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學霸來也> 第二十二章 心中意難平

第二十二章 心中意難平

  張雷公帶的這一群黃巾兵,號稱精銳,其實也不過就是農民裡面挑出來的強壯者,比旁人多了幾件裝備,多受了幾天的訓練而已。


  骨子裡,還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而且這個時候的農民,和後世沒法比,壓根就沒有受教育程度這一說,幾乎個個都是文盲。


  真正的黃巾精銳,是數年後經歷過無數浴血廝殺而百戰餘生留下來的那群人,他們有血性,有經驗,有訓練,有紀律,當真打得各路諸侯狼狽不堪。


  此時的黃巾精銳們,按照張雷公的吩咐,刻意和這張忘這一百餘人的隊伍套近乎,打探消息。


  張忘收的這些家僕和他們的家眷不明真相,真把黃巾兵當成了官兵,便將自己等人的來歷和張忘楊修等人的故事一一講述給這些人聽,講述的時候都是一臉的得意和驕傲。


  這些黃巾兵在確定了這群人的真實身份后,心中鬆了一口氣,也一個個的都有些傻眼。


  我的個天,一個人幹活,全家人受益,連吃奶的娃娃都有月錢三千,這這這,這上哪說理去?自己等人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造反,每天也不過就是兩頓飽飯罷了。


  人和人之間,差距咋那麼大呢?

  張雷公的胞弟張鬃,是被張雷公特意安排進來的黃巾小頭目,負責率領這些一百名黃巾兵,聽了奴僕們的話,也是心中意難平。


  要是老百姓都有這種好日子過,誰他娘的要是願意造反,誰就是狗娘養的。


  黃巾兵幾乎都來自於底層百姓,而這個時候的百姓,大多是沒什麼像樣的名字的,平日里你喊我棒槌,我喊你狗蛋的,也就算了,既然舉事要奪天下了,當然要給自己起個響亮的名字。


  然而這就吃了沒文化的苦,於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黃巾賊們,就都有了一個可笑的名字,比如騎白馬的叫張白騎,腿腳利索的叫褚飛燕,鬍子長的叫左髭丈八,嗓門大的叫張雷公,大眼珠子的叫大目,不一而足。


  張鬃就是因為一臉硬胡茬跟豬鬃一樣硬,給自己起名叫張鬃,原名其實叫張大驢,名字可意會不可言傳,透著一股猥瑣下流勁。


  知道了楊修果然是當朝太尉的嫡孫,張鬃和手下黃巾兵的態度瞬間便恭謹起來,因為按照張雷公的吩咐,大家是要打入太尉府內部做內應的,不把這小公子伺候好了,怎麼可能有機會進入太尉府?

  當然了,把楊修伺候好了太尉府也不會要他們,張忘只是利用他們的無知,給他們畫了一張大餅罷了。


  張忘強行跟那張雷公騙這麼一群人過來,就是為了拿他們當苦力使喚,若是能分化策反他們,培養一批內應,那就更好不過了。


  所以他對張鬃處處透著客氣,二話沒說將楊修脖子上的玉墜揪下來,塞到了張鬃手裡。


  張鬃一輩子都沒摸過玉,此時擁有了自己的美玉,還是太尉嫡孫脖子上揪下來的,頓時感激的涕淚交零。尤其楊修那幽怨的眼神時時在提醒他,這塊美玉絕對價值千金。


  在向奴僕們打聽清楚張忘這一行人的身份后,他在心內深處,對張忘有無限崇拜。


  一個太平教大方首領的弟子,打著落難的幌子獨自跑去華陰縣,和華陰百姓鬥智斗勇,最終獲得華陰楊氏的承認,成功打入了敵人內部,這是何等的智勇雙全?太平教若是多幾個這樣的人才,何愁大事不定?


