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買一送一
呂布接到趙雲傳來的消息,頓時狂喜。
魯肅可不是等閑之輩,東吳四傑之一。
孫權曾經和魯肅密談,兩人坐在同一張臥榻上,飲酒談話。
孫權首先發表自己的言論,感慨道。“如今的漢室即將傾覆,四方紛亂不已,我繼承父兄創立的基業,渴望建成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
既然您投奔於我,那麽你有何良策來輔佐我呢?”
此時孫權隻想做一個諸侯,來守衛大漢不倒。
魯肅直接了當的提出,“漢室不可複興。”
而且它也是第一個預計到三國鼎立的人。
建議孫權“鼎足江東,以觀天下。
可以說,今後對孫權影響最大的人不是周瑜,而是魯肅。
能收服這樣的人來幫助自己,絕對是一樁好事啊。
就在呂布等到有些焦急的時候,門外終於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魏越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張虎,溫侯在不在?”
“魏將軍,快進去吧,溫侯正在等你們呢?”
隨著話音落下,呂布便看到,門被推開,趙雲率先走了進來,在他身後的還有三個人。
走在旁邊的當然是魏越,在他身後,還有一個麵目端正,帶著一絲敦厚的男子。
趙雲等人走進房間,見到呂布,急忙拱手行禮,“末將見過溫侯。”
魯肅打量坐在主位的呂布,心中也不由暗暗感慨。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果然名不虛傳!
隻看外表,哪怕不認識呂布,也知道此人絕對不凡。
隻是可惜呀,這樣的一個人,名聲竟然如此差勁!
呂布擺了擺手,看著趙雲身後的男子,笑著問道,“莫非,這位就是魯肅魯子敬?”
魯肅急忙走上前,拱手說道,“在下魯肅見過溫侯。”
呂布急忙起身,快步來到魯肅麵前,笑著說道,“久聞子敬先生大名,這次能夠得見,真是名不虛傳。”
魯肅常聽人說呂布魯莽無知,此刻見到呂布如此熱情,心中暗暗詫異。
剛愎自用?
“溫侯獲獎了,在下愧不敢當。”
呂布大笑著說道,“來人,趕快背酒,明天子敬先生能來此,本侯要好好慶賀一番。”
說完這句話後,呂布轉過頭卻發現魯肅到身後還站著一個人。
此人麵目清秀,風度翩翩,眼神中還是自信和傲然。
見到此人容貌,呂布不由一愣,試探著問道,“趙將軍,不知這位先生是誰?”
趙雲急忙拱手,正要說話,周瑜走上前一步,隨意的拱了拱手,緩緩說道,“在下周瑜,請多多指教。”
“周瑜?”
呂布愣了一下,不敢置信的問道,“你是周瑜周公瑾?”
周瑜沒想到呂布也聽說過自己的名字,點了點頭,“正是在下。”
聽到周瑜的回答,呂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請來魯肅,已經讓他狂喜萬分,不曾想,竟然還來了比魯肅名氣更大的周瑜。
買一送一,竟然還送來了更好的!
“哈哈!”
呂布仰天大笑,“真沒想到,公瑾先生竟然也能來此,真是綿曼縣百姓之福啊!”
麵對呂布的狂喜,周瑜卻隻是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溫侯,當初趙將軍帶我等來此地的時候,可曾說過,到此見過溫侯之後,我們就可以隨意離開,不知是真是假呀?”
聽聞此言,趙雲急忙拱手,“溫侯,末將確實說過。”
呂布轉過頭看著周瑜,緩緩問道,“公瑾先生,你想離開?”
周瑜冷哼一聲,“溫侯,難道不可嗎?”
呂布愣了一下,隨即大笑的說道,“當然可以了,公瑾想要離開,本侯有什麽理由拒絕。”
說到這裏,呂布語氣頓了頓,但緊接著,也不等周瑜回答自己的話,便繼續說道。
“不過,就算想離開,也要等喝完今天這頓酒,才可以離開。
公瑾先生,不知可不可以呢?”
