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紡織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路風平浪靜的抵達了大湖的對岸,滄龍城。姚然這次離開經歷雖多,但是離去的時間並不是很長。
這次回來滄龍城也並沒有特別的什麼大的變化,所有的東西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很多時候事物的發展都是平淡無奇,並且還伴隨的大量重複繁瑣的工作。
尤其讓人頭疼的就是,在你身邊的工作的人都是極其的無知,姚然的耐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再次飽受摧殘。
明明是姚然意識里的常識,姚然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應該是教給原始人的,而是覺得這是應該被人知道的。
但是慢慢的姚然發現,自己曾經被社會,在父母身邊,在老師那裡,得知的常識是經過數千年的傳承,用生命或者更多的代價換來的一個簡單的常識。
比如說加熱的鐵鍋會很燙,比如說西紅柿不可以和螃蟹一起吃,吃了會砒霜中毒,比如說燈泡不能塞進嘴裡。比如說麵粉廠裡面是不能有明火的否則會點燃空氣中的麵粉從而導致爆炸。比如說石灰粉進到眼睛里不能用水來清洗,要用油才能洗凈,才能不燒瞎眼睛。
想通了這些以後,姚然的抱怨減少了很多,並試著說服自己要耐心,但現實很殘酷。
人工的紡線機和織布機的機械原理都很簡單,紡線機就是紡車,姚然做出來的是一種手動搖動的紡車,紡車由輪子、搖柄、錠桿兒、支架、底座等構成。
木方製成的紡車底座長70厘米,呈「工」字形。「工」的上橫處有一小支架安錠桿兒;「工」的下橫處有兩根方立柱就是一個大支架,柱距50厘米,柱上端有安主動輪軸的圓孔,距底座35厘米。軸的一端有搖柄。
紡線時,一手持兩股棉花把端頭蘸水粘在錠桿上,另一隻一手搖動搖柄,主動輪帶動錠桿迅速旋轉,持原材料的手的高度與錠桿一平時就把兩股棉花就紡在了一起,一邊放材料一邊向後移動。
紡好的線達到最長時將手抬高,把線纏在錠桿上。然後,持棉花的手降回到與錠桿一平的高度。就可以紡下一段線了。這樣的操作要反覆地進行才能紡完一條線。
織布機有很多種,但是沒有升級到工業規模以上的情況下,姚然也就只能選一些簡單的,最簡單的就是最原始的腰機,一頭纏在織布人的腰上,一頭用腳蹬住,但是這樣的話人就不能離開,離開后回來重新織布,布匹的粗細鬆緊就變的不一樣了。
而姚然準備製作的織布機,是一種傳統織布機,有一個木床似的框架,一端是布滿經線的機頭就是纏線的柱子,機頭兩端有六個翅,可控可放機頭轉動。【愛↑去△小↓說△網w qu 】
離機頭不遠處安裝著豎立的框架,其作用是通過上方的橫木棒向下引繩提拉兩個繒,這個繒就跟傳統的棕是一個作用就是分開相隔的經線,便於引緯織布。
繒是與機頭等寬、高約20厘米的長方形線刷,繒的下方通過引繩連接兩個踏板,輪流踏下踏板,繒便分出高下,均勻穿過細細繒眼的經線便被分為兩層,織布梭子從兩層經線中間穿過,帶領緯線與經線交錯,再通過機杼的擠壓便形成了布匹。
這種織布機並沒有多麼難,只是比較複雜,操作起來也很麻煩,但是優點還是有的,就是織布的速度,和成品質量都很不錯。
姚然批量製作了十架織布機,三十架紡車這種單錠紡車效率還是一般的。
這些紡織設備的製造,操作女工的培訓,以及又一期的教師培訓班,這些繁雜的工作將姚然困在了滄龍城三個月以後,姚然爆發了,給衛木自己留在了滄龍城,拖家帶口子的向姚寨的方向走了。
衛木心裡則是笑開了花,姚然在滄龍城呆了幾個月的時間,現在滄龍城面向草原的一面,已經種滿了玉米,經過姚然優選之後的種子,適時的進行人工授粉,飽滿的玉米棒已經長的有手掌長短了,這個月末就可以收穫了。
姚然走之前給衛木預測過,這兩百畝地能出近萬斤的玉米。雖然有萬斤玉米但是分給全族人,近兩千人口,沒人都分不到五斤糧食,所以玉米種植的範圍還是要再次翻倍的擴大。
現在開荒種田,成了滄龍城的一個重要的大項目,滄龍城現在一躍成為了整個姚氏族的第一大城,不論是城市人口,規模水產,還是種植都無疑是姚氏族的重要基地。
姚然將這裡的管理權交給了衛木,第一點是信任,第二點是對衛木的一種認可,這樣一座城市說不好聽一點,也就是個大點的村莊,三四百的人口,幾百畝地都不如一個大地主家的地多。
所以姚然走之前,要求衛木將現在的耕地擴大五倍是目標。也不用精耕細作。還是按照之前的方式,每十畝地一條林帶,革出道路也能作為防風使用。
民以食為天,食物充足以後,就得找點事做,溫飽而思***懶惰就會在沒有危機時滋生,姚然離開滄龍城以後,第一站到達的就是棉城,不知道是姚河木得到了消息,還是這小子真的改過自新,離城還有5里左右,姚然竟然發現了哨兵。
真是太陽在西邊出來了,姚然笑呵呵的走進了棉城,寨門前的木圍牆已經堆砌了一層石牆。
前門看著很是結實大氣,但是也就只有這一面牆堆砌了石頭,其他的圍牆並沒有做這種加固,而走進城內,街道上算不上乾淨,也說不上多髒亂差。
看到姚然的馬車進了城,很多人都駐足在觀望,想看看是誰來了。整個姚氏族算上奴隸才2000多人,而且還有四分之一是在湖對岸收服的,還有近五分之一是新生兒。
為什麼說有五分之一的新生兒,因為有姚然的獎勵政策,再加上華佗帶領的隊伍不斷的壯大,新生兒的成活率翻倍的提高。女性流產,難產的情況越來越少。自然整個姚寨在一年裡多了三四百個嬰兒也不足為奇。
原來大河村的雪河,那個黑珍珠似得女子,也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但是姚然並沒有看到。
而駐足在街道兩邊的人多數都認識姚然,並且都跟姚然說過話,聽過姚然講過課。看到是姚然,都虔誠的上前行禮問好,這樣的感覺姚然並不陌生,但是仍然享受其中。(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