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穿成科舉文男主的錦鯉妻> 第46章 同時做好兒子好相公的技巧

第46章 同時做好兒子好相公的技巧

  關鍵是,這門生意是青青提出來的。


  不是說兄嫂不好,每個人骨子裏都掩藏著劣根性。


  這會兒是賺了錢,所以大家都很高興且這麽的熱火朝天,一旦沒賺到心理就會不平衡了。


  到時候,隻怕他們該責怪青青呢。


  而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館裏,家裏如果有什麽事他是趕不及馬上維護自己的媳婦的。


  這樣可不好,非常的不好,實在不是一個好相公所為。


  所以幹脆的,一開始黎三郎就將醜話先說出口,讓兄嫂們都有心理準備。


  “嗯,我們知道,三郎且不用擔心。”這話是黎大郎說的。


  哪怕沒有賺到,也怪不了弟媳婦,做生意本來就難。


  就像他們種田,一年到頭沒個歇息的時候,可年終盤點的時候也是沒有節餘的。


  最多也就風調雨順的時候多收一些穀子不會餓肚子罷了,至於說銀錢,基本上很難看到影子。


  他們一直都知道掙錢難,也因此弟媳婦給出了主意且連如何做豆漿煎餅都詳細的告訴他們了,一個個的都隻會對她心存感激。


  其實這個中的道理,昨晚在房裏的時候,黎大郎黎大嫂都細細地說過了。


  主要是臨睡之前丫丫說了一句:“娘,原來肉這麽好吃。”


  吃飯的時候,黎母也給丫丫分了一塊紅燒肉,後來黎大嫂自己也分了半塊給閨女。


  兩個兒子自己都有的吃,爺爺奶奶疼他們,黎大嫂自然是不需要另外操心的。


  即便是如此,也隻是平日裏比他們多吃了一些雞蛋,丫丫的那句話當時就讓黎大嫂淚崩。


  一個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倆口子都起得很早,想要趁著過年之前看能不能掙一筆。


  爹娘也跟他們透露過,如果以後做生意還能另外賺錢,除了要交公中他們兄弟也是可以留一半作為私房錢的。


  黎大嫂就和黎大郎商量,今年能不能給閨女做套新衣服買點頭花?


  上一次老三媳婦給的布一直都留著,如果再能有幾十文錢,就差不多了。


  長這麽大,丫丫很少穿新衣服,基本上都是她小姑穿過了的。


  而小姑子的那些衣服,又是大姑子留下來的。


  農村人家不都是如此,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且衣服要從老大傳到老二……


  沒有破損的話,傳給子女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眼看著丫丫也過了十歲,過兩年就要相看人家了,作為一個親娘疼愛閨女的心占了上風。


  第一次,黎大郎黎大嫂有了私心,他們可不可以在供三郎讀書之餘自己想法子攢點錢?

  雖然倆人也都是大老粗不認識字,人情冷暖的道理都是懂得的。


  即便是三郎不說他們也知道,弟媳婦隻是出了主意且沒有真的一定要負責讓他們賺到錢的道理,能掙到固然是好。


  哪怕是沒掙到,無非也就是浪費了力氣,這些東西帶回來自己家裏人吃喝也是好的。


  他們是一早就先吃過了的,因為要進城要去做事情,所以他們都吃得比較幹。


  豆漿豆花都是要拿去賣的,不過之前黎母已經先煮了一鍋粥,又配上自己做的煎餅。


  肚子吃得飽飽的,身子骨也覺得暖呼呼的。


  而招呼了一家人早上的吃喝,屋裏屋外滿了個遍,那邊三郎吃完了早飯還又去讀了半個時辰的書。


  這會兒正在院子裏踱步,用他的話說——


  “娘,我這在院子裏散步,好處多著呢。”


  石氏不懂,“我要是休息寧願擱那兒坐一坐,你還要把散步當作是休息?”


  這讀書人啊,就是奇怪。


  “對啊,讀書講究的是技巧,也不能完全隻是死讀書。”


  黎三郎搖頭晃腦的說著,那些話聽起來頭頭是道:

  “這樣走動走動除了可以強身健體,再就是,還可以一邊散步一邊在腦海裏將讀過的書再默誦一遍。


  這樣做的目的是溫故而知新,讀書不光是要讀背,也需要動腦子的。”


  石氏有聽沒有懂,卻知道一件事:“三郎你是個有主意的,又會讀書,就按照自己的打算做吧。”


  不再堅持的黎母轉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三郎,你這次回來可以待兩天,要不要陪你媳婦去親家那裏走一趟?”


  都在一個村子裏住著,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事情,老三月休回來不去看看他嶽父嶽母總歸還是不好的。


  而且,方老頭的腿至今還沒有完全好,據說還需要休養一兩個月呢。


  黎三郎原本也是有這個心思的,卻沒有在他娘之前先提起這個話題。


  現在反倒是若有所思:“還是娘想得周全,兒子我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聞言,石氏十分的自豪:“那當然了,你雖然書念得好,家裏長短的事情還是要聽娘的。”


  別看她兒子讀書好如今已經是秀才郎而且已經娶了媳婦了,在家裏當然首先要聽孩子他爹的,小夫妻看起來也感情不錯做什麽都是有商有量的。


  但實際上,在兒子心裏最為倚仗的,還是她這個當娘的。


  這一輩子石氏最為驕傲的事情就是,養了三個孝順的好兒子,雖然都娶了媳婦心中最重要的還是她這個老娘啊。


  石氏心中高興,於是說話的語氣更為輕快了:

  “本來你作為女婿就應該孝順嶽父嶽母的,而且方老頭的情況一直都不太好,家裏現有的那些東西你和媳婦商量著多帶一些過去。”


  說到方老頭,石氏倒是想歎氣了:


  “說是衝喜,倒真是委屈青青這丫頭了,我知道村裏還有許多人說閑話說他們家都是衝那八兩銀子來著的。


  都是為人爹娘的,我倒是能體諒親家母的心,她又怎麽會不疼愛自己的閨女?

  三郎啊,這人啊要講良心。


  女婿也是半子,不但對青青對老方家的人你可也要好一些啊。”


  石氏又殷殷叮囑了幾句,黎三郎一一點頭,口稱:

  “兒子都不懂這些,多謝娘的教誨。”


  這樣一來,石氏就更加的高興了,正在院子裏母子倆有說有笑的。


  彼時,剛剛在灶房裏幫著小妹一起收拾的方青青卻是被小姑子趕出來了,說是沒什麽事要做的了讓三嫂去陪陪三哥。


  結果才出來,就聽見了那邊母子倆的對話。


  方青青暗笑,還真以為秀才郎就是書呆子呢,合著人家是千年的狐狸修成了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