周瑜聽到呂布的回答,也不由愣了一下,他原以為呂布會不放人,可是萬萬沒想到,呂布竟然如此爽快的答應了,反倒讓他有些失落。
以他的才學,無論到天下何處去,都被奉為上賓,就連淮南袁術,也是屢次相邀,他這才肯去淮南暫時做事。
卻不曾想,呂布卻反而不太在意!
真是無知的莽夫,不可救藥!
哼哼!
就算你想留下我,我也絕對不會答應!
很快,酒宴擺好,眾人分主次坐下。
酒過三巡。
呂布放下酒杯,轉頭看著魯肅,微笑著問道,“子敬先生,本侯知道你才學過人,也有獨特的見解,本侯在這裏想問你一句,不知你願不願意回答?”
魯肅客氣的拱了拱手,“溫侯有話請說,在下洗耳恭聽。”
呂布點了點頭,緩緩問道,“子敬先生,你的誌向是建功立業,封侯拜相,還是拯救天下百姓呢?”
“這?”
聽到這個問題,魯肅不由一愣,一時間,竟然說不出話來。
周瑜忽然輕笑一聲,“溫侯,此話不對,雖然是兩個問題,但是仔細想想,又何嚐不是隻有一個問題呢?”
呂布轉過頭去看周瑜,緩緩問道,“公瑾先生,為何是一個問題呢?”
周瑜放下酒杯,“溫侯,如果你我結識百姓,又怎麽能去解救更多的百姓,所以,隻能先建功立業,等到有能力之後,才可以去解救更多的百姓。
溫侯,既然如此,你剛才問的兩個問題,不就是一個問題嗎?”
聽聞此言,魯肅點了點頭,“公瑾說的對,隻有先建功立業,才能解救更多的百姓,確實沒錯。”
呂布卻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本侯的想法和二位不同?”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不屑,“溫侯,難道你的意思是說,要先解救百姓,再去建功立業嗎?”
呂布點了點頭,“不錯,本侯就是這樣想的,公瑾先生,難道你感覺有錯嗎?”
周瑜聽到呂布的回答,緩緩搖了搖頭,“溫侯,恐怕口是心非吧?”
一旁的魏越怒喝一聲,“小白臉,竟然敢頂撞溫侯,難道你不想活了嗎?”
呂布擺了擺手,目光灼灼的看著著周瑜,緩緩說道,“公瑾先生,天下任何一個諸侯,手裏有了糧食,第一件事情要做什麽?”
周瑜皺了皺眉頭,“當然是招兵買馬,強大自己的實力。”
呂布搖了搖頭,“公瑾先生,本侯卻和你想的不同,當本侯有糧食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想的不是招兵買馬,而是解救更多的難民,你認為有錯嗎?”
周瑜冷哼一聲,“口是心非,這樣的話有誰會相信?”
呂布哈哈一笑,“公瑾,這是實情,自從本侯占據這裏以後,兵馬並沒有增加多少,反倒是難民增加了十幾萬,難道這樣你還認為本侯口是心非嗎?”
這次沒等周瑜回答,一旁的魯肅歎了一口氣,“溫侯,雖然你心存仁義,但是如果不增加自己的實力,反倒去接濟那些難民,一旦有事,恐怕後悔莫及!”
周瑜冷笑一聲,“沒有強兵保護,這裏地處冀州,一旦冀州袁紹發兵前來,恐怕這裏的繁華隻不過是過眼雲煙,頃刻間就會分崩瓦解。
請問溫侯,這又有何意義呢?”
呂布轉過頭看著魯肅,微微一笑,緩緩問道,“子敬,難道你也是這樣想的?”
聽到問話,魯肅歎了一口氣,“溫侯,公瑾說的對,沒有強兵保護,確實有些不妥。”
呂布點了點頭,“二位先生說的沒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當大家有糧食的時候,沒人去解決這些即將餓死的難民,而是瘋狂的擴張自己的實力。”
說到這裏,呂布目光灼灼的看著魯肅,緩緩說道,“但是在他們瘋狂的擴張實力的時候,卻從來沒有想過,天下有無數的難民,已經奄奄一息,說不定第二天就會倒在路上,永遠也站不起來了。
這些人隻要有一口粥,就可以活下去,但是卻偏偏沒有人去給他們這一口粥。
子敬先生,當年黃巾軍起義,響應者上百萬之多,難道你認為他們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
魯肅想起那些難民,歎了一口氣,“當然不是。”
呂布點了點頭,“子敬先生,你說的對,他們其中有壞人,但是更多的人,卻是本侯剛才所說的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的難民。
如果有人給他們一口粥喝,他們不會走上這一步,子敬先生,你說對不對呢?”
