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3章 南征
順正元年,四月初一,中都再次高築點將台,誓師南征。??
不過這一次,楊宇不在台上,而是作為觀禮的官員在台下。
楊宇動自己所有能動的勢力,反對南征,然而自己在朝中還是時日太短,肯和自己一起反對的,多是中低級官員,缺少有一定份量的官員。
本身自己就反對南征的官員也有,可只有少數,楊宇才現,大梁百官對平滅楚國幾乎都有種狂熱的執著,畢竟,滅了楚國,其餘小國都不在話下,天下將結束三百的分裂,再次實際統一,名垂青史,不論是對皇帝,還是對群臣,都有著莫的吸引力。
開始還有不少官員和楊宇一樣,認為南征太倉促了,可通過種種途徑知道楚國有內應后,好多官員轉而支持南征了,這讓楊宇更加無奈。於是楊宇反對的結果,除了把皇上、郭華、王尚書等人得罪了個遍以外,最終沒有能阻止南征。
對於這次點將,楊宇簡直想罵娘,要打也就算了,可你既然有內應,應該突奇兵啊,這麼大張其鼓的點將,生怕楚國不知道是吧!?
可人家郭華一句話就打掉了這類異議——出兵不點將,於禮不合!
還是那一套程序,只是更盛大了,順正皇帝著了最隆重的金色龍袍,出動了全副儀仗,親登點將台,宣布曹迎純大將軍為南征大元帥,總領三路兵馬共五十萬人,厲叔勤為監軍。楊宇還以為郭華會任監軍呢,結果是一直相對低調的厲叔勤,這讓楊宇多少有些意外。
授虎符、印信,順正親自為三軍勉勵鼓氣,說是三軍,大軍早已經向南集結了,在點將台的只是選的些樣子貨而已。儀式結束,曹大將軍立即帥部南行。
百官分列,眾將依次穿行而過,韓文猛經過時,楊宇忍不住抱了抱他,拍著他寬厚的肩膀說了聲:「珍重!」
看著眾將一個個鎧明甲亮,意氣風,雖然之前一直反對,可楊宇此時也暗暗祈禱此次南征順利,自己還能再見到這些年輕爽朗的面容。
隊伍終於行遠,儀式結束,百官開始散場,楊宇伴著紀永往外走,好巧不巧遇到郭華,身後跟著何三進。
何三進當時被楊宇矇騙,對楊宇自稱門下,在於家的案子上起了大作用。可之後在南征這件事上,王輕侯和楊宇立場完全不同,針鋒相對,何三進雖然鬧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敏銳地現,楊宇似乎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得勢,於是立即改拜在郭華門下,何三進為人不知廉恥為何物,反覆拍馬、投其所好,又在南征這件事上拚命搖旗吶喊,還真被郭華接納了。
楊宇避無可避,只好見了禮,雖然論品序自己還比他高,可人家真真是天子近臣,有權傾朝野的趨勢,楊宇還得小心翼翼的。
郭華勉強還了一禮,冷聲道:「二位大人好。楊大人,下官有個不情之請,待眾將士凱旋之日,可否請楊大人一起喝個酒?」
楊宇苦笑不已,這個郭華氣量可真不大,這是想著南征成功后,當面讓自己服個軟認個錯呢,政見不同而已,至於嗎?只能應道:「自當為眾將士祝酒。」
分開后,紀永不免吹鬍子瞪眼,憤憤道:「黃口小兒,一朝得志便不知天高地厚!」
楊宇知道背後有很多人這麼評價郭華,但還是勸道:「紀老息怒息怒,如果真的南征成功,那可是天大的喜事,我認個錯還當得什麼。」
紀永平息了下嘆道:「要是都像你這樣就好了。老夫對不起你啊,當日聽先帝說把你調來國子監,我心中很不以為然,想著你這麼個行武出身的,來我這兒算什麼事?聽說你還是個惹事精,糊弄著把你派到觀文殿。可沒想到你乾的有聲有色,現在高升了也沒忘了我這個不中用的老頭子,不像有些人,翅膀沒硬呢,鼻孔就衝天了。」
楊宇笑道:「別介,我可喜歡觀文殿了,你可給我留著,回頭我混不下去了,還去那兒。」
兩人說笑一陣散了,倒不是楊宇真是心如止水,只是自己也不是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在南征這件事上,已經盡了力,既然沒有能阻擋,那就順其自然,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再說了,楊宇眼下還有一樁大事呢,自己還朵蘭的婚期,終於近了。
當初好不容易找了清虛子,結果清虛子一查兩人生辰八字,只給提前了一個月,非說確實沒有兩人能用的日子。眼下是四月,還有兩上月,六月初六,是婚期。
接下來的日子,楊宇在平靜中期盼著。收書的事已經步入正軌,而且有文永廣和月關,自己已經不用太操心,楊宇和朵蘭一心撲在婚事的準備上。
不準備不知道,一準備嚇一跳。原來楊宇覺得自己那個時空結婚就夠麻煩的了,和這兒一比可太小兒科了。
光婚禮前,就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等,楊宇是頭暈眼又花。好在老管家李伯倒是熟知,楊宇立即把他封為總指揮,宣布所有人,包括自己也聽李伯指揮,這才感覺輕鬆了。
日子越靠越近,南征的消息不斷傳來,楊宇沒有刻意打聽,可也知道形勢不容樂觀。兵部、戶部官員人人臉色沉重嚴肅,天天忙進忙出,順正皇帝上朝臉色一天比一天差,郭華也沒了當時的心氣,不復驕傲的小公雞的樣子。
楊宇知道渡河計劃失敗了。南征軍屯紮天水河北岸后,很快與那兩名投誠的楚將取得聯繫,並約定了過河時間。當夜,那兩名楚將偷偷把哨兵指揮開,以便南征軍渡河。
曹大將軍親自率部,黑衣黑船,悄聲渡河。可惜江闊岸長,林曉沖為人謹慎,見梁軍南來,早安排了無數明哨暗探,有許多那兩名降將根本不知道,結果大軍剛下河就被現了。
那林曉沖真不愧楚國名將,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竟然沒有選擇立即阻擊,面是下定決心,放梁軍過河,等上岸后,再行攻擊。
梁軍不知道已經被現,還暗自慶幸一切順利,結果等先鋒部隊三萬多人上了岸,楚軍伏兵盡出,與此同時,投石車、車弩、弓箭齊齊招呼梁軍船隻,又使輕舟小船載了易燃之物撞擊梁軍大船。
一時之間,殺聲四起,火光衝天,天水河南岸,成了人間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