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半生凝眸> 第四十一章 笄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笄禮

  半生凝眸最新章節

  四月二十六日,宜嫁娶納采、出行、祭祀、祈福、開市、動土、移徙。


  焚香沐浴,祛除汙穢。換好采衣後,燕坐在東房。等著優伶奏樂,這是最難熬的時候。外麵人聲嘈雜,比平時喧鬧不少。


  爐吐出絲縷香,煙氣飄蕩須臾就消失殆盡。


  菀昭的眼睛蒙上一層水霧,心裏祈求道:“我對這縷青煙發誓,絕不會重蹈覆轍。我的命要由自己做主,靠自己的力量保住整個怡園,保住親眷。我要在無容身之所的長安,活出真體麵。”


  黑影說的沒錯,重新來過。


  跟趙睿夫妻一場,她算看清了人間世事。猶豫的時間夠久了,她現在想明白了,依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來的實誠。


  念叨完,不爭氣地落淚。幸好旁邊都各忙各的沒人看她。


  拿帕子輕輕擦去,便什麽都好了。


  “姑娘,快開禮了。”畫黛過來提醒。


  絲竹聲奏響,眾人肅然觀禮。外麵那些人大妝禮服,披金戴銀,氣度不凡。所有的人都盯著她,盯著她這個出身顯赫的貴族女子。


  婦人恭肅道:“行笄禮。”


  閨門雍肅,雅有禮度。持躬淑慎,溫惠賢良。


  菀昭行揖禮後,讚者盥洗,再為她梳頭。


  她自幼父母雙亡,由祖母劉氏所養。伯父伯母除非節慶,一般不會過問她的事。但此等大禮,伯父伯母代為做主,而正賓是她的師傅林娘子。至於讚者、擯者、執事等人則由族內婦人或是怡園的仆婦擔任。


  在座的都身著盛服來觀禮,都是馮府的遠近親友。當然,亦是虎視眈眈注視著怡園的人,有些心懷叵測,有些蠢蠢欲動。


  菀昭淡漠地看著底下的人,唯有泰然自若,步步謹慎,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禮樂戛然而止,家廟頓然肅靜得乃至鴉雀無聲。


  林娘子高聲吟頌:“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梳頭加笄後,換身素色襦裙出來,一拜謝父母恩。哪怕隻是空座,菀昭仍端敬如常,感念父母生養天恩。


  林娘子又頌詞:“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東房更衣,流丹、畫黛忙前忙後,為她重重穿衣,費了不少勁。靜默之下,惟有衣襟沙沙聲。


  一襲深衣,款款走回原位。


  二拜謝老師的教誨。在林娘子教導下,她學了女紅、詩書、禮儀、蕭管.……林娘子一身的本領全教給了她,這回不會令它們白白浪費了。


  來回反反複複的禮拜,終到了三加三拜。


  重放下如瀑長發,讚者綰起青絲梳成了高髻。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去了簪釵,林娘子親為她加釵冠。雖她肅容如舊,但眼裏多許多期許。又回東房換了衣裳,讚者手上的衣裳好像當日封後大典上的褘衣,深青的禮服飾十二行五彩翬翟紋,金絲素紗重重加在身上可謂是母儀天下。


  這身禮服雍容華貴,光花紋上的刺繡就得繡工花上數月,何等珍貴,穿在身上卻也隻是衣服罷了。


  是衣服,為何就要分個高低?劃分的從不是衣服,而是人啊。


  但她不再吝惜皇後的冷位了,也不想再和趙睿做人前夫妻了。換上這身衣服,與前世一刀兩斷。


  三拜大齊國,以表為國盡忠的心。縱使她不願,如今也不是謝周朝了。這天下是趙家的天下,榮辱自古都是皇帝給的。若以此心度君心,怕是探入汪洋。


  菀昭無比順服,拜到在旗幟下。


  她耳畔忽響起前世遇見的女子獨自念道:“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曾幾何時,她也祈求願望,期盼夫妻相守,歲歲和睦。


  菀昭和她同樣是可憐一片癡情錯付了人,全都錯,錯,錯,空餘怨懟罷了。前兒她還有報複的心,有什麽用呢?弱女子而已,隻希望再無糾葛,別白白浪費了一世真心。


  此後便是醴酒,“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


  菀昭跪著如祭拜灑酒,抿了杯口就放下杯子。


  接著小嚐飯食,敬畏地一拜。


  取字之時,馮堅和周夫人都麵向西方,為菀昭取字。


  早在笄禮之前她就有了小字玉奴,後來周夫人又想取玉字,所以便以玉奴為表字了。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玉奴甫。”


  她答道:“玉奴雖不敏,敢不夙夜祗奉。”說罷,再行揖禮。


  “聆訓。”


  周夫人有板有眼地念卷上的字,“心猶首麵也,是以甚致飾焉。麵一旦不修飾,則塵垢穢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鹹知飾其麵,不修其心,惑矣。夫麵之不飾,愚者謂之醜;心之不修,賢者謂之惡。愚者謂之醜猶可,賢者謂之惡,將何容焉?故覽照拭麵,則思其心之潔也;傅脂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則思其心之順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


  女訓本是蔡邕家訓,告誡女兒保有德行和修養。前世聽了太多的訓誡,又是德行,又是學識的。做得再好,終歸還得夫君憐惜。菀昭心裏不禁發笑,笑她前世癡心。


  她雍雍肅肅地聽訓,眼睛卻不時瞄著馮堅。她的伯父不但是尚書,更是同平章事列居宰相之位。前世定她命運的就是他。


  裴緒的進言固然有效,可他隻是個五品中書舍人,與宰輔馮堅說的話分量相差甚遠。馮堅肯屈尊出席她的笄禮,自是看中了她與二哥哥韓禎的關係。歸根結底,他衝著韓家的勢力來的。


  馮堅想更進一步,比肩王紹和謝衷,送她入宮不可謂一步好棋。


  “侄兒雖不敏,敢不祗承!”


  依次序行禮後,宣:“禮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