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夢幻初唐> 第四百零五章 是兄弟嗎

第四百零五章 是兄弟嗎

  「你讓我幫你擴建水師?「武元慶詫異的問.

  「對啊.「李承乾點頭.

  「不是,你怎麼會想起來找我呢,再說了這件事情陛下不是準備交給鄅國公張亮的吧,怎麼你又插手進來了.「武元慶無語的說.

  李承乾聳聳肩說道:「你以為我想管啊,可是父皇進封張亮為金紫光祿大夫,兼任相州大都督長史,哪還有時間管擴建水師的事情,不得已,父皇才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我.我又不知道該怎麼弄,所以就來求你幫忙了.「


  「靠,你小子好事永遠想不到我,一有麻煩事就知道找我了.「武元慶這個氣的.

  「能讓我想到你,這不是證明你有本事嘛,幫幫忙了,我認識的人裡邊只有你對水師比較熟,起碼你還在海上漂過幾個月,不像我們,連海是什麼樣都沒見過.「李承乾拱手作揖拍馬屁.

  「這事兒你不該找我呀,你應該找白山,你那護衛頭子,在海上的時候防衛工作都是他做,我就是確定一下航行好不好.「武元慶還是不想管這麻煩事.

  讓他帶幾千兵馬晃蕩一下他不介意,但是讓他參與到一個軍種的擴建升級中來他可不願意,這玩意犯忌諱的,尤其他和李承乾關係好的是滿朝皆知,萬一因為這事兒有人在皇帝面前說點他和太子有勾連,胡亂插手軍務,想把持水師等等的壞話,那他就有大麻煩了.

  武元慶可深知,從古到今到以後,任何和軍隊有關係的事情都是最敏感的,李世民可以讓他兒子接管水師的組建,但他這個太子最好的朋友是絕對不適合參與進去的.

  「我也想用白山啊,可是他被母后要走組建海上商隊了.「說起這事,李承乾分外沮喪,他老娘要人他不敢不給,可給了以後弄得他自己現在沒人可用了.

  「那這樣吧,要我參與進去幫你肯定是不太好的,而且我也沒那時間.不過我倒是可以給你推薦兩個人.「幫忙不合適,不幫忙又說不過去,武元慶皺眉想了想方才說道.

  這不是李承乾想要的答案,但看武元慶是真的不想參與,李承乾也只好說道:「那好吧,說說你要推薦的兩個人是誰.「


  「劉仁軌,劉仁願.「武元慶說出了兩個名字.

  「這劉仁願我知道,他們雕陰劉氏為西晉時匈奴右賢王劉豹之後,世代在綏州為豪族。他的高祖父出仕北魏朝廷,並隨北魏孝武帝遷入關中地區,歷經西魏、北周、隋、以及大唐.他父親劉大俱,做過綏州總管,武德七年八月的時候,突厥進犯原州,忻州、并州等地,震動關中,京都長安戒嚴。接著又進攻綏州,進逼長安,幸虧被劉大俱擊退,才給父皇率兵增援贏得了時間.「說到這裡,李承乾停頓了下,方才接著說道:「可是劉仁軌其人我卻是沒有聽說過的,聽名字,劉仁軌,劉仁願,難道他們兩個是兄弟?「


  武元慶哈哈大笑,這樣想的不光是李承乾,事實上幾乎所有剛看到或者聽到這兩個名字的人都會下意識以為他們是兩兄弟,但實際上不然.

  這兩個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甚至不是同族的.劉仁願出身名門,貞觀二年的時候就因門蔭而成為弘文館學生,隨後很快被選為右親衛,皇帝李世民出行的時候,常常會作為護衛隨侍.所以不光李承乾對他很熟,武元慶對他也同樣很熟.

  而劉仁軌卻是汴州尉氏縣人,自幼家貧,但是這個人愛好學習,武德初年的時候,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議論國事,劉仁軌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幾句話。任瑰對他的才學感到驚異,按照朝廷的授官規定任命他為息州參軍。


  後來改任陳倉縣尉。官署里有個名叫魯寧的折衝都尉,驕狂放縱違反法紀,縣署里沒有誰能制服他。劉仁軌警告他不得重犯,但魯寧凶暴蠻橫依然如故,劉仁軌用刑杖將他打死。州里的官員把這事報告了朝廷,李世民憤怒地說:「一個縣尉竟打死了我的折衝都尉,這能行嗎?」把他召進朝廷責問。劉仁軌回答說:「魯寧侮辱我,我因此殺了他。」李世民認為劉仁軌剛毅正直,提拔他當了咸陽縣丞。


  這件事當初鬧得還是挺轟動的,不過李承乾作為太子自然不會對這麼個小人物上心,所以他沒記著.但是武元慶卻是記得的,而讓武元慶記住他的不是因為他敢打死折衝都尉,而是因為歷史上發生過的,而這時候還沒有發生的一件大事,一場大海戰.

  而這場海戰的主角,既有劉仁軌,也有劉仁願.

  大家後世記得的要麼是明朝時候肆虐沿海的倭寇,要麼是甲午戰爭的那場恥辱.所以很多人以為中曰之間的海戰第一次爆發就是在甲午戰爭.

  但實際上不然,早在大唐龍朔三年,也就是高宗李治當朝時期,中國就和倭國狠狠打過一回,中國完勝.

  事情要從顯慶六年說起,顯慶六年也可以說是龍朔元年,因為李治常常改年號,所以亂的很.

  顯慶六年,百濟舊將僧道琛、福信等人立故王子扶余豐為王,起兵反抗唐軍,圍攻劉仁願於府城.(在前一年,蘇定方平定百濟國,劉仁願被任為都護,留下與新羅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鎮守百濟都城泗沘城).

  劉仁軌與新羅兵一起援救劉仁願,並擊退圍攻百濟軍,與城中的劉仁願會合。這時蘇定方征討高麗,圍攻平壤沒有攻克。唐軍因戰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劉仁軌自請留守。


  於是,劉仁軌,劉仁願都留在了半島上.

  龍朔三年,百濟王扶余豐猜疑福信爭權,殺了福信。又聞唐兵驟至,急遣使者到倭國高句麗求援。倭國毛野稚子等率二萬餘人攻新羅.

  李治詔令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率領軍隊渡過渤海到來了,士氣振奮,隨後孫仁師、劉仁願以及新羅國王金法敏率領陸軍進發,劉仁軌和杜爽、扶余隆沿著熊津、白江進軍去和陸軍會合。劉仁軌在白江口遇上了倭國的軍隊,唐軍四戰皆捷,焚燒倭國戰船四百艘,海水都映紅了。扶余豐脫身逃走,其寶劍被繳獲。百濟的王子扶余忠勝、扶余忠志率領自己的兵眾和倭國的軍隊投降.

  白江口之戰的大勝,直接結束了新羅與百濟間的長期糾紛,同時使倭國受到嚴重打擊。倭國失敗的直接後果是,停止了對朝鮮半島的擴張,大約在千餘年之內,未曾向朝鮮半島用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