親很想見見青年才俊,有時間坐一下嗎?」
「當然,不過青年才俊實在有點不敢當。」
「呵呵,請。」
蘇誠是晚輩,很禮貌的和大家點頭致意,在秦父示意下才落座。秦少介紹道:「這是我爹地,這位是華良華總,這位是華太太。」
卧槽,竟然是華子寒的父母,華良雖然是a市本地著名傢具的創始者,但實際上華氏傢具是華良父親創立的品牌,因華太太發揚光大。華太太是位女強人,帶有傳統女性典雅,在生意上出謀劃策,攻城掠寨,從不居功,認為自己只是個賢內助。華良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很能幹,結婚前就被譽為十大年輕企業家之一,但是比起華太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華太太出生也不普通,他是葉娜的姑姑,葉家幾代男丁,葉娜爺爺和大爺們想女兒想瘋了,於是就收養了一名女娃,希望能改變陽盛陰沒的葉家局面,但是仍舊是男的男的男的……
八卦雜誌上說,華太太雖然是葉家的直系,但是少女的華太太在葉家並不快樂,原因是葉娜爺爺迷信,認為就是因為收養了華太太,老天爺才不賜給一個女兒。
迷信這東西方圓都可以說,關鍵看結果……
華太太二十齣頭就被嫁給了華良,華良在華氏中非常優秀,但是華氏和葉家不是一個重量級,他們結合是商業聯姻。但是,這幾十年來,華太太和華良創建的華氏傢具已經可以稱之為國際級財團,即使勢力上比不過葉家,但是就經濟影響力來說,比葉家大的多。
華良和華太太一共有三兒一女,目前大兒子跟隨華良一起做生意,二兒子是一名著名的傢具櫥櫃的設計師,三兒子喜歡美術,因為教育有方,沒有奪嫡的危機。女兒今年剛剛從劍橋大學畢業,攻讀國際法專業,目前以實習身份在一家律師行協助處理企業公司國際經濟糾紛案件。
蘇誠挺嫉妒華子寒的,媽這傢伙父慈母祥,家庭和睦,多金英俊,溫文爾雅,懂藝術,浪漫,誠實,有風度……簡直就應該人道毀滅的老天爺製造出來的bug。至於華氏的這些信息,肯定是蘇誠私下了解的,畢竟是情敵嘛……
秦父道:「阿少很少會對一個人佩服,他說他不太喜歡你,但是對你很讚賞。」不要懷疑蝦操,秦少單名一個少字。
秦父將茶杯放在蘇誠面前,這規格在其看來算是很高了,蘇誠客套道:「秦少應該說,雖然對我很讚賞,但是我這人不值得喜歡。」
「呵呵。」秦父笑了,道:「讓你過來坐,沒別的意思,我們已經知道你破解了餐桌的案件。聽阿少說你是大菠蘿的親傳弟子……」
大菠蘿級別不會比秦父他們低,蘇誠也沒有否認,道:「大菠蘿沒說我是他的弟子,不過我想他也不會太反對,看起來似乎華太太對大菠蘿……認識?」
華太太略微驚訝:「不,不,我不認識大菠蘿,你認識一個叫許璇的警官嗎?」
蘇誠點頭:「是的。」
「許璇的母親是大菠蘿粉絲,我和許璇的母親是教友,我知道她很喜歡大菠蘿……我本打算將你介紹給她認識,不過從你言語來看,你們已經接觸過了。」華太太補充一句:「看來是我太唐突了。」
這些信息說明,秦父對蘇誠一點興趣沒有,編劇打電話給秦少,秦少說起這事,華太太聽聞蘇誠是大菠蘿的弟子,想到了自己准親家許璇的母親是大菠蘿粉絲。邀請蘇誠過來喝茶,其實是華太太的意思,秦父做為東道,以自己名義邀請了蘇誠。
再讀出一些信息,華太太很喜歡許璇。
但是蘇誠還有沒讀出來的信息。
華太太慈祥問:「蘇顧問和許璇的關係怎麼樣?」
這種問題似乎不應該在這時候這種場合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