聽聞此言,魯肅默然不語,良久後,苦笑著說道,“話雖如此,但是想要給他們一口粥喝,又談何容易?”
呂布搖了搖頭,“子敬先生,本侯就是想做這個給他們一口粥喝的人,讓他們有一個能活下去的機會。”
魯肅聽到這裏,也不由對呂布肅然起敬,拱手說道,“真想不到溫侯竟然會如此,真是讓人佩服,在下自歎不如也!”
周瑜皺眉看著呂布,緩緩問道,“溫侯,你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就如剛才所說,冀州袁紹絕對不會任由你在此發展,隻要幽州戰事平定,到時候肯定會派兵前來攻打,到那時候,又該如何應對?”
周瑜雖然也佩服呂布此舉,但是他深知此事絕不長久,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保護這些百姓,這裏的一切隻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呂布轉過頭看著周瑜那張俊美的臉頰,微微一笑,緩緩問道,“公瑾先生,你認為如果有人前來攻打,這裏真的毫無反擊之力嗎?”
聽聞此言,周瑜嘴角泛起一絲冷笑,“果然如此,溫侯還是招募了很多兵馬,對不對?”
呂布搖了搖頭,“公瑾先生,如果你是這些難民中的一員,有人想要奪走你現在的一切,你會答應嗎?”
說到這裏,呂布突然大笑起來,“十萬難民,十萬兵,有誰敢來攻打這裏,奪走他們的一切,就要麵對這十萬難民的怒火,不知道這天下有多少人能承受住這股怒火呢?”
聽聞此言,周瑜心中也不由吃了一驚,但是卻依然不服氣,“就算有十萬難民,但也不過是普通的百姓而已,難道還真能當十萬兵不成?”
呂布點了點頭,“公瑾先生說的對,所以,本侯想要給難民分發一部分武器,讓他們在閑暇的時候訓練,等到有敵人前來攻打的時候,自然可以上陣殺敵。”
周瑜搖了搖頭,“溫侯,如果發下去兵器,難道你不怕他們造反嗎?”
說到這裏,周瑜語氣頓了頓,但緊接著,也不等呂布回答自己的話,便繼續說道。
“溫侯,你可別忘了,黃巾賊可是剛剛消滅沒多久,還有很多的黃巾軍餘孽遍布在各地。
而且有這些難民之中,我可以肯定,也一定會有黃巾軍餘孽隱藏在其中,如果他們有了武器以後,會發生什麽事情,溫侯想必比在下更清楚吧?”
一旁的魯肅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是啊,這些難民之中,肯定有打算的黃巾軍餘孽,一旦百姓受到他們的挑唆,後果不堪設想。”
呂布搖了搖頭,“公瑾先生,剛才我們已經說過了,黃巾軍起義,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響應,就是因為沒有人給他們一口粥喝,寧願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餓死,他們無奈之下,才奮起抗爭。”
說到這裏,呂布的語氣頓了頓,隨即又說道,“可是,現在大家在這裏都能安居樂業,人人不但能吃飽飯,還有錢花,難道他們造反以後,會過的比現在好嗎?
也許在這裏會有一些心懷不軌之人,但是數量不會很多,就算他們想要鬧事,恐怕不用本侯出手,就會被周圍的百姓滅掉。”
說到這裏,呂布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這些難民已經經曆過生死,他們應該比我們更知道現在安穩的生活是何等的可貴,如果是去這裏,恐怕他們再也沒有活路了。
所以,本侯認為,發下一部分兵器,絕對不會出任何意外。”
多少次曆史上的起義,都是因為吃不飽飯,甚至連樹皮都已經吃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隻有造反,才能有一條活路。
可以說,隻要有一點辦法,哪怕是一年餓上半年,大多數的百姓也不會走上這一步。
而且,在這裏他們生活的甚至比以前在家鄉還要好,為什麽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