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9章 神格劃分
四大古國聯盟,把華系諸神群仙一網兜盡。
如今坐在九玄大殿上的這幾位,將決定華系諸神的新神格座次排名,而且這不是純粹實力的排名,不管在哪個世界都免不了人情世故及裙帶關係,誰也有個親近或疏離,不會一視同仁!
盤、鴻、伏羲、媧姐,他們四個肯定是最強話事者。
但是如今的形勢略有不同,玄牝已經成長到了與他們平坐論道的高度,還要加上一個更具無窮潛力的御府王。
最重要的是,方堃和玄牝是『主人』。
刑天和蚩尤雖也成長到了極致,達仍未達到『盈滿』,差了那麼半步,所以他們只能敬陪末座,發言權就輕了幾分。
艾瑞芙和伊卡迦連坐的資格也沒有,這裡不光講身位,還要看你的實力,她們連道皇都不是,能入殿也是沾了方堃的光。
殿中一共十位,參與決策的是八位,沒有艾瑞芙伊卡迦。
主位上是方堃和玄牝,左首是盤和鴻,右首是伏羲媧姐,刑天蚩尤在末位,艾瑞芙和伊卡迦站在方堃的身後。
鴻直接開口,「盟議之事你們談,我不插言!」
「嗯,跟我也沒關係!」
盤也表了態。
但是他們這種態度,會影響到聯盟的實效,伏羲媧姐微蹙眉峰,顯然是清楚這二位若不參言,盟議就達不到最佳效果。
伏羲媧姐他們就朝方堃望了過來,知道方堃玄牝兩個人還是這御府王的意見更重要,搞不清狀況的才會認為方堃是御奴。
方堃和玄牝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就笑道:「不如這樣,盤鴻二尊各薦兩位代表,入殿參與盟議,如此可好?」
他們倆身位太超然,不屑參與這事,已是無為妙境,但眼下形勢不能『無為』,必須得有為,才能結出盟議之碩果。
盤朝方堃頜首,露出一付孺子可教的滿意神色,「就讓玉帝和大日代表我吧。」
鴻也開口道:「那就元始和靈寶吧。」
這麼一來,盤和鴻也就等於介入了聯盟,那些信奉他們的追隨者能打他們的旗號出來搶搶地盤,爭爭位置。
盟議的效果就是在爭搶中體現出來的,不爭不搶說明你這個東西搞的沒人看好,有爭有搶才說明大家的『重視』態度。
方堃微微側首,「艾瑞芙,去請四位入殿!」
---
大殿外一眾人等都眼巴巴望著殿內呢。
稍有動靜,就能吸引他們的目光,看見金髮天使裔美人兒出來,在階前環視,就知道有重要的東西的傳達了。
下一刻,廣場上千百諸神群仙都寂靜下來。
艾瑞芙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玉帝、大日、元始、靈寶,有請四位入殿議事!」
哇,這可是了不得的一個風向。
玉帝這一世混得好不凄慘,居然還有人記著他?
那一定是盤大爺了吧?
而大日如來和玉帝關係不錯,大約也是盤大爺指定的。
元始和靈寶不用說,代表『道』,定然是鴻祖的提議,他們才有了入殿的資格,不然以他們的實力,比刑天蚩尤都差點,只能說這一世混的不好,和玉帝一樣,往世消耗的氣運太多了。
但就此時來看,往世的人脈還是有用的啊,有盤和鴻的保薦抬舉,他們也就有了參言大事的資格了,無疑就是盤與鴻的代言人吧,這一下,許多的目光望著他們又熱切起來。
玉帝、大日雙雙拔胸仰頭,往世風光似又回來了呢。
元始和靈寶也正容肅色,拿出了天尊的氣勢。
昔世那些他們的追隨者都興奮起來。
和鎮元站在一起的老倌兒撇了撇嘴,他是三清之末,存在感一向最低,《封史》中更他什麼事,突出的是元始的闡教,而偽三清之一的『通天』只能說是『靈寶天尊』的影子,但他也只存在於《封史》之中,正大道典里沒有『通天教主』的記載,所以他不可能代表三清第二尊『靈寶』的位置。
---
方堃乍聽『靈寶』,想到了造化天廷的靈寶道王,不知二者之間是否有聯繫?此靈寶與彼靈寶,會不會是同一個人啊?
