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踩到翔了怎麼辦
這就跟很多電視里演的一樣,明明兩人是父子,在公司里老子非得要兒子喊他董事長一樣。
古代的官場差求不多,甚至更嚴格。私下裡你是親戚該怎麼叫怎麼叫,在當值期間你就只能是喊官職。
可一般這差了一個輩分的,官職起碼也是差著不少,肯定是輩分低的喊輩分高的叫大人,輩分高的直接喊輩分低的名字或者表字。
可好死不死的武元慶就偏偏和自己大伯是平級不過也幸好是平級,要是武元慶級別比他大伯高,那更有樂子了。
武元慶到的最早,簽到后就躲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里,一上午愣是沒有出去過,就連頂頭上司司農卿竇靜都沒去拜見。
自然也就免去了和大伯見面時候的尷尬。
中午飯點的時候,武元慶從打開的窗戶縫伸出頭往外邊打探,正好有個上午給他送過文書的小吏經過,武元慶趕忙叫住問道:「武少卿走了沒」。
小吏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傻愣愣的看著武元慶說道:「大人,您不就是武少卿嗎?」
見小吏用看白痴一樣的眼神看著自己,
武元慶不由羞惱道:「想什麼呢,我問的是另一位武少卿」。
「哦,哦」小吏恍然明白過來了,憋著笑說道:「武大人已經走了,竇大人也回家了」。
「行,我知道了,你也趕緊吃飯去吧」武元慶擺擺手說道。
等小吏離開后,武元慶趕緊讓人抬著他離開司農寺牢籠。
上午到司農寺露了下臉,下午武元慶就明目張胆的礦工了。
當司農寺的官吏都紛紛佩服小武少卿膽大包天,知道皇帝口諭的人都對他再一次抗旨表示高山仰止的時候,武元慶卻優哉游哉的來到了長安城外武家的莊子上,當然路上是坐車,剩下的時間還是讓人抬著。
武元慶不認為自己是抗旨,頂天了算是鑽了皇帝口諭的空子,因為皇帝只是要他今天到司農寺報道,又沒說讓他以後乖乖在司農寺當差辦公。
再說皇帝讓他主管玉米土豆等新作物的栽培,他在司農寺地都沒有,也沒法干呢。
可等武元慶到了莊子說起準備在莊子里幫著皇帝種點作物的時候,才被管事告知司農寺在長安就有田圃,而且就在皇城裡邊。
這當頭一棒挨得,武元慶灰溜溜又掉頭回城,鬧了笑話,跑回家就趕緊惡補關於司農寺的知識。
司農寺負責倉儲之事,負責供給京都百司官吏俸祿,朝會、祭祀、供御所須與百官常料,所以,「供給」為司農寺標誌性職能,是國家的財政機構之一,因此司農寺長官之選有其特有的標準,其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家利益。
一般來說這種重要職位,任職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工作態度:就要恪盡職守,勤勉。唐代歷任司農卿、少卿中,有很多即是因其工作態度勤懇而擢為司農卿、少卿的。像什麼高宗時候的韋機,代宗時候的白志貞就是代表。
像武元慶這種不想上班,只想曠工,玩忽職守的人這第一條要求就達不到。
第二天要求清慎,即清慎廉潔,這是對道德品行上的要求。司農寺長官掌管倉廩,道德低下品行不高者很容易起了貪腐之心。
像去年的時候,武元慶的前任趙元楷少卿,就因為利用職權貪財聚斂,被頂頭上司竇靜給狠狠批了一頓,批了還不算完,又報到宮裡直接給降職了。
這降職算是輕的,嚴重的被流甚至是被殺者大有其人,原因多是坐贓貪冒。
這種事情,武元慶後世在電視新聞上見得多了,那些在能源,金潤等等肥缺上的,倒下了多少蛀蟲。
好在,關於這一點嘛,武元慶倒算是合格,起碼他家裡挺有錢的,沒必要搞貪污腐敗的事情。
再次,干一行要愛一行,在司農少卿的職位上,起碼是要愛農的,一定要以農事為本
這一點武元慶就又不合格了,別看他之前又是種玉米,土豆這些,又是弄大棚的。可做這些事歸根結底是他自己想吃而已,並不是對農業有什麼愛好。
等有人會弄這些東西了,你看武元慶還會不會下地,那是打死都不願意去的。
這一點武元慶的大伯武士棱倒是能當表率,皇帝都說他少柔願,力于田,常主苑囿農稼事。
最後本官職責,供給。武元慶更是一竅不通,這玩意你非要有工作經驗才行,像竇靜就是因為解決了軍糧的供應問題而被授司農卿的。
像武元慶這種,作為司農少卿連自己管的什麼,轄下有些什麼都不知道的,他也是當官當出了新境界。
從這幾點也能看出,李世民這個任命有點兒戲,也怨不得當初會有那麼多大臣反對。
但不管兒不兒戲,反不反對的,既然皇帝死皮賴臉非要讓當這個官,推也推不掉,武元慶也只能試試看了。
第二天武元慶依然沒有到司農寺上班,而是在坊門大開的時候趴在擔架上領著一群人跑到了西市。
作為大唐最繁華,貨物種類最多的商業中心,西市是長安人買東西不二的選擇。
到了西市,武元慶領著人橫掃了整個家禽市場,只要是家禽但凡是活得,不亂是準備殺了賣肉的還是準備賣崽的,全部就一個字買買買。
買完了就一車車的拉進皇城和皇宮內苑。
在司農寺的田圃以及皇家的御花園裡武元慶玩起了家禽養殖。
搞了兩天不到,就弄得怨聲載道,尤其是宮裡的嬪妃,閑來無事,準備到御花園領略一下甜美的春風,剛剛冒頭似有似無的綠芽,結果稍不注意就踩了一腳的雞屎鴨屎。踩中地雷的妃嬪紛紛找長孫皇后以及李世民告狀打小報告。
這還了得,皇宮內苑什麼時候准許養家禽了,還是散養的,帝后兩口子一聽,趕緊讓人去查查到了就準備治罪,結果查到的結果讓兩口子哭笑不得。
因為干這事的是他們的寶貝兒子李承乾,當然兩口子也不傻,知道這事雖然是寶貝兒子出面准許,但始作俑者肯定是武元慶沒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