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慧眼識人
“牽扯派係總會遇到幹涉驗屍結果的時候,做好本職,無愧於心,心裏敞亮,就不會覺得艱難。”陳鳶挑眉輕笑,“再說了,站隊就能改變他人對仵作的輕視麽?”
“至少管知縣尊重你理解你, 知縣夫人不是挺看重你的嘛。”
“我承認管知縣那一番話很打動我。”陳鳶的確覺得他與古代大男子主義的那些人不同,“但不代表我就要因為別人一番話去替他賣命。”
劉晏淳替管知縣鳴不平道,“看來管大人那番話是白說了,小師姐真無情。”
“有情多被無情欺。”搞得她是渣女負了管知縣似得,陳鳶對劉晏淳翻了個白眼,管知縣也不是無緣無故來對她說那番話的。
“我又不是臥龍先生, 因為劉備一番話就跟著跑,劉備多有誠心啊, 三顧茅廬, 且說到做到,一如既往的信任諸葛亮。結果呢,還不是中道崩殂,導致諸葛亮掃除賊寇、複興漢室的理想沒能實現。”
“這個例子……未免顯得小師姐有點臉大了吧。”劉晏淳笑得揶揄。
陳鳶拐了他一肘子,“我是想說,劉皇叔那麽大的頭銜,臥龍先生跟著他也沒能實現理想,我若把自己的追求寄望於某個人,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哦,我明白了,小師姐瞧不上人家小小一個知縣唄,還說我要放下過去,我看放不下過去的是小師姐自己。”
這人真會偷換概念,陳鳶氣的不想搭理他,“我隻是覺得把自己的抱負寄望於他人不現實而已。”
“懂,我懂。”劉晏淳眨了眨眼, 神神秘秘的湊到陳鳶耳邊,“反正小師姐有大誌向,要不要我給你介紹些京城的達官顯貴?你有本事,他們自然願意把你撈出去,幫你實現抱負。”
“你懂個屁。”
陳鳶伸出手指抵著他腦門一推,“快看卷宗吧。”
“好心當作驢肝肺。”劉晏淳誇張的揉著腦門,嘴角下拉,“哎,看來想靠著小師姐雞犬升天回京城的願望沒法實現了。”
原來他在打這個主意。
也是,這種貧困的邊境小城,京城來的人誰願意一輩子呆在這裏。
“都說過了,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別人沒有義務幫你實現願望、也不一定有本事幫你達成願望。”
陳鳶對上他的桃花眼,語重心長道,“你想回京,就好好跟著我學,隻要你想學,我定當傾盡所能教給你,你的關係留著自己用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
“小師姐還真是抓住機會就教育我。”
“我知道了。”
劉晏淳晃了晃手裏的卷宗,“別念了,我看卷宗還不行麽。”
明明是他找自己試探,現在卻不耐煩了,當她想像唐僧一樣嘮叨麽。
陳鳶氣呼呼的拿起卷宗,也不想搭理他了。
劉晏淳是她來這裏後,與她交流最多的人,雖然比不上水笙靠譜,時常沒個正形,總想蹭她的好處,還總是對她忽冷忽熱,卻不讓她厭煩。
驗屍總要教會更多人學會,造福社會。劉晏淳腦子不笨,他若積極點學習,是好事一樁,不然陳鳶也不想浪費時間引導他。
摒除雜念,陳鳶開始專心的查看卷宗。
同時,陳鳶托人交給於班頭的董三寶和馮福的畫像,也粘貼在了城門口。
威宇縣城裏的百姓都知道最近的大案是哪一樁,此刻看到衙役粘貼通緝令,都湧了過去。
都希望能記住壞蛋的臉,有的人是為了避開危險,有的人是想賺一筆通報錢。
“咦,這畫像看上去和以往不同,看上去終於像個人了。”不同以往的寫實畫風,讓圍觀者驚歎不已,卻也找不到什麽修飾的詞來誇讚。
“何止像個人,簡直就像把人拓印在紙上了似得!我認識馮福,這通緝令上的畫像跟那小子站在我麵前似得。”
“當真如此的話,縣衙什麽時候來了如此厲害的畫師?”
“肯定是這次的滅門案驚動了州府,知府大人從上麵派來的厲害畫師所畫。”
“說得有理!”
“有理個屁,憑什麽有本事的人就是州府下來的?就不能是我們威宇縣的人才?”洛巡檢撩開披風,昂首挺胸的站到了兵甲前方。
他上陣殺過敵,氣勢威嚴,不爽他話之人抬頭瞧他一眼都嚇得連連後退,不敢反駁。
但人群質疑的眼神卻藏不住。
洛巡檢傲然挺胸,“還別不信,這次全靠我慧眼識英才,發現陳仵作有作畫天賦,讓她一試,嘿,還當真把馮福、董三寶活靈活現的畫出來了!”
於全在一旁聽得都替洛巡檢害臊。
怪不得這些官員一個個混的風生水起,原來全靠不要臉和撈功勞。
“是陳仵作畫的呀,原來她不止會驗屍,畫畫還如此厲害。”
“還得虧了這個軍爺,不然我們真不知道。”
“這下子,知道了凶手的長相,軍爺應該能很快把他們緝拿歸案了吧。”
人群議論紛紛,也夾雜著洛巡檢期待的話,他臉上難言得意笑容。
“欸,這個案子董三寶不是已經死了麽,怎麽還把他的通緝令貼上牆?”終於有圍觀的老百姓回過味兒。
“對呀,這是怎麽回事?”
站在頭一排,又認字的人,方才還沉浸在通緝令上複雜的說辭中,此刻終於找到了說話的機會。
“按照通緝令所寫,根據陳仵作驗屍,溪原村董三寶家那六具屍體中的成年男屍並非董三寶,所以縣衙讓我們看到董三寶就抓他扭送衙門。”
“什麽?那男屍竟然不是董三寶!”
“這樣一來,那男屍又是誰?”
“陳仵作不會是胡亂驗屍的吧……”
“如此說來,還通緝馮福作甚,這案子怎麽越來越複雜了,真期待早日抓到他們,等到升堂那日,我一定要去看看到底怎麽回事。”
於全和洛巡檢對視一眼,並未參與百姓的討論。
通緝令貼出來了,他們負責找人抓人便是。
至於通緝令上“據陳仵作驗屍所得結論”這樣的寫法,也不是他們兩寫的,若出了事,對上總得有人背鍋,對下也得有人平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