不過,話說回來,造化天的靈寶道王對方堃的威脅談不上了,以他現在的修為,靈寶即便修成道皇也要看他臉色呢。
不在一個層次上了,論戰都欠奉資格。
而就這四位一入殿,方堃目光掃過,對他們的修為境界就一目了然,這一世真混的不怎麼樣,居然都是八階道皇境,沒有一個九階道祖,比起『五帝』的轉世之身都差遠了。
奈何,人這幾位是盤大爺鴻大爺點名的代表,自當別論。
參與盟議,重的是資歷,不是戰勇之力,不然斗戰潑猴也能進來站個場,但那是個瞎折騰的主兒,談正事遠輪不到他。
玉帝和大日的資歷是足夠的,往世神格排位也是杠杠的,三清的元始和靈寶也不用說,不在大日之下,若是潑猴的師尊菩提在這的話,也能坐一個位置,絕對與三清齊名的存在。
不過菩提十分低調,和老倌兒的不務正業也有得一拼,所以這兩位的存在感甚低,菩提還沒老倌兒名頭響呢。
---
又添了四座,但真正發言的還是十個,至強的盤和鴻不會參言,至弱的艾和伊是沒資格發言,他們四位就是旁聽。
所有參言者中,伏羲無疑是資歷最牛的,與他平座的是其妹媧娘,無論是往世神格,還是今世實力,他們都是超一線的。
伏羲首先開言,「四大古國聯盟一事,今日正議,主旨就是消除一切條條框框和壘壁界限,精誠團結,共攘盛舉!」
有了這個主旨,就可以開議了。
媧娘第二個發言,「擬立華神盟廷,定位神格資歷,暫分為五個神格層次,最高層為『天帝』,第二層為『天尊』,第三層為『天君』,第四層為『真君』,第五層為『仙君』。」
「可!」
方堃表態。
「善!」
玄牝表態,愛郎都同意了,她當然沒反對的可能。
「附議!」
元始、靈寶一齊支持。
「贊承!」
玉帝大日也表了態。
「同意。」
刑天蚩尤也得跟著大勢走了。
不過,玉帝這時又道:「這五階神格似乎是高位的啊,中層的是不是也設層次等級?畢竟三六九等,不能一概而論嘛!」
「是啊,諸神群仙實力資歷各有不同,當細緻劃分!」
大日立即出聲支持玉帝的發言。
媧娘便道:「高階更多的是最高神格的象徵意義,實排的話還是要從中階神格為主,比如中檔首階,我認為要對應金仙之王這樣的高度,也就是說這是僅次於『天尊』的存在,與高端第三階的『天君』神格差不多,只不過象徵意義不同,天君的威望更高一些,但金仙之王更務實一些,換個說法,高端五階是榮銜,中檔五職是實職,又如,中檔第二階我覺得對應『大羅金仙』這個層次,而它又和高端第四階的『真君』神格差不多,只是真君擁有更高威望,也是榮銜榮耀,而大羅金仙卻要更務實,要掌實權實職,總之,高檔五階之神格尊稱的象徵意義更大,站在更高的層次統疇全局,中檔五階是實際執行者,照這個思路來。」
媧娘眼界高,資歷雄,她定的神格五階幾乎是各階的頭頭們才能坐的,不止獨擋一面,更要獨撐大局,差點的都評不上。
元始和靈寶也微微頜首,表示了贊同這個提法。
媧娘望了一眼愛郎方堃,見他含笑不語,就知他不反對,便對玉帝道:「玉帝,你不妨照我這個思路往下講嘛。」
她這一句話,也就把自己的提法定位成了大框框。
玉帝雖然鬱悶,但也不能違逆媧娘定下的框框,「帝尊君都是高端神格榮銜了,那中階神格就迴避這些吧,循媧娘法旨,中端首階就定為『天王』,對應金仙之王;二階『仙王』,對應大羅金仙;三階為『真王』,對應真仙之王吧,四階為『域王』,對應地仙之王;域字可理解為『地域』,山川地界上等,諸如泰山王、泯江王之類的都算地域王,末階就賜『真仙』神格。」
「玉帝的建議很好,對應的也很準確,附合媧娘法旨。」
「不錯,我看可以。」
「甚好。」
「善!」
大家很容易就通過了玉帝的提法,實際是媧娘的思路。
