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末世直播系統> 關於蜈蚣材料

關於蜈蚣材料

  材料均來自網上搜索,這是下面的那個怪物。明天更新,今天查的東西比較多。


  蜈蚣(Chilopoda)又作吳公,又稱百足蟲、百腳蟲、蝍蛆、天龍,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黑頭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黃色,體型更小。《本草綱目》曰:「蜈蚣,西南處處有之,春出冬蟄,節節有足,雙須岐尾。」通常身體很長,並且有許多對步足。《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蜈蚣與蛇、蠍、壁虎、蟾蜍並稱「五毒」,並位居五毒首位。


  中文名蜈蚣


  拉丁學名Scolopendrasubspinipes

  分布區域JSZJAHHNHBHNGDGXSXSC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唇足綱

  別稱天龍、百腳、吳公、百足蟲、千足蟲、天蟲、千條腿、蝍蛆


  蜈蚣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齶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齶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長1.5毫米——34毫米之間。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是蜈蚣近親,學名蚰蜒,只有15對步足和1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對、45對,最多的達到191對。


  棲息環境

  蜈蚣

  蜈蚣性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帶。平原地區雖然有分佈,但是數量較少。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后(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活動覓食。


  蜈蚣鑽縫能力極強,它往往以靈敏的觸角和扁平的頭板對縫穴進行試探,岩石和土地的縫隙大多能通過或棲息。密度過大或驚擾過多時,可引起互相廝殺而死亡。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餌料及飲水充足時也可以幾十條在一起共居。


  生活習性


  蜈蚣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兇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小昆蟲類。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顎爪,甚至可殺死比自已大的動物。也有同種互相殘殺中毒而致死的現象。蜈蚣所食的昆蟲有蟋蟀、蝗蟲、金龜子、蟬、蚱蜢以及各種蠅類、蜂類,甚至可食蜘蛛、蚯蚓、蝸牛以及比其身體大得多的蛙、鼠、雀、蜥蜴及蛇類等。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蘚的嫩芽。人工飼養時食物新鮮,稍有腐敗即不進食。


  鑒別方法

  蜈蚣是雌雄異體動物,雌雄鑒別對雌雄合理搭配飼養,減少飼養雄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義。蜈蚣的雌雄鑒別比較複雜,需從頭部、體型、體質等方面綜合分析才能確定。頭部呈扁平狀而較大,第21節背板后緣較平圓、體型較大、較寬,腹部肥厚,體質較軟,用手擠尾部生殖區無生殖肢外露的為雌性;頭部隆起呈橢圓形,第21節背板后緣稍隆起,尖形,體型較小、較窄,腹部較瘦,體質較硬,尾部生殖區有l對退化的生殖肢的為雄性。


  生長繁殖

  飼養概述

  將1年繁殖蜈蚣和成年蜈蚣分開飼養,有利於成年蜈蚣產卵、抱卵孵化等。一是可按成年蜈蚣的營養和生理需求增加飼料量和濕度,二是產卵、抱卵孵化期間,可避免幼小蜈蚣的干擾。


  一、繁殖特點。蜈蚣的壽命僅有6年,性成熟以後,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後初晴的清晨進行交配,40天開始產卵,雌蜈蚣把受精卵產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時孵化。每隻雌蜈蚣一次排卵達2-3小時,每次產卵30-6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塊。孵化期間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


  蜈蚣

  二、飼料。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動物,食性廣雜,特別喜食各種昆蟲,如黃粉蟲、蟋蟀、金龜子、白蟻、蟬、蜻蜓、蜘蛛、蠅、蜂以及它們的卵、蛹、幼體等,同時還吃里蟲、蚯蚓、蝸牛及各種畜禽和水產動物的肉、內臟、血、軟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蘿蔔、嫩菜等,牛奶、麵包等作蜈蚣的食物。


  蚣是一種陸生多足類節肢動物,俗稱百足,體扁而長,腹背約有20節,每一體節有一對腳,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位居口器直后,故一般稱為齶牙或毒肢,能排出毒液。蜈蚣性畏日光,喜歡潮濕地,多棲息在腐木、石隙間或陰濕的草地中,偶有藏伏於衣物內。人們在室外工作或小兒玩耍時,可被蜈蚣咬傷而致中毒室內潮濕和不清潔,亦會有蜈蚣潛入,造成咬傷中毒事件。


  2當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齶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蜈蚣越大,螫入時注進毒素越多,中毒癥狀也更嚴重。蜈蚣毒液呈酸性,含有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胺樣物質和溶血蛋白質;此外尚含酪氨酸、蟻酸、脂肪油、膽固醇等。人被蜈蚣咬傷后可引起局部組織破壞及淋巴管炎,毒液也有致敏作用,有時可引起大面積紫癜。


  3蜈蚣咬傷危重度的評估

  蜈蚣咬傷的危重程度應綜合考慮到以下方面因素:①蜈蚣的大小與毒液注入量有關。②局部癥狀與全身中毒癥狀表現。③過敏反應的表現。


  1、中小型蜈蚣咬傷出現局部疼痛,被咬傷處有白色圓形隆起,其後潮紅,可有水腫,表皮壞死,淋巴結炎,一般在1~3星期內好轉、消失。部分患者未經有效治療,傷后1個月仍有局部腫脹、瘙癢等。


  2、大型蜈蚣咬傷局部灼熱腫脹、劇痛、灼痛難忍。重者可出現局部水泡或壞死,有明顯淋巴管和淋巴結炎。毒素吸收后也可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如頭暈、眩暈、噁心、嘔吐、發熱等,甚至出現譫妄、抽搐、昏迷。幼兒因體重輕,往往全身癥狀重。


  3、過敏反應部分患者有類似蜂毒過敏反應,出現過敏癥狀,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及致死病例報道。


  4飼養人員防止被蜈蚣螫傷中毒:飼養人員在捕捉蜈蚣時應使用小鐵鏟或其它農具翻開上塊或碎石,發現蜈蚣時迅速使用鐵制、竹制的專用夾子挾抓蜈蚣,防止被其螫傷受毒。如在捕捉時不慎被螫傷,可根據情況先擠出毒汁,


  5簡單治療:


  (1)用鹽膚木的汁液塗擦傷處;


  (2)用黃草紙卷鹽點燃后,從紙卷的另一端將煙灰吹於患處;


  (3)用氨水或花露水塗抹傷處;


  (4)用雞蛋清或雄雞唾液搽抹傷處;


  (5)用蝸牛、蛞蝓、蚯蚓身上的粘液搽抹;


  (6)用清涼油搽抹;

  (7)用大蒜汁,桑汁拌白鹽搽抹;

  (8)用香煙絲搗爛拌茶油搽抹;


  (9)用新鮮活蜈蚣搗爛拌茶油抹患處;

  (10)用鹼水或蔥頭切片塗在傷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