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亂世明音> 第八十七章廢帝二年(公元553年)- 夏

第八十七章廢帝二年(公元553年)- 夏

  金羅還在卧床,尖俏的小臉圓潤了,臉色還有些蒼白,卻渾身上下散發著初為人母的光。


  見著我,表情卻淡淡的,不見欣喜。


  只冷冷說:「聽說大家最近也喜得千金了。該好好養身體才是,不必來看我的。金羅哪裡受得起。」語氣里儘是不耐煩的客套。


  我勉強笑了笑:「我身體已經大好。太師也讓我來看看你們。金羅,我們也很久沒見了。」


  她目光倔強地看了我一眼,偏過頭去,說:「阿家這是在責怪我沒有常去看望你嗎?」


  她滿滿的敵意,倒令我一笑:「你明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何必跟我賭氣。」


  她扭過頭去,口氣恨恨的:「我原本還很高興,以為我和你們這輩子都不會再見了。」


  她在為她的阿父譴責我,譴責我出爾反爾,臨陣脫逃。


  我沉默片刻,心中猶豫再三,還是問:「他如今怎麼樣?」


  自從回了長安,便沒了半點他的消息。也不知私自離開河陽有沒有受到懲處。


  金羅轉過頭來,慍怒地瞪著我,問:「你還有什麼必要問他的死活?他是崔氏的夫君,你是宇文氏的妻子,他同你有什麼關係?」


  我啞然了。是呀,何以要多此一舉地問起他。終歸是我的錯。


  然而她並不准備放過我,滿腔的憤怒都要在這時候發泄出來:「你同太師真是恩愛啊,又為他生了個孩子。那你當初又何必對阿父惺惺作態,作出一副捨不得放不下的模樣令他傷心難過?!何不幹脆做個絕情的人,讓他徹底死了那份痴心妄想?!」


  我心裡涌動著難以言表的苦澀,看著她忽白忽紅的臉說:「金羅,你對我只剩下怨恨了嗎?」


  她冷笑一聲:「難道我不該怨恨你?我不到三歲你就拋棄了我們另投他人的懷抱。就算當年你有不得已的苦衷,這次你和阿父總算可以破鏡重圓了,可你又給了他什麼?他為你苦悶了十年,你給他的卻還是背叛和傷害!」


  夠了,我不想聽下去了!


  我站起身:「你好好休息吧,剛生了孩子不要動怒。我改天再來看你。」


  說著要轉身離去。


  她在身後一聲冷笑:「你不過是個貪心又懦弱的女人。」


  我站住。心被揪了一下。沒錯,我貪心又懦弱,才會在聆音苑獨居了這些年,嘗盡孤獨和冷清的況味。


  然而這些都是我該受的,我並無怨言。


  「你甚至不如我。你兩頭搖擺猶豫。如今連宇文泰都不要你了,你活該要在那個荒蕪的苑子里孤獨終老,誰也得不到!」


  她惡毒地詛咒著我,口氣同她的生母是那樣相似。


  都過去那麼多年了,那段記憶卻依舊如同毒蛇一般將我纏繞。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一定不會那麼認真地要去看他在側院里到底幹了什麼。


  一定不會。


  我使勁閉了一下眼,抬步走了出去。


  外頭暮春正午的艷陽一下子刺痛了我的眼。毓兒從對面走來,見了我,說:「阿母怎麼就要走了?留下來用了午膳吧,都準備好了。」


  我微微笑了一下:「我心裡惦記著玉瓏。這就回去了。」


  「哎。」他溫順地應著。大約是有些熱,他的額頭和鼻尖上沁著細密的小汗珠,看上去是那麼可愛。還是這麼年輕的一個人呢,已經成為父親了。


  我忍不住伸手撫了撫他的臉頰,柔著聲音說:「有空也帶著孩子去聆音苑看看我。你不常來,我心裡的確也十分的挂念。」


  「是。」他微微笑著,恭謹又謙卑。


  「好好待金羅。」我留下一句話,提步出了大門。


  正要上車,毓兒從後面追了上來。他的面容突然之間十分窘迫,一陣紅一陣白,似是有什麼事欲言又止。又抬眼看了看我身後的眉生和車夫。


  「你們去那邊等我吧。」我將他們遣開,又看向毓兒:「你有什麼要同我說的?」


  「有個事我一直想問,但是又怕冒犯了阿母……」他吞吞吐吐。


  「你說吧。」


  「金羅她……她……」他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看向我的眼神也開始左右躲閃,似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她怎麼了?」我追問,心裡有一些緊張。


  「她……她是否是阿母親生的?」最後一句話一氣說出,生怕猶豫。說完了表情一陣鬆快,卻又低下頭,抬眼偷偷看我。


  原來這亦是他的心病。


  我想了一下,說:「她若是我親生,你阿父不會同意你們的婚事的。」


  「那她……」


  「她是當年獨孤信的一個妾生的。那女子命薄,生她的時候難產死了。」我這樣說給他聽,隱瞞起自己人生里最血腥最瘋狂的一個故事。


  如今回想起來,也許亦是在那一個雨天,宇文泰起了奪愛之心?