此時,媧娘轉望元始靈寶,「二位提個下階的神格劃分?」
靈寶朝元始呶呶嘴,「我師兄來提吧。」
他也是比較低調的個性。
元始也沒推讓,他是三清之首嘛,便道:「好,我說說,下階好說,不存在神不神格了,『神將』為首階,次階『天將』,三階『仙將』,四階『散仙』,末階就是『天兵』吧。」
果然簡單,以『兵』收尾,也就沒有更下層的了。
這時,蚩尤道:「等一下,妖魔一族怎麼劃分啊?」
大日一笑,「妖也好,魔也罷,修的也是道,自然歸入所列神格階位之中,資歷實力達到什麼階就入什麼階嘛。」
蚩尤一琢磨,也是這麼個事,就點了點頭,還能再定個魔階妖階之類的?又不是要建魔廷妖廷這樣的勢力,算了。
玄牝最後總結了一句,「既然是神格階位,半神半仙的就不說了,該怎麼個身份還是怎麼個身份吧,三階十五級神格標準有了,下面就是組建殿司了,這是大事,伏尊先談談?」
對於伏羲還是要尊敬的,這一位神格超然,盤和鴻不參言,那他就是最高威望的一尊了,媧娘雖擁有宏巨影響力,但終歸是伏羲妹妹,不敢僭越乃兄,所以就要遜色半分了。
伏羲也不謙讓,「我們的盟廷以戰為主,以政以資為輔,首立『神戰武府』,主一切對外戰事,次立『仙政文府』,協理一切廷政諸務,一武一文,可為盟廷兩府,諸殿眾司,可於兩府之下陳設開列,你們議一議。」
牛人一般只定大框,武戰文政兩府已立,其它你們弄吧。
大家的目光又望向了媧娘,除了伏羲就是她了唄。
媧娘開口道:「戰武兵事還是玄牝聖母最具權威,她傳世的《兵策》眾所周事,神戰武府的規制就讓玄牝談談吧。」
到底是一家人了,媧娘肯定先推自己姊妹上位的,盟廷就兩府,以戰為主,當然要把持這主要機構了,所以一發言就表達了支持玄牝坐『神戰武府』的態度,更拿《兵策》說事。
九天玄牝的『兵策』確實是傳世的戰經寶典,她是戰略高度上的女戰神,和純粹的個人戰力稱著的『戰神』不同。
實際上這次盟議的基礎就建立在玄牝和她御府王這裡,他們若不能佔據一個主導位置,那是說不過去的。
就是最強古帝伏羲也不會反對這介提法,盤鴻也一樣。
玉帝元始他們縱然不服,也得捏著鼻子認帳。
所以媧娘一開口,大家沒有反對的。
玄牝也沒準備推辭謙讓,她是當仁不讓的態度,「好,我來談談神戰武府的殿司設立,諸殿司皆以武為主,設四武殿:『天武殿』『真武殿』『龍武殿』『玄武殿』;再設八武司:『雄武司』『奮武司』『振武司』『勇武司』『英武司』『宏武司』『元武司』『威武司』;由四殿八司統疇一切戰事。」
這是個能裝下好多實力的大機構,讓玉帝元始他們變色,這還不把四大古國的『戰將』一網兜盡啊?而『仙政文府』基本上就成了一個空殼子,伏羲一開始就定了調子,以戰這主的。
「諸位,有什麼意見啊?」
主持會議的媧娘環視眾人問道。
這個能有什麼意見?你們設一個殿也是收那麼多人,設一百個殿也是收那麼多人,區別不大吧?機構設置多少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是搶『人』,這才是大資源。
不過,一個蘿蔔一個坑,四殿八司十二個坑,就要放十二個獨擋一面的角色,放的人得當,他們就會動用各自己的人脈關係組建各自的班底,舞台給你們搭好了,怎麼唱自己看著辦。
戲唱不好的,革職下台,就這麼簡單。
好吧,在這沒得可爭,到時候搶人就是了唄。
「同意,」
「附議。」
「贊承!」
眾人沒一個異議的。
媧娘點點頭,「武府框架搭設好了,下面議議文府這邊,看是以誰為主來統疇大事,各抒己見,都講講嘛!」
這麼一說,眾位都不好開口搶了,等著別人的推薦呢,媧娘你也是,剛才不是薦了武府頭子玄牝,文府你就不管了啊?
