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曹彰大帝> 二三二 天下大勢

二三二 天下大勢

  張春華聞言對曹彰斂衽一福…細聲細氣地說道!』,大人萬福。,同時用一雙靈動的雙眼偷偷打量曹彰,雖然她只有十一歲,但是也從家人口中知道,這位年輕大人會是她以後的夫婿,難免有一些好奇心。


  此時的曹彰雖然也是小孩一個,但是朝中當過官,戰場殺過人,還有兩世為人的經歷,氣質的蛻變十分明顯,那種黃毛小子的勁頭只剩下淡淡的一點,更多的,是一種屬於上位者生殺予奪的氣質。


  張春華看在心中,暗暗思量,這位大人看起來笑臉迎人,但是眼中卻無甚笑意,實在讓人覺得有些懼怕。


  曹彰知道張春華在打量他,卻當作絲毫不覺,回禮道:「張家小姐多禮了!」兩人見禮之後,山家宴請曹彰最重要的目的已經達成,所以酒席不久之後便即散去,次日,曹彰把射聲,步兵,虎賁,長水幾營校尉調集,知會他們隨大軍一同回許都。


  又過幾日,曹彰帶領麾下步騎,張燕黑山軍,兩路義從胡從河陽出發,渡黃河前往洛陽回許都。


  洛陽是河南伊夏侯慎的地盤,夏侯悸和曹家關係非同一般,雖然此時他依然在雍州廖戰,但是其子夏侯允依然在洛陽坐鎮,所以曹彰免不了又要在港陽停留幾日,和夏侯允寒暄一番,更何況自己麾下的越騎校尉夏侯橄也是夏侯慎的兒子,路過洛陽自然要拜見母親。


  所以,曹彰順理成章地在洛陽呆了數日,這數日他聽得最多的,就是有關雍州的戰事,董承,司馬家聯合密謀,接走西涼大將馬騰和韓遂的質子,逼迫兩人造反,好從中獲利糾結起關中軍閥謀奪關中的計策在郭嘉一捧二殺三出兵的回擊下失敗。


  如今馬騰韓遂雖然接到了許都質子,不再被朝廷控制,但是兩人都得到了朝廷冊封,名義上還是漢臣,而且這一封,兩人官職相當,同鎮西涼,部曲矛盾不斷,對關中的戰事也就不那麼熱衷了,加上國舅董承死在許都,關中軍閥群龍無首,在賈詡,夏侯慎和司隸校尉鍾繇的聯手打擊下,關中軍閥已經全部覆滅,整個雍州都在曹軍的掌控之中。


  馬韓兩人和投靠他們的司馬家被逼到了大散關外,再也沒有一兵一卒停留在關中,至於蜀中楊家在甘寧的幫助下,雖然控制了益州大部分地盤,但是劉璋依然緊守成都,所以沒有董承這個西涼故將的支持,也不敢把手伸到關中,依舊在經略益州。


  洛陽乃天下中心,水陸交通發達,天下的消息自然會在這裡集中,曹彰也在這幾日明了了天下大勢。


  此時的天下大勢已經頗為明朗,在中原,是曹家獨霸一方,東起徐州東海之濱,西至西涼門戶大散關,掌握關中,河洛兩大平原,北至黃河北岸并州壺關,緊逼河北袁家三子,南真長江北岸,南望劉表荊襄九郡,虎視孫權江東,勢力為天下之冠。


  至於勢力第二則是荊州劉表,他掌握的荊襄九郡乃是天下要從,沿長江可西入蜀地,走陸路越過一座熊耳山就可以進入中原,沿江南下則可進入江東,此人雖然只是自守之才,但是坐擁天下最肥沃的長江平原,可謂是兵精糧足,加上他長袖善舞,不禁通商,長江沿岸碼頭處處,賦稅豐厚,論綜合實力,只在曹軍之下。


  而勢力第三的則是江東孫權,江東六郡在長江下游,雖然已經接近南方熱帶叢林,但是長江下游依然有不少沃土,在糧草方面自然是供給充足,加上孫權得江東大族支撐,兵力雖然不多,但是戰力卻非同一般,江東大族掌握家兵的戰力可說是天下世族之冠。


  因為江東西南乃是山越之地,就是現在的福建省武夷山,那裡山越之民極為悍勇,時常作反,在孫策稱霸江東之前,江東大族麾下家兵是死死壓制了山越之民,這戰力可說是無與倫比,只不過說起船隻錢糧,江東孫權自然比不過荊州劉表,歷史上曹操赤壁一戰水軍戰船乃是壓倒性優勢,其中有九成是收來的荊州戰船,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劉表的實力了。


  至於被曹彰逼反的楊家和司馬家,現在依然處在發展的階段,在曹彰看來,目前楊家應該比司馬家更容易成氣候,畢竟他們已經得到了甘寧之流的益州人支持,而司馬家到了西涼,面對胡漢雜處的複雜局面以及馬騰韓遂微妙的關係還有悍勇的西涼民風,依然還要時間站穩腳跟,所以馬騰韓遂,楊家,司馬家這個新興的團體只能排在第三。


  而最弱的莫過於北方的袁紹三子,袁尚,袁禪,袁熙的軍事集團,這三個兒子接下的是袁紹死後的爛攤子,而且他們三人還不團結,各領其政,遲早就是曹軍的囊中之物。


  這一年,曹操並沒有什麼大動作,只是親自率軍打下了黎陽,便即按兵不動,顯然是在等待時機,而讓曹彰最為意外的是,洛陽這天下要衝,來往的士子商人談論最多的,卻是這位新任的執金吾。


  正是因為曹操的按兵不動,所以曹彰的動作在今年就顯得分外的顯眼,從壺關起兵,穩定河東,河內兩郡,打下平陽,大敗南匈奴軍隊,降服兩路義從胡,又悍然出關擊潰拓跋鮮卑的勢力,更把先零羌和南匈奴左賢王控制住,這種種消息都隨著來往商旅傳到了洛陽城。


  在這一年,天下最出彩的,莫過於他這個只有十三歲的執金吾,甚至還有人把他在河東河內推行青苗法消息帶到了洛陽,所有士子論及時政,都會提起這《青苗法》,更讓曹彰名聲大噪,加上他之前官渡之戰以及朝堂上的幾首吟詩還有《三族論》,此時曹彰的風頭,可說是一時無兩,無人能比。


  對此曹彰自然是一笑置之,他自己清楚,最大的考驗並沒有來到,因為此時此刻,他還是佔了先知先覺的便宜,等到一統北方之後,路要如何走,就得看本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