  一場噩夢,不願再去多想。


  毓兒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原來是這樣。」


  我輕嘆口氣,囑咐道:「不要讓她知道。免得她胡思亂想。」


  毓兒應了一聲,將我扶上馬車。正要落下車簾,他突然又說:「大司馬他……他沒事,至尊念他至孝,當年又是隻身追隨孝武入關,便赦免了他的罪,還追封了他的父親為司空公,母親為常山郡君。阿父也未就此事多說什麼。今年春天至尊念獨孤信多年獨守隴右,已召他還朝了。」


  我詫異地看著他,覺得突然不認識他了。他何以會告訴我如願的事情?他不是自小就很討厭他嗎?

  見我看著他,毓兒不由有些慌亂,說:「近些年,我……我漸漸懂了一些事情。」


  我頓時心下瞭然,微微笑了笑,又有些赧然。怎麼竟會被一個晚輩同情起當年錯亂的情事。


  我伸手撫了撫他的臉頰,輕聲說:「這是我們上一代的事情,與你和金羅都無關係。你只須記得,你是宇文泰的兒子。」


  他那年輕的臉上稚氣未脫,顯出一絲困惑,卻很快掩去心事,也笑了一下,恭敬地垂手說:「毓兒明白了。」


  見他有些拘束,我又問:「你阿父最近如何?身體可好么?」


  毓兒說:「阿父一向精力旺盛的。最近忙著伐蜀的事情。」


  「伐蜀?」蜀地與中原一向隔絕,又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他如何突然要伐蜀?


  毓兒說:「阿母是建康嫁過來的,說起來這事也同南梁關係不小。」說到這裡他竟忍不住嗤地一笑。隨即覺得自己失禮,抬手有些尷尬地摸了下鼻子,收起笑意正經地說:「聽說蕭衍虔誠禮佛,幾個兒子倒是很不爭氣。自從侯景之亂以來,他幾個兒子之間爭奪帝位的戰爭一直沒有停過。去歲四月蕭衍的第八子武陵王蕭紀在成都自立為帝,八月率軍東下,準備進攻駐守江陵的蕭繹——也就是他的七兄長。十一月時蕭繹亦在江陵稱帝。今年春天——也就是阿母快要臨盆的那段日子,蕭繹寫了國書給至尊,請求我們伐蜀相助。阿父當時就說,伐蜀取梁,在此一舉。那時諸將皆有異議,認為蜀地偏遠難行,難有勝算,只有尉遲迥認為蕭紀舉大軍東去,蜀地空虛,正可趁虛而入。阿父便派他去蜀地了。這幾日傳來捷報,蕭紀潼州刺史楊乾運以州投降,引了尉遲迥的軍隊往成都去了。」


  啊,伐蜀取梁。他的野心更加彭勃了。不僅是鄴城和成都,就連建康,也是他的目標之一。目下是伐蜀,大概下一步就是取梁了。


  「南梁的侯景之亂可平了么?」說到取梁,倒讓我又想起這件事。


  「是。蕭衍死後侯景立太子蕭綱為帝,是為簡文帝。後來大統十七年八月,他又廢了蕭綱,自立為帝。去歲四月,梁將王僧辯攻下了建康。侯景東逃到胡豆洲被部將殺了。只是,王僧辯之後在台城亦大肆劫掠,聽說景況更甚於侯景。建康只怕早已是滿目瘡痍,繁華不在了。」


  建康被摧毀了,洛陽亦是一片蕭瑟。如今這世間,只有長安還有安樂的景象。


  毓兒小心翼翼:「我聽說,阿母的娘家人亦在侯景之亂中……」


  聽他提起,不由得傷感又無力:「聽說只有我阿父因遷任江陵太守躲過一劫。」


  「啊,那倒是不幸中的萬幸。」毓兒感慨道。


  我突然想到:「你阿父可是已經有了進攻江陵的想法?」


  「這個……」毓兒欲言又止,支吾片刻,說:「目前蜀地還未徹底平定,無人敢揣測阿父的想法。不過我私下裡猜想,阿父既知道外祖父在江陵,想必也會顧及這層關係,不會趕盡殺絕。」


  軍國之事,不與婦人言。他謹守著本分,一字不漏。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裡七上八下。如今這情勢,若是在蜀地的戰事不順倒還好說,若是尉遲迥順利攻下蜀地,那江陵就岌岌可危。


  如今梁主蕭繹和父親俱在江陵,一旦交兵,若是宇文泰敗了,頂多就是損兵折將。可是若梁敗了,便是傾國之禍。父親雖是一介書生,卻也有文人的氣節。當自己的女婿成了敵人,他又怎會向他乞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