玉帝、大日、元始都把幽怨的小眼色拋給了媧娘。
媧娘一概無視,假裝沒看見。
至於刑天蚩尤這兩位,壓根不是有文採的,連幽怨也省了。
御府王坐那連話都沒講半句,媧娘就替他把大優勢攬了過去,可見拿下一個媧娘是多麼的重要啊,但媧娘是誰能輕易拉絡過去的?你奉承人家都不帶尿你的,那也得講資歷神格,達不到一定高度的,想在媧娘面前露個面說句話的資格都沒有。
這創世之母可不是誰想見就能見到的,做你的春秋大夢吧。
就憑這一點優勢,誰不得看御府王方堃的臉色啊?人家給媧娘吹吹枕邊風,你不敢想的事人家就很輕鬆的辦了。
總之,方堃現在的臉面還是建立在媧娘的威望上的,他就算很強,但在華系諸神群仙眼中太缺乏底蘊積累,半點人脈沒有,往世哪有神格?連個毛神土半仙都算不上。
這些人都是老眼光,你再牛他也不一定認可你,對他們來說,盤、鴻、伏羲及媧娘才是他們心目中的真正神祗。
方堃倒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有他的圈子,有他的基底,不是非要把這些人都收服了,這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得慢慢積累,得用事實來震懾他們,光賣嘴或靠媧娘的威望是不行的。
所以,從盟議開始,方堃幾乎沒發言,他知道自己說話沒風,說了別人也不當回事,何必送上臉去給他們『抽』呢?
方堃十分低調,只含笑坐著,倒是叫盤和鴻更高看他一眼,到底是有真實力的角色,人懶得參與攪和這種『小事』。
此時,玉帝望了大日、大日看了看元始、元始瞅了瞅玉帝,可以說『文府』這個位置會在他們三個中產生,尤其是玉帝和元始他們倆,大日的西方教這一世的力量沒多少,他的影響更大大的降低了,雖也有爭的心思,但自己也覺得不現實。
而玉帝看大日的意思就是,你又沒底子,你趕緊推薦我啊,還發什麼呆啊?你和元始對路?還準備推薦他是怎麼著?
這就是玉帝看大日的意思。
而大日看元始的意思是,我爭不過你,我也不推薦你,可讓我推薦玉帝,我又不甘心,要不你假裝謙讓一下,薦薦我?
