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1)

  第226章(1)

  閣老太太的確是花了心思下去的,這春合班唱的戲——雖說善桐心不在焉,但也覺出了好來。她聽慣了蒼涼激越的秦腔,這軟綿綿的昆曲聽著倒很有新鮮感,和四少奶奶又說了幾句話,便學吳太太,拉著四少奶奶隻是說戲,四少奶奶也是精通的,便順著她的話和她說些京中有名的戲班子。


  “說到昆曲,那肯定是春合班再沒說的了,越劇是鳳凰儀,可我們本土戲,總歸還是麒麟班唱得最好。”四少奶奶笑著說,“多少官太太都是崔子秀的戲迷,一般人家的小姐,有的做夢,夢裏還喊著崔子秀的名字呢。一般這戲班子,總是旦角最出彩,可麒麟班是倒過個了,哪個旦角能和崔子秀配上一出戲,那可就是他們家的當家花旦了。”


  善桐還沒說什麽,秦太太已道,“就因為這樣,我們家是從不讓麒麟班進門的,就是一道出去,我也不許閨女看男班戲。非禮勿視,現在京中懂得這個規矩的人家是越來越少了,奈何風氣如此,也隻得這樣吧。”


  雖說秦老爺年前剛高升了吏部尚書,是幾乎可以和閣老分庭抗禮,地位超然的天官。但秦太太打扮得還是很樸素,半點都沒趕京裏的潮流,和善桃外祖母、舅母不一樣,這份樸素是真樸素:就是善桐都可以看出來,她身上這條裙子,在西北都已經是五六年流行的花色,在京城就更別提了。可饒是如此,在場眾人對她也都是客客氣氣的,沒有一絲不敬。她這一開口呢,善桐心底明白了:這是自己大伯母一般的人物,雖也不少心機,可什麽事都是板板正正的,叫別人挑不出禮來。這樣的人朋友雖然不多,但卻也一向很受到大家的尊敬。


  “您們家的家教,那是不用說的嚴謹了。”鄭太太也笑道,“我們家就沒這些個講究,幾個老閨女看看戲倒都起身走了,她們性子一個賽一個地古怪,誰也不喜歡看戲。倒是幾個姨娘攢頭攢腦的,老借口服侍我進來偷聽。一得閑,就慫恿著我叫戲班子進來唱戲。”


  吳太太也道,“我們家那位小嬌嬌又何嚐不是這樣?從前她祖父在的時候,家裏也有戲班子的,後來老人家過世,我們也就把班子給散了,幾個小丫頭留在家裏使喚。她倒好,嫌外頭人唱得不好,也不讓那小丫頭做事,就閑著養在院子裏,得了閑聽她唱幾嗓子,說是什麽‘比外頭唱得更有雅趣’,我也懶得管她。”


  眾人笑著說了些戲班子的事,無非又是哪個戲班子投合了哪位達官貴人的喜好,經常進府唱戲,又是誰家上了新的全本大戲雲雲。倒是全沒說起哪個老爺又收用了誰家戲子這樣的事。閣老太太和桂太太一直沒摻和進來,兩個人隻低低地說些私房話,一時戲台上又換了曲,鄭太太、吳太太、秦太太也說上了興頭,都聽得入神了,孫夫人便笑著衝四少奶奶和善桐低聲道,“這個月十七日是金花夫人誕辰,我因在白雲觀許了願,極是靈驗的,這些年年年都去還願酬神,你們如是無事,便大可同去。隻要心誠,一年半載內,必定是靈驗的。”


  金花夫人就是送子娘娘了,善桐和四少奶奶膝下都沒子息,自然是正中心事,四少奶奶看了閣老太太一眼,還有些顧慮,孫夫人已道,“娘那裏,我去幫你說。”


  又和善桐道,“你問準了嬸嬸,要是能去,便派人給我送個信,十七日一早我來接你。”


  在孫夫人跟前,善桐和四少奶奶都像是小了幾歲,隻能乖乖地聽她的安排吩咐。一時眾人聽戲完了,便各自散去回家,善桐便問桂太太,“堂伯母都和您說什麽了?您們談得那麽投機的。”


  桂太太擺了擺手,難得地露出了一點不自在,“就是解釋解釋從前的事,其實親事不成,我也沒怎麽怪她。家裏女兒不多,就剩那麽一個了,外孫年紀又還小,孩子去的還蹊蹺……”


  這最後一句說得真是耐人尋味,善桐配合地露出驚容來,桂太太看她神色,倒有點失望,嘟囔道,“我還當你能多知道點呢,原來你也什麽都不知道。你堂伯母就露了個話縫,到底怎麽樣,她也沒說清楚。”


  “您還沒瞧明白嗎?”善桐便點桂太太,“這京城和西北可不一樣,各府裏私底下的肮髒,那是隻有多沒有少的。不關咱們的事,我看還是知道得越少越好……倒是您今天和堂伯母說了半天,就說了這個?您沒看見,吳太太、鄭太太——連秦太太都一樣,隻顧著聽戲,不肯和堂伯母多說什麽話?就是孫夫人,也都很少談到朝堂上的事……”


  桂太太恐怕剛才沒想到這一麵,一拍大腿,很是懊惱,“我倒給忘了這茬了,就是楊太太待人和氣,說的又都是各府女兒的事,我就給聽住了。”


  她在西北為所欲為慣了,雖說政治上的事,也有影響到內眷們的來往,但和京城情況又大為不同,現在她變成被人拿捏的那個人了,桂太太一時間進退難免失措。善桐也沒有瞧不起她的意思:她自己要不是因為年紀小,又有桂太太在前頭擋著,還不知道要被怎麽揉搓拉扯呢。這些京城太太,一個個都是渾身的本事,不論是敲打還是拉攏,都做得同春風拂麵一般。其實就是她,也還不是不知不覺,就和四少奶奶、孫夫人走近了?隻是她正好也想著該多親近親近孫夫人罷了……


  “我就是擔心您。”她索性也就把話說開了。“別和堂伯母說得興起了,說些不該說的話,那就不大好了。別的也沒什麽,主人熱情,您又是主客,這肯定要多親近一些的。”


  桂太太自己卻很不高興,拍著大腿搖了搖頭,隻道,“今天是我沒想到,我們家在京人口本來就少,大家回去要這麽一說,別以為我們桂家已經上了楊家的船,那就不好了。”


  便立刻又下了決定,“還是要回請林夫人、石太太她們過來吃頓飯。”


  又埋怨善桐,“你也不給我使個眼色,提醒提醒我!”


  “我不是老看您來著嗎?”善桐很無奈,“您又不理我,現在倒還來埋怨我了。”


  要在以前,這明目張膽的頂嘴,肯定是能招惹到桂太太不快的,現在她和善桐熟慣了起來,倒沒那麽霸道了,這麽大年紀的人,竟還悻悻然一吐舌頭,又問善桐,“你說我這主意怎麽樣?雖說看這幾位太太都不喜歡,但也沒辦法了,不請一頓,還真要讓人都想歪了去。”


  “這主意倒正,”善桐說。“牛夫人倒未必會賞臉,但請一請也顯得咱們有禮貌。”


  說著,也就把孫夫人邀約和桂太太說了,桂太太自然沒有二話,“我看著她倒是挺喜歡你的,你也和她多親近親近。”


  又和善桐說了秦家、鄭家並吳家的三位小姐,“據楊太太說,都是見過,也都是極好的閨女。京城人要麵子,這介紹一家要是沒成,再提別家,容易被女方挑理。索性一道都認識了,覺得哪家的姑娘好,就提哪一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