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
第91章(1)
善桐眼睛一亮,頓時已經猜出了大概,此時含沁等人也都見到她探頭進來。老太太就笑著罵了一句,“做張做致的,還不滾進來?臉都給你丟完了。”
和王氏相比,老太太對這個便宜親戚倒是相當喜愛,也沒拿他當外人看,要不然,這會子就該向含沁道歉,“孫女兒無狀——”了。善桐吐了吐舌頭,白了含沁一眼,奔到了炕邊坐好,也不多問,隻聽得含沁略帶擔憂地道,“就是衛太太還說了,小神醫脾氣古怪,就算是達官貴人也未必能得到他的一個笑臉。姑婆,不是含沁說嘴,就算是你們小四房大爺,見到權神醫隻怕還要笑嘻嘻地拉著手請他問診呢。他這一次是著急去西域采藥的,可現在西北的戰事這樣緊,誰敢隨意放他出關?隻怕他心情也不會太好……”
這一番話妥妥帖帖,就算是王氏也聽得頻頻點頭,麵上不禁換上了憂色:四老爺的能耐她是知道得最清楚的,雖說老實本分,也還算得上良善,一向很聽母親和嫂子的安排,但本身才具卻極度有限,又一直隨母親在楊家村裏居住,沒有見過多少場麵,隻怕是未必能夠和出身富貴的小神醫搭得上話。就是換了三老爺也是一樣,再說三老爺還病著,天氣冷也實在不方便出門——
可要指望二老爺出麵安排,那也太不現實了,二老爺是糧道官,隻要仗還在打自然就忙得不成。讓他放下公事來照顧榆哥求診的事,一旦有耽誤,那就是丟官甚至是丟腦袋的大禍。可自己畢竟是個女眷,現在定西幾乎已經成為軍管,處處都是兵爺,行走不便不說,還有眼看著臘月就要到了,自己要丟開手走了,誰來照管家務?要是往年還有海鵬嬸可以幫忙,如今她們母女守孝……
王氏一時間倒是忘了含沁的年紀,她甚至忘記了自己對含沁的成見,便征詢地望向了他,似乎是信定了這個滑不留手的小少年,必定能拿得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主意,她也多少沒有失望,含沁揉了揉迷糊眼,輕聲道,“四表叔是肯定要去的,沒個大人帶著,恐怕到了定西家裏人也不放心。除此之外,我看善梧兄弟為人斯文得體,雖然要比榆哥小了一歲兩歲的,但機變上卻要勝過一些,倒不如讓他跟著過去,也有個人可以在場麵上應酬——”
話音未落,老太太就硬梆梆地說了一聲不行,王氏還想著麵子上過不去,便對含沁歉然一笑,解釋道,“善梧要讀書呢,家裏也就是他這一個讀書種子了,這一下出去,一耽擱就是大半年,耽擱不起……”
是真的耽擱不起,還是顧忌著善梧會否從中作梗,這都是說不清的事。善桐轉著眼珠子,看看母親又看看祖母,再看了桂含沁一眼,見含沁眼底有微微的笑意,她多少有些明白了,便努力望著腳尖,盡量露出了一副穩重的樣子來。
果然,老太太在心底掂量來掂量去,過了半晌,還是和王氏一樣,把眼神落到了善桐身上。
西北民風要比江南開放得多,不比江南,就是小戶人家的女兒,到了待嫁的時候還要盡量不多出外走動。像陝西一帶,農家女要日日出外勞作不說,就是城市裏一般人家的女兒,也是進出無礙。桂太太以大家主母的身份,說聲跑馬,就能上馬跑到城外去。善桐雖然過年就是十三了,但隻要有個長輩帶著,就是走一段長路也沒有什麽,到了定西,二老爺自然是有一間院子給她住的,所差者隻是幾個服侍洗漱的丫鬟罷了。就是到了當地再采買人口,也是來得及的。
最重要的是,經過連番曆練,善桐畢竟已經成長了起來,和一般少女相比,她的大膽、機智、善於應變,都是顯而易見的優點。沒準還真能給她闖出一條路來,求得權神醫心軟了,出手為榆哥診治……
