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堡
「最重要的是,」海軍大臣高聲為他的發言做出了最有力的總結,「無論戰爭如何進行,在布列塔尼亞,我們的祖國需要擔心科學的威脅之前,世界之王始終都會站在科學面前,阻止他的進軍。」
這是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最有力的宣言,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此:一個麻煩在落到你頭上之前去找你的對頭了。
軍部中的將軍與參謀們微笑起來,除了國教的代表,他一臉鐵青,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那麼科學有沒有可能獲得勝利呢?」
女伯爵的話讓會議室安靜下來。
雖然這聽上去無比荒謬,但發言者是女伯爵,人們開始思考。
世界之王的強大令人絕望,這個會議室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親歷過那場讓弗蘭西執政伊麗莎白成為世界之王的戰爭,實際上,布列塔尼亞就是最主要的戰敗國。
「世界之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魔法師團,無論是火力還是調度,還是指揮體系的完整度,乃至於訓練操典,都是世界最強,」威靈頓公爵之前一直沉默著,他是那場戰敗中布列塔尼亞軍隊的指揮官,「我們簡單地說,世界上最強的陸軍是弗蘭西軍隊,如果有一支和弗蘭西陸軍一樣強大的軍隊進攻弗蘭西,勝利者依然會是世界之王,因為她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傑出的陸軍指揮官。」
「那就是說,我們可以不用擔心科學嘍?」
「不,」公爵搖搖頭,「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支足夠強大的騎兵,以衝擊力與速度在戰爭一開始就擊潰世界之王的魔法師團,也許就能戰勝弗蘭西,我不知道科學是否擁有那樣的軍隊……」
「聖靈軍團,」女伯爵對教廷的了解並不比國教少,但之前她始終保持著沉默,「十字軍東征時期最傑出的騎士在其中都只是普通的戰士,純粹的光之騎士團,擁有恐怖的力量與速度,凡人的武器很難傷害到他們,就連魔法也一樣。」
「但還不夠。」
威靈頓公爵沒有再說什麼,女伯爵知道,她幾乎已經徹底失敗了。
「說到底,反正布列塔尼亞是安全的。」
……
「當戰爭來臨,最先開始準備的永遠是上位者,因為戰爭可以奪走的大部分財富,都是他們的財產,而看看現在,軍隊開始備戰了嗎?」
答案是沒有。
到現在為止,軍部沒有任何動作。
「你說過,國教知道科學已經回歸,那麼軍部就不會因為缺少情報做出錯誤的判斷。」福爾摩斯長長地吸了口氣,為這段發言畫上了句號,「相信更多人的判斷是愚蠢,但相信專業人士的判斷是明智,如果有必要,軍部會開始備戰的。」
麥哲倫無法反駁。
他無法用「科學有自信毀滅世界」這樣的理由來說服別人,他沒有證據證明科學有這樣的能力。
「好吧,毀滅世界的事情放到一邊。」
麥哲倫嘆了口氣,站了起來。
「我去找找看,那個號角被藏在哪裡,我有個大概的猜測。」
「祝你順利。」
……
麥哲倫在尋找號角上花費了不少時間,甚至因此被皇家學院的學生們起了綽號,但實際上他並沒有找到多少東西。
一開始麥哲倫以為那號角聲是啟示錄中科學宣告最終審判的信號,因此按照歷史,他找到了一件珍貴的古洛倫文物,當時教廷重大儀式所用的銅號角,但聲音與之前他聽到的並不相同。
那之後麥哲倫其實就已經有了個猜想,那從身毒到布列塔尼亞,半個地球上的人們都能聽到的號角聲,可能來自艾斯雅德神話中的號角「加拉爾」,那聲音正是為了宣告世界末日。
如果這個猜測正確,那還殘存的艾斯雅德神明就是不能放過的盟友,號角聲能夠傳遍世界代表著神明的力量還未完全消散,在對抗科學的戰爭中,他們會是有力的幫手。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麥哲倫沒猜錯。
現在他急需找到那個號角,艾斯雅德傳說中,所有以黃金裝飾的號角都是在模仿「加拉爾」,它們的聲音相同,只是力量相差甚遠。
目前所有的線索就是那本書中的記載,不過那已經足夠了。
那位號角匠人生活在艾斯雅德海盜威脅的範圍之內,然後跟隨領主移居到了布列塔尼亞,再加上那本書成書的時間,這一切導向了一個清晰的結果:他埋藏號角的地方是弗蘭西靠近布列塔尼亞的海岸旁邊,某個伯爵的城堡。
書中記載的前後兩位領主都是伯爵,那在歷史上絕不是默默無聞,麥哲倫幾乎在第一次看到有關領主的描述之後就有了答案。
匠人生活在布列塔尼亞與弗蘭西的戰爭時期,他的后一個領主是諾曼底公爵威廉的直屬男爵之一,全程參與了威廉征服布列塔尼亞的戰爭,而在歷史上,他跟隨威廉渡海之前的領地位置有清楚的記載。
「黑岩堡……」
那是這條海岸上歷史最悠久的幾個城堡之一,得名於城堡下面那顯眼的黑色岩石懸崖,現在屬於弗蘭西的一位貴族。
也就是說,麥哲倫必須進入世界之王的地盤了。
「那正好,就當做去度假吧。」
聽到麥哲倫的計劃,庫克爵士很高興,他很快為麥哲倫安排好了一切。
「現在弗蘭西也有不少人開始讀你的著作,世界之王也喜歡你,在對岸你會得到歡迎的。」
麥哲倫無奈地答應了庫克爵士,他還沒有習慣成為一個走到哪兒都能得到歡迎的人。
時間一閃即逝,麥哲倫的旅途一帆風順,他用了半天時間坐船越過了海峽。
剛剛登上碼頭,麥哲倫就得到了熱情的歡迎,一位貴族管家等待已久,他熱心地帶著麥哲倫登上了去往目的地的馬車——庫克爵士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包括聯繫那座城堡現在的主人。
「能見到您這位成就非凡的學者,真是我的榮幸。」
麥哲倫連忙自謙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