  「張鬃兄弟,不是我說你,你瞅瞅你穿得這是啥?配得上你小頭目的身份嗎?回頭到了洛陽城,我要是不給你買一身蜀錦做的華麗袍子換上,你過來抽我的臉,啪啪的抽,別留情。」


  「小郎君,千萬別這麼說。你是馬師的弟子,比俺胞兄張雷公的地位還高,只有俺伺候你的份,哪有讓你反過來為俺破費的道理?」


  「怎麼個意思,跟我見外,還是看不起我?」


  張忘佯作惱怒:「你問問我的家僕和丫鬟,我給他們什麼待遇。他們只是下人,我都對他們這麼好,你們可是自己兄弟,我要是對你們差了,那還是人嗎?告訴你吧,馬師來洛陽之前,洛陽就是我說了算。我是要大展拳腳的,只要你們跟著我好好乾,吃香的,喝辣的,不在話下。」


  「那敢情好,我張鬃以後就全聽小郎君的。」張鬃拿人家手軟,又被許諾了大餅,激動地砰砰砰直拍胸膛。


  張忘哈哈大笑,和他勾肩搭背,親熱無比。


  楊修和王越見張忘以精湛的演技騙過了張雷公,又在短時間內收服了盜賊小頭目的心,一個個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這真是個心機小子啊,以後還是少惹他為妙,萬一哪天被他賣了還替他數錢,那可真是有苦說不出。


  趁著張鬃帶人去左右巡邏的功夫,張忘叫楊修親筆寫了一封書信,派一個精兵送往太尉府。


  他的小聰明蒙蒙這些黃巾賊也就算了,想矇騙太尉那種成精的老賊,幾乎無可能。


  更關鍵的是,張忘不想讓這一百名黃巾兵一到洛陽城就被抓起來,那樣的話自己被黃巾兵恨上事小,丟了一群免費壯勞力事大。


  若是能提前將****義做掉,坐實了自己馬師弟子的身份,自己在朝廷和黃巾之間左右逢源,玩一手無間道,就有大把的好處可撈了。


  就在張忘動著壞心眼的時候,隊伍已經來到了洛陽北邙。


  北邙在洛陽東北五十里處,起伏的山勢,恰如龍騰虎躍,是天造地設的一方福地,是蔭及子孫萬代的安息之地,所以古人云:「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歷代帝王葬在北邙山的不知凡幾,當然了,他們的墓地也不知道被盜賊墓翻來覆去的踩過幾遍。


  張忘亦看重北邙這地方,卻與盜墓無關。誰死了也不願意被人偷墳掘墓,屍骨亂丟。盜墓這種事,無論打著什麼樣正義的旗號,都掩蓋不了謀利的本質。


  北邙海拔二百五十米,黃土深厚,在一百米到兩百米之間。


  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這裡出產的高嶺土質量極優,是唐三彩和其他陶瓷的主要產地。古時候長安和洛陽製造唐三彩和其它陶瓷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取自北邙。


  入寶山卻空手而歸,不符合張忘的性格。


  他停下了隊伍,命令所有人去砍伐柳枝、藤條和樹木,大肆製作扁擔和籮筐。自己則帶著楊修、王越和張鬃等人,四下里尋找高嶺土土源。


  等到確定了幾處優質高嶺土的土源之後,張忘派張鬃去把黃巾兵全都叫到了山中。


  「我張忘行走江湖,人送綽號『義薄雲天真漢子,鐵膽柔情好男兒』,從來不做讓自己兄弟吃虧的事。兄弟們跟我一路,勞苦功高,今日就送兄弟們一份大禮。這些白色黏土,一人挑一擔,跟我回洛陽,回頭一人三百文的賞,給大家買酒買肉吃。」


  黃巾兵早就眼紅張忘家僕們的待遇了,一聽挑一扁擔土回洛陽,就能換三百文錢,頓時間就是一陣歡呼。要知道,三百文錢,足足可以買二十斤豬肉。


  那些還沒有做好扁擔和籮筐的,趕緊四下里砍伐樹枝藤條去了。那些已經做好了的,趕緊下力氣往筐里裝土,這哪裡是土啊,這分明是錢。


  看著王越等人一臉不解的樣子,張忘也不解釋,人總要保持一點神秘感,才能讓人對你有所敬畏。


  他繼續在山裡尋找銅、鈷、錳等可以給陶瓷上釉色的礦石,樂此不彼。


  在洛陽立足的第一桶金,就從陶瓷開始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