原來『大日』是抱著這麼個僥倖的心理。
而元始秋玉帝的意思是『你和我爭啊?你那麼軟,當初給個猴子就把天宮鬧了個底兒朝天,最後還得請大日如來出手,這一世你混更慘一些,你的班底兒老倌兒都投御府王了,你還跟我爭個屁啊?趕緊的開口推薦我吧,別楞怔著耽擱時間了。』
然後元始又瞅了師弟靈寶一眼,你也開口吧,推薦我唄。
靈寶是與世無爭的個性,不想介入這些瑣碎事里去,他低垂眼帘,一付靜悟的模樣,假裝沒看見師兄的眼色。
從靈寶的這個心態來說,有點摸到了『無為至巔』的境界。
以三清的修為積累來說,觸摸至巔之境也是正常的。
這一世他們的修為不高,只是身修不夠,並不是他們的道悟境界不夠,若是到了混沌古廷之世,那形勢就又變了,現在是被無法之世的法則壓制的太厲害,弄得他們神不叫神了。
但是,這只是暫時的。
大牛還是大牛,小覷不得,變革一起,世道一變,可能一切又不同了,所以誰也不要太小覷誰,眼下的困境不是永久的。
元始的道境已經直追鴻祖了,這是絕對不能小覷的人物。
大日的野望和深沉,更是不能吊以輕心,他絕不比元始差,甚至還要勝出一線,只是眼下他沒辦法,還得繼續蜇伏。
要說文府的執掌權,最夠資格的是媧娘,但她做為御府王的人這一次得避避嫌,玄牝出掌了武府,文府就要讓出去。
伏羲的資格太老,他不可能坐文府之首,畢竟兩府還隸於盟廷之下,伏羲只坐盟廷的高位就足矣,巨細事各他不想插手。
再說方堃的御府那是私人性質的,但不妨礙他把御府的人塞到盟廷兩府之中去任職,所以能不能入御府,是搶兩府殿司主要位權的關鍵所在,這一點大家心裡有數,御府的兩大女主太牛,玄牝加媧娘,都是盟廷的大佬啊,話事影響杠杠的。
可以說方堃連面都不用出,指使倆『女帝』就把事全辦了。
媧娘不指薦文府掌權人,就是讓他們爭一爭,太和諧了不妥,制衡還是要有的,上位者都是這種心態和手段。
大日一看,指望元始腦殼一熱力薦自己的可能是沒有了,他就先開口道:「玉帝有執政的豐富經驗,可為文府之首!」
實際上,大日的薦言非常關鍵,靈寶不準備發言了,等於讓元始失了支持臂助,那話事影響最重的就是大日了,他推薦誰,誰就有可能出掌文府,並且會倚他為佐助。
在玉帝和元始之間選擇,大日肯定選玉帝的。
玉帝一聽大日的薦言,臉上就從容了許多,淡淡望著元始,那意思是,你也順水推舟吧,大日都發言了,你還撐什麼?
在他看來,失去大日的支持,元始不可能爭過自己。
然而在座——除了御府王三口子基本不會發言反對之外,還有兩個擁有發言權的,刑天和蚩尤,太忽略他們也不行啊。
擱在上一世,這兩位就是半神,也就地仙那個准位吧,但這一世他們的崛起也是耀眼無比的,而且上古系全面崛起,五帝各個都是道祖境,強熱的一塌糊塗啊。
可議盟時因為盤和鴻的出現,指定了他們的代言人,又把上古系的半神們的優勢給壓了下去,雖然他們的實力仍在。
結果蚩尤一開口就把大日給懟了回去。
「玉帝治政手段太軟,我看好元始!」
「我同意蚩魔的意見,元始有手段,有道境,有實力,闡教十二大仙可不是吃素的,個個都是獨擋一面的大能。」
刑天也表了態,還拿出元始座下十二大仙言事。
大日臉一黑,淡淡道:「十二仙也不知剩下幾位,早都菩薩正果了吧?讓我說,玉帝曾主持天廷三界十方總政,治政經驗可是最豐富的,我等『教主』還是經論道講經為主的嘛!」
他這個『我等教主』就把元始這個闡教教主也包括進去了,你不過是教主,談道講經還成,你主持什麼『政』務啊?
這話還真是有道理的。
元始也沒分辯,他自己不好出口,大日說的也沒錯,他要是搶了玉帝的事,那是他不務正業了,別人怎麼看啊?
算了,這回別爭了。
「不用再講了,大日之言有理,我等教主還是以道為主,政事是玉帝的擅長,我也支持玉帝出掌文府。」
他自己都這麼講了,蚩尤和刑天就沒再說什麼,這倆人壓根是表達一個不同的態度,刷刷存在感,倒不是真要爭搶什麼。
他們坐在這裡,總不能叫別人無視了啊。
「好,那就請玉帝規制一下文府殿司吧。」
媧娘開口等於敲定了玉帝文府之首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