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夢幻初唐>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巴掌的事情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巴掌的事情

  是啊,怎麼辦?

  這個問題不光是鞭長莫及的武元慶他們在想,京師長安的朝臣也在想.

  關於接受吐蕃求和的事情,在吐蕃使節到了長安的第五天就已經定了下來.其實這個還能更早定下來,因為根據前方送來的捷報和武元慶寫的奏摺上詳細的軍情,李世民和眾高層就知道想滅掉吐蕃很困難,打成現在的局面已經差不多了,再打下去也就是多佔點土地多殺點吐蕃人罷了,而且現在冬日,氣候太過惡劣,又是高原,實在不適合繼續打下去了.

  所以即使吐蕃人不來求和,大唐也會罷兵休戰的.

  意見早就達成了一致的大唐君臣實際上第一天就能答覆吐蕃使節的求和請求,只是因為李世民有感於吐蕃人之前的囂張跋扈以及敢威脅他的事情,故意拖了五天來晾一晾吐蕃使節.

  至於吐蕃人再一次提出要求娶公主,李世民第一時間是暴怒的,差點把答應下來的罷兵決定給否了,最後李世民是費了好大勁,又在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大臣的勸說下才忍下了怒火.

  這也得說吐蕃這次派的使節還是有腦子的,沒有把求和和求親的事情一起拿出來說,不然的話兩個請求一個都沒可能實現.

  不過罷兵決定雖然不能收回,可是求親的事情李世民是一口否決了的,告訴吐蕃使節不要得寸進尺,求親的事情沒得談.

  但無奈,出發前贊普松贊干布就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幫他求娶到大唐公主,自家老大交代的事情必須給辦成了,不然回去穿小鞋怎麼辦.

  基於這個原因,吐蕃使節發揮了不要臉的精神賴在長安不走了,天天上奏摺就說一件事,吐蕃贊普求婚要娶大唐公主,望大唐皇帝可以看在吐蕃贊普一片赤誠,對大唐萬般仰慕的份上答應請求.

  當然如果只是吐蕃使節耍無賴,李世民一個口諭的事情就可以把他趕走,可無奈的是朝中不少大臣都對嫁公主給吐蕃贊普的事情表示贊成,其他一些大臣雖沒說贊成,但卻也是樂見其成的.

  皇帝不願意?下邊贊成的大臣們會找出一萬個理由說服皇帝同意,因為嫁公主給異族大唐又不是沒有先例,關鍵的嫁公主對大唐有好處啊,不光可以解決掉西南邊患,讓西南地區有幾十年的穩定,而且吐蕃那麼強大的一個國家歸附大唐成為大唐屬國,也會增加大唐的實力,還讓讓吐蕃成為大唐西南疆域的一個屏障,以後打其他國家的時候也可以讓吐蕃出兵幫忙,這都是非常對大唐有利的事情,而大唐需要付出的這是一個公主而已,這買賣坐下來不虧的,再說了能讓強大的吐蕃上趕著求親,一次一次又一次,不也顯得皇帝你文治武功是歷代少有,是當之無愧的天可汗嗎?

  文官們的嘴皮子多利索,引經據典外加不要臉的吹捧,李世民真就被說的有些心動了.

  是啊,既然幹掉吐蕃是沒可能了,也答應了要罷兵休戰了,那何不更拉近一下大唐和吐蕃的關係,說到拉關係收買人心還有比嫁女兒聯姻,成為翁婿關係更好更牢靠的辦法嗎?

  如此想著李世民是真就動了答應求親的心思,尤其溫彥博說的很對,之前又不是沒有例子,自己能把皇妹嫁給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兒,能把臨洮縣主嫁給契苾何力,那再嫁一個公主給吐蕃贊普又有何不可.

  只是李世民雖然動心了,又有很多文官贊成這件事,但是軍方大員卻是基本一致的表示了反對,軍方人反對倒不是覺得公主嫁給吐蕃人日子會過的多麼不好這種為公主考慮的原因,主要是軍方人覺得打了一仗還是要嫁公主,軍方太丟人了,好像顯得軍方無能一樣.

  嗯,在長安的軍方大員的想法和程咬金,牛進達,執失思力三個人是一樣樣的.

  所以,軍方堅決反對,和贊成的文官吵成了一團,可軍方的人嘴皮子不利索,就算有李靖,李績這樣的靠腦子吃飯的智將,依然吵不贏文官,但本來軍方也不是靠嘴吃飯的,吵不贏,打總能打得贏吧,於是在沒了程咬金這個老貨的情況下,尉遲老黑當仁不讓的做了急先鋒,第一個對文官伸出了蒲扇大的爪子.

  然後,一掌,就只用了一掌,輕飄飄沒用力的一掌,讓本就疾病纏身數年,今年越發不濟事的溫彥博直接躺在了太極殿上.

  我勒個去,第二宰相給干趴下了這還得了,李世民趕緊喊御醫救人,文官們不管是贊成的還是不贊成的統一的,群情激奮的將矛頭轉向了尉遲恭.

  什麼和親,什麼聖人言都特么扔到一邊了,文官們團結起來誓要弄趴下尉遲恭.

  軍方的人也不幹了,去你娘的,是你們身子骨太弱好不好,你們特么竟然敢怪尉遲老黑,當我們眼瞎啊,沒看到尉遲老黑只是伸手拍了拍溫彥博的後背啊.

  然後朝堂上亂成了一鍋粥,要不是李世民大聲呵斥將兩方分開,太極殿里絕對會上演一場全武行.

  分開是分開了,可之後的很多天里朝會就沒像過樣子,文臣武將徹底對立起來了,兩句話沒說話就懟在一起了.

  這樣的情況下還談個屁的事情,議個鳥的求婚啊.

  朝堂的亂象一直持續了十多天,溫彥博轉危為安才告結束,而在此期間尉遲恭和四五個最近上朝時候沒忍住動了手的將軍才被從牢里放了出來,可放是放了出來,該有的處罰還是要有的.

  尉遲恭罰俸一年,其他人半年,處罰雖然算不得重,但總算也是給了文官們一個交代.

  不但如此,為了防止鬧事,被處罰的幾個將軍在和親事情朝中作出決議之前統統被禁足在了家裡.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沒了幾個最活躍的搗亂分子,贊成和親的文官們佔據了上風,加上李世民心中已經傾斜的天平,和親之事很快就通過了朝議定了下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