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2章 勤王令
楊宇接到所謂的勤王令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零↑九△小↓說△網】
楊宇把公文看了又看,對信使問了又問,才終於明白,順正皇帝是真的被困在橋頭寨了,圍困他的突厥兵達到了八萬人,所以召中都以北各地兵馬前去救駕。
其實楊宇不知道,他能收到前去救駕的命令,也就是所謂的勤王令,完全是個偶然的錯誤造成的。其實這道命令應該送往的地方是涼城,在大梁正西,那裡駐紮著一支軍隊用於震懾西邊各個小國。負責送信的信使在兵荒馬亂中聽成了陽城,出了橋頭寨后往東一路狂奔,把命令送到了楊宇手上。
由於這是一道發往多地的命令,公文抬頭並看不出具體是發給誰的,楊宇看了命令也不知道信使弄錯了。不過後來歷史學家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都將這個錯誤稱為一個偉大的錯誤,一個拯救了大梁的錯誤。
歷史的構成中,絕對少不了偶然的因素!
楊宇確信這不是一個玩笑后,命人將狂奔了幾天的信使帶下去休息,然後召集所有人商量出兵的事。楊宇沒考慮過不出兵,首先,他不知道命令送錯了地方,其次,就算知道了,他也仍然會出兵,因為楊宇雖然不喜歡順正,但在這種大梁的危急存亡時刻,必然會選擇大義,何況穿越而來的楊宇,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正所謂國破家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零↑九△小↓說△網】
經過商量以後,決定只留留張君海鎮守遼州,楊宇和密峰、七寶、大牛、王達征、白青松,帶領陽城全部兵力一萬人趕赴橋頭寨。密峰擔心陽城的安危,楊宇道:「無妨,君海可混的和各個部落都透熟,再說可以讓七寶哥給羅大當家送個口信,請他照應著些。」
白青松有些奇怪:「大人,上次打契丹,您旦夕之間就召集了那麼多人,為什麼這次只帶咱們陽城自己的人?」
楊宇道:「這次不同於上次,上次對各部落來說是保衛自己的利益,至於這次,呵呵,估計大梁皇帝是誰他們都不知道呢。」
白青松才恍然大悟,大牛又問:「不叫拓跋洪偉一塊兒嗎?」
楊宇神秘一笑:「你們即刻著手準備,準備好立刻出發,大牛跟我去拓跋老兄那兒一趟,我安排好他去追你們。」
安排完一切,楊宇和朵蘭、兒子告別,朵蘭草原兒女,倒不似中原女子哭哭啼啼,只道:「一切小心,我和兒子等你回來。【零↑九△小↓說△網】」楊宇點點頭,笑道:「真有危險,我就找我大舅哥,看誰還敢動我。」吻了吻母子二人,和大牛往西而去。
拓跋洪偉聽說楊宇到了,又驚又喜,趕緊迎了出來。拓跋洪偉在陽城的支持下,不僅在當初兩個人見面的地方立住了腳,而且時至今日,隊伍已經發展到接近三千人,所以,拓跋洪偉對楊宇心存感激,尊敬有加。
不過儘管如此,拓跋洪偉在得知了楊宇的來意后還是顯得非常為難,:「大人,不是小人不聽你的,可是深入漠北,襲擊突厥後方,就憑我們這點人能行嗎?」
楊宇胸有成竹地說道:「你放心,據我所知,阿史那都汗這次南下,帶走了所有狼騎和部落成年男子,他們的後方只有婦女和孩子。而且我不用你們攻佔哪裡,只需要你們破壞,不停的搞破壞,吃光他們的牛羊,燒光他們的帳篷,像蝗蟲一樣,所過之處只給他們留下焦土一片!」
「你們熟悉草原的情況,知道各部落的分佈,適應草原的環境,完成這個任務並不難,還可以將突厥給你們的屈辱,加倍奉還!」
拓跋洪偉看上去輕鬆了一些,但還是沒有鬆口,楊宇知道自己這樣安排,柔然一族確實需要冒很大的風險,稍有不慎,也許就會全軍覆沒,於是再加一道猛料:「拓跋兄,這次行動你不妨儘可能多的收集你的族人,等行動結束后,我將助你復國,讓柔然族重新崛起,再現往日的榮光!」
拓跋洪偉失聲叫了出來:「大人,您這話當真?」
楊宇舉起右手,鄭重的說道:「長生天在上,我,楊宇,鄭重發誓,此次行動之後,無論皇帝陛下是否被順利救出,我都助你復國!」
拓跋洪偉有些失措:「大人,您不用發誓,我又不是不相信你!」
楊宇笑道:「那拓跋老兄是答應了?」
拓跋洪偉一咬牙:「沒有大人,我早就死在柳官驛了,沒有大人,也沒有柔然族的今天。我聽大人的,我干!」
楊宇心中鬆了一口氣,囑咐道:「拓跋兄此去務必小心,如果真的事不可為……以保全你們部族為原則,撤退就是。」
拓跋洪偉感動地道:「大人,如果漢人都像你似的,對我們一視同仁就好了!」
楊宇才意識到,自己能在遼州站住腳,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己來自一個多民族融合的時空,對其他部族根本沒有任何看不起,或者歧視,都是平等誠懇的對待他們。
楊宇告別拓跋洪偉,追上大軍,進入子歸關,入關的時候,他們受到了沐海濱等子歸關將士的高度禮遇。子歸關是東北門戶,不容有失,此次調兵並沒有這裡。所以子歸關的將士只能通過對陽城軍的支持和幫助,來表達對前線的關心和憂慮。
進入子歸關,楊宇加快了行進速度,他實在不知道,梁軍依靠橋頭寨的低矮城牆,能不能頂住突厥人的進攻。
事實上,梁軍也馬上就要頂不住了,城牆低矮還好說,眾將士都知道一旦城破,大家都是死路一條,所以防守起來格外拚命。要命的是,糧草眼看就要耗盡了。梁軍只準備五天就出發了,糧草本來就不多,在倉皇失措中又丟失了一部分,橋頭寨是小城,儲備的糧食很快就被耗盡了。
有幾路兵馬已經奉命而來,卻被突厥一一擊破,順正眼看被救無望,剛好阿史那都汗派人和談來了,並且為了表示誠意命突厥兵撤退。已經幾近崩潰的郭華建議立即趁機逃跑,曹迎純力勸未果,順正下令出橋頭寨撤退。
是日,大軍出城后不久,突然出現大批突厥兵,對士氣全無的梁軍展開屠殺,梁軍全線奔潰,各自逃命,漫山遍野都是突厥兵在追殺梁兵。
也就是這一天,楊宇帶領陽城軍,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