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夢幻初唐>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事與願違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事與願違

  就在前幾天,李孝常等人造反一案終於有了最終的結果。


  李孝常等人被處死,長孫安業因為長孫皇后求情,得以免死,流配到巂州。


  發生在去年年末最後一天的謀反別看在歷史上沒什麼特別的,但實際上對剛剛即位一年的李世民來說那是有相當大震動的。


  不說當時內憂外患的社會局勢,單說造反的幾人中和李唐皇族有深入瓜葛的就有兩個,這不得不讓李世民極為心痛,那時候他搞不好在心裡還懷疑過人生,感嘆過自己是不是有些眾叛親離的了。


  先說這李孝常,被李淵封為上柱國,義安王,利州都督。


  別看他姓李,但他可和李唐皇族的李不是一回事,這雖算不得是異姓封王但其實也差不多的,而能以不是皇族之人卻被封王的,唐初的時候他是獨一份,聖眷不可謂不隆。


  而之所以李孝常會有如此聖眷,隋朝末年的時候飢荒嚴重,李淵太原起兵後向關中進軍,然而進軍途中糧食問題始終困擾唐軍,故李淵至黃河邊后遲遲未能渡河人關,幸得華陰縣令李孝常叛變隋朝,獻永豐倉歸降李淵。


  保證了李淵軍糧供應及賑濟飢荒穩定民心之需要,使李淵據永豐定關中東向而爭天下之戰略得以迅速實現;且斷絕煬帝西歸之希望,激化煬帝與從行關中將士之矛盾,終致江都弒逆煬帝身死,李唐之統治初步確立。


  李孝常不但為李唐的建立立了大功,奠定了很大一部分的基礎,而且他還是李淵的夫人竇氏家族的女婿,和唐有親戚關係,故而李淵才會如此看重他,甚至將他封了王。


  而造反人中的另一個和李唐有瓜葛的則是長孫安業。從這個極為少見的長孫姓氏就能知道,這傢伙八九不離十和長孫皇后及長孫無忌是一家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長孫安業隋朝大將長孫晟第三子,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的異母兄。


  按理說妹妹是皇后,弟弟又是大官,自己也是正四品的監門將軍,長孫安業怎麼也不該造反的吧,沒理由啊,大好的榮華富貴在身還要造反腦子被門擠了啊。


  更別說,人家長孫皇后對他還那麼好。


  想當初長孫安業嗜酒如命,不務正業,整個就一廢物還是個畜生心腸,長孫晟死後,將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兄妹兩個趕回他們的舅舅高士廉家。李世民即位,長孫皇后不計前嫌,禮遇長孫安業,由右監門率升職為右監門將軍。


  換個有點良心的早就感恩戴德銘記在心了,可長孫安業不愧是廢物還是個畜生心腸,不但不感恩戴銘記在心,還毫無理由腦袋被門擠了一樣,竟然特么惦記上了妹夫的皇位來了。


  老子和老子媳婦對你這麼好,你特么就是這麼回報老子和老子媳婦的啊,畜生,畜生不如,李世民當初內心肯定這樣狂喊過。


  一個畜生大舅哥,一個狼心狗肺的親戚李孝常,兩個人造反,把李世民打擊的夠嗆,於是下令徹查兩人造反之事。


  好在這幾個腦子都挺不夠用的,湊一塊扯淡幾句就定下了造反這種大事,而不是經過多麼深思熟慮,密謀了多少多少天,拉扯了多少人來做這種事。


  不然照著李世民那段時間心中翻江倒海的恨意,整不好就來個屬於唐朝的藍玉案,胡惟庸案,牽扯株連成千上萬人了。


  查了半年時間,最終查到的造反之人依然只是這一開始的那些個人,李世民終於放下心來將該殺的殺了,流放的流放了。


  拖了半年懸而未決的利州都督人選提上了議程,然後被武元慶坑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臣就合計著想要鼓搗將武士彠打發到利州去。


  沒有了武士彠這個巨頭撐腰,武元慶總該稍微消停會了吧。


  他們心裡算盤打得叮噹響,覺得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武士彠都足以當次重任,但他們忽略了李世民的心理。


  剛砍了一個流放了一個,兩個都是和皇家有親的人,讓李世民覺得自己做人很失敗,再聯想到被殺的哥哥弟弟,還有恨不得自己死了的老子爹,一股子眾叛親離的感覺縈繞在心頭久久不曾消退。


  好嘛,老子這邊正覺得眾叛親離,傷心的不要不要的,你們特么就想攛掇老子把剛結的親家打發的遠遠的。


  你們什麼意思,還嫌老子眾叛親離的不夠啊,一群妖艷賤貨。


  當然李世民具體的內心獨白肯定不是這樣的,但大概中心思想卻是一致的。


  反正,大臣們連著好幾天上朝都在提這個事情,但都被李世民給找借口岔開了話題。


  大臣們也就明白過來了,知道是皇帝不願意把武士彠外派出去。


  有些機靈的,和武元慶矛盾沒那麼深的就不再給皇帝找不痛快了,還有的腦子缺根弦的或者實在和武元慶矛盾深的無法解決的大臣,依然賊心不死。


  但不等他們繼續跟進這件事情,也不等武元慶想辦法幫便宜老爹躲過這差事,又一個意外發生了,吏部尚書杜淹死了。


  照理說,杜淹雖然官高爵顯,但畢竟歲數已經在那了,加上本來就有病,死了就死了,很正常的事情,頂多葬禮整的隆重點也就是了,算不得什麼意外。


  但杜淹的家人愣是要把正常的生老病死弄成意外,非說是武元慶把杜淹給氣死的。


  這尼瑪,黑鍋哐當就扔到了武元慶頭上。關鍵武元慶還沒地方說理去,誰讓當初在朝堂上杜淹的確是被他給氣的去看了御醫,隨後抬回家去的呢。


  本來嘛,沒有物證,人證雙方又都有,這件事其實挺不好弄明白的,整個一糊塗賬。


  皇帝看在杜淹那麼大歲數,又是剛剛死了的份上,弄不好就讓武元慶背下這個黑鍋,隨便處罰一下,最後再補償一下杜家也就完事了。


  但杜家的人做的太不講究了,跪在宮門外哭天搶地的咒罵指責武元慶也就算了,還要外帶武家的其他人,外帶別人一起罵也就算了,他們中有的人還不帶腦子的把襄城公主給罵了進去,罵的還很難聽。


  然後,李世民知道后直接就爆了。


  怎麼得,你們一個個就不想看到老子和親家好是吧,先是想把老子的親家趕的遠遠的,現在又蹦躂出來一窩不是玩意兒的玩意兒,開始把矛頭對準了朕的寶貝閨女。


  你們一個個眼中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了?


  好,既然你們要和朕作對,朕還真就不能如你們所願了,你們不是想要把人打發走嗎,朕就不,不但不,朕還要讓他武士彠陞官,剛好,杜淹不是死了嗎,那朕就讓武士彠當這個吏部尚書,朕要氣死你們,氣死你,氣死你,就要氣死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