桂含沁又輕輕地咳嗽了一聲,道,“要是想讓表妹跟著過去,依我看,還是讓她扮成個細伢子更好些。路上行走也方便,跟著我們一道過定西去,一路又肯定是平安的。”
老太太和媳婦對視了一眼,又去看善桐,善桐心知此時表現得過於活躍,倒是會激起長輩的顧慮,便壓下了心中興奮,淡淡地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為了哥哥,自然是要走一趟的了。”
王氏倒多了一絲愧疚,溫言道,“耽誤你學女紅了,我看,要不然還是——”
話才說到一半,善桐便急著跳起身來,“不耽誤,不耽誤,自然是哥哥要緊——”
於是眾人哄堂笑聲中,便定下了善桐、善榆並四老爺三人明日動身,跟著含沁去定西等權神醫過來求治。
#要動身出去,自然也有不少準備工夫要做,王氏做主拿了善楠的一箱衣服,和大姨娘、望江等人一道,在屋內趕著改出善桐的尺寸來,老太太又將四老爺叫到屋裏麵授機宜,給了他若幹銀子不說,還讓善桐貼身藏了兩千兩的銀票,“你隻別丟失了,若有萬一就拿出來用,要沒有萬一,給你爹在定西防身。”
善桐生平還從未手持這樣的巨款,一時間拿著荷包,雙手都有些顫抖,她吸了一口氣,仔細地將荷包係到了腰內,又聽了幾句祖母的叮囑,回身回了二房院子,王氏又塞給她三千兩的銀票,“看病是最花錢的事,寧可多帶,也不能到了那時候不湊手……”
得知祖母私底下給了兩千兩,這才把銀票收回,“身上帶著的錢多了,容易出事!”
一麵又鬧著請了含沁過來,兩個人手拉手說了一炷香的私話,那邊榆哥從學堂裏回來了,又張羅著給他收拾包袱,將榆哥叫進屋子裏勉勵了半天。等到太陽西斜時,善桐才得了個空,她惦記著要找含沁說話,走到院子裏左右張望了一番,忽然間聞到小廚房一股肉香,內中微微還帶了花椒的麻,不禁就抽動鼻子,往小廚房那邊尋了過去,半道裏又撞上了含沁,含沁就揉著鼻子笑話她,“我記得我們三姑娘是屬雞的嘛,怎麽生了個狗鼻子?”
“去你的!”善桐和含沁素來是言笑無忌的,拿胳膊肘一撞他,兩個人嘻嘻哈哈地打鬧了一會,善桐才問含沁,“你是早想到我要跟著一塊去的?這就是第二個好消息?”
含沁眼神一閃一閃,逗她,“這樣看,你是想去的嘍?”
善桐從來都不否認,自己要比一般的女兒家活絡不少,能夠到定西見識一番世麵,的確是她所渴望的,她也沒有瞞著含沁的意思,便大大方方地承認了下來,“是,所以才說算是第二件好事嘛——”
又想起來叮囑含沁,“要是權神醫來的時候,你也在定西,可得幫著我們一道說些好話——”
“你放心吧,我早都想好了,關係就擺在那裏,到時候,保你們能看得上大夫。”桂含沁滿不在乎地道,又笑話善桐,“傻閨女,你沒聞見那香味?這才是第二件好事呢。”
善桐又抽動鼻子,想了想,一下就歡呼起來,“是石家老肉!”
這是西安城最出名的老字號鋪子了,不論是黃羊肉還是一般的山羊肉、牛肉,都做得比禦膳房不差,就是西安城物資供應最豐富的時候,那也是一放門板,不到半個時辰就是明日請早。善桐從小在西北長大,也就是吃過幾次客人特特帶來作為上等禮物的石家老肉,但風味極為特別,她始終記得那一股香味,如今含沁居然能在物資匱乏的時候弄到石家老肉來孝敬老太太,的確是不能不令人佩服他的手腕和為人。善桐一時間口水都要流下來了,笑著謝了含沁幾句,便回了屋子,坐立不安地盼著晚飯時分。
卻不想沒過多久,張姑姑來送了一盤子黃羊肉,“分量不多,冷了就不好吃了,大家趁熱各自分了吃,不等晚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