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夢幻初唐> 第五百三十五章 歸程

第五百三十五章 歸程

  搞定了氏族志的修訂,將世家第一的博陵崔家崔民干列為了三等后,李世民起駕從洛陽回返長安.

  臨走前還特意拐到滎陽鄭氏的地盤逛了一圈,李世民的意思太明顯了,滎陽在洛陽以東,和回返長安的路完全是南轅北轍,再說了去年去泰山以及從泰山回洛陽的時候都途徑過滎陽,完全沒必要再走一遭.

  但現在皇帝偏要走這一遭,意思不言而喻,就是對滎陽鄭氏以及五姓七望的其他幾家表示一種不滿還有威懾.

  估摸著要不是范陽盧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趙郡李氏這幾家不在附近,要不然李世民都有可能往他們的地頭上跑一跑的.

  五姓七望裡邊李世民也就比較對隴西李氏還有太原王氏有些好感,這兩家都是在大唐建立中支持過他們父子的,盧氏,崔氏,鄭氏這幾家可就不一樣了.

  到滎陽饒了一圈,李世民沒有接見鄭氏的任何族人,就那麼傲嬌的在人家地盤上得瑟了一圈后溜溜達達開始返程回家.

  二月初五離開的洛陽,在十三日就河北縣,這個地方可和後世的省份沒關係,這個地方是屬於河東郡的,不過倒是和後世的省份名字由來一樣,是因為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

  要說具體的位置的話就差不多是後世的三門峽對面的運城平陸那一片.

  到了這裡李世民別的美景都沒看,就乘坐船隻好好看了看砥柱山.

  砥柱山在後世可能聲明不顯,但在古時候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載:「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於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砥柱山既然為山所佔面積就絕對不小,所以大禹治水時候才因為這座山擋住了黃河的河道要開山,將山兩側挖開,讓黃河之水繞山而過.

  在後世隨便河道里有一塊凸出的石頭也好意思稱砥柱山,實乃可笑.就是三門峽的砥柱山也是如此.

  雖然那裡真的就是砥柱山原址,可修水庫的時候早已經將砥柱山炸毀了,只剩下一塊不大的石塊存在著,水位高的時候還會被淹沒,這麼個玩意叫砥柱山也好意思,還拿來當個景觀叫人看,也真真是懶得說,太笑話了.

  古時候的砥柱山才真的是砥柱山,山腳就不說了,就光是上到峰頂都有差不多一個籃球場那麼大的.

  上邊修建著一個小小的道觀,在雲霧繚繞中真有種神仙福地的感覺.

  往下看去,兩邊是波濤洶湧的河水卷著浪花傾瀉而下,撞擊的石壁轟隆作響.

  這種氣勢才能讓晏子說出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的諫言.

  而砥柱中流這個成語也是因此山,因晏子的這句諫言而來的.

  「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在砥柱山好好看了個夠的李世民,最後詩興大發還寫了首短詩,然後自覺寫的很不錯,還讓魏徵找人銘刻在了砥柱山的背面.

  在此地盤桓一日後,十五日李世民率領文武大臣盛大祭祀了禹廟,兩日後到達柳谷,觀看鹽池.

  鹽池就是後世的運城鹽湖,也叫解池.

  鹽池產鹽,是最有名的池鹽產地,起重要性不用多說都能明白的.鹽是任何時候任何動物包括人都不能缺少的東西.

  而鹽池則是中原幾千年歷史上最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產鹽基地.史學家稱它囊括了「九分天下鹽「,誰能夠佔領這裡,就意味著誰就能掌握天下的命脈。所以不管是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每代帝王都要派重兵把守著這裡.

  《左傳》里記載晉大夫們決意定居在這一帶的理由都是因為此地土地肥沃而且「近鹽「.

  鹽池周圍幾乎全是禁地,普通人都不的靠近.而且因為近年來大唐打下了好幾個地方,像青藏高原上吧,本就有大大小小的鹹水湖,鹽是不缺的,可草原上那龐大的地盤就不同了,對鹽的需求量非常大的.

  首先是遷移過去的漢人百姓以及當地的牧民需要大量的鹽,而且中原對羊毛的需求量龐大,草原上的人養的牛羊,尤其是羊都不知道多了多少倍,這些牲畜也需要大量的鹽才行.

  後世武元慶的家裡養過羊的,那不是說每天讓它吃點草就完了的,定時還的喂它吃點鹽,他們家還就養了一隻羊讓他打發時間養的,那鹽都消耗很大的,別說草原上那不知道幾十萬隻還是幾百萬隻的羊了.

  當然草原上也有鹽出產的,可草原上的牧民讓他們放牧還行曬鹽什麼的不是他們特長,草原上的鹽是遠不夠滿足需求的.

  再一個,商貿發展,薛延陀,高句麗等地方都從大唐購買食鹽,一來二去鹽池對大唐的重要性更加大了好多倍.

  李世民和大臣們都開始計劃這要在鹽池周圍修建禁牆了.

  而原本時空,解池周圍後來也是修建了禁牆的.鹽鐵這種官營的東西,自然最怕的就是走私倒賣了,要是不圍上光靠駐軍巡邏,怎麼也是防不住的,防不住,不光可能販私鹽的會走私鹽賣到敵對國家,還會大大損害朝廷鹽稅的收入.

  所以,原時空就是從大唐開始就草划修建禁牆,宋代繼建,明代續修,前後歷經一千多年,「終鹽池一周,屹然如城」,全長一百多里。


  李世民計劃修禁牆不過是走上了原有的道路罷了.因為對鹽池很重視,李世民在此停留了三天才啟程到了蒲州.

  蒲州,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這裡為「天下之中」。蒲州城據說堯舜禹里舜的帝都蒲板就是建在這裡的.《帝王世紀》雲「堯舊都在蒲,舜都蒲坂。「


  蒲州是北方的雄城重鎮之一,不但歷史追溯可到上古時期,就連後世這裡也非常有名.

  有名的小學課本上學過的黃河鐵牛就出土於這裡,而張生崔鶯鶯的故事也源於這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