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一「驚」殺一人
南安太妃的船隊走的是京杭大運河,在真正的清朝時候,船隊走這麼一條運河自揚州到京城需要多久,石小侯不清楚。
在這個世界……好傢夥!僅僅二十一天!這還包括沿途的幾次靠岸補給耗費的時間!
石小侯驚訝的問道:「為什麼會這麼快?」
「因為這是三寶提督為皇上獻寶的船隊。」蘇伯細說道:「三寶提督奉皇命遠下西洋,他的遠洋艦隊每到一處,將我朝國威一顯,當地藩王必定獻上重寶,而當重寶一多,三寶提督便會分出艦船將之載至長江口,而後由現在這支獻寶船隊運上京城。」
石小侯雙眼鼓得老大!
三寶提督?聽這故事,分明說的三寶太監鄭和啊!可他不是明朝的人嗎?
哦!和珅都有亂入了,再亂入一個鄭和,驚奇是驚奇,但也能夠接受。
就是……為何鄭和的獻寶船隊,壓陣的人卻是南安太妃?
蘇伯露出詫異神色:「石先生不知?」
石小侯當然不知!
蘇伯笑道:「那是因為三寶提督和南安太妃乃是同父異母的兄妹。」
原因當然不止這一點。
「依我打探到的種種來看,」蘇伯壓低聲音的道:「此次運送的重寶當有國之重寶一級的珍貴存在,以致三寶提督不願也不敢讓外人護送,於是就請了他的妹妹南安太妃親自出馬。」
石小侯琢磨這句話,冒出一個猜測——莫非南安太妃的實力很強?
蘇伯搖頭:「南安太妃至多進士層次,實力一點不高。」
實力不高請她作甚?因為信任?石小侯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事情果然不簡單!
眼看船隊即將駛入京杭大運河的北端的通州,船隊前方的河道突現一堵黑色牆壁!
與此同時,河水之中鑽出數都數不清的邪憂草幼草,它們躍上船舷,殺向船中。
除卻這些,河道兩岸更有數十道凝化道身的蒙面人飛速掠出,掠向南安太妃所在的那艘船。
也是這個時候,蘇伯回答了石小侯最初的問題的具體答案。
「石先生請看船帆!它們現在是不是都在承受反向的風?其實那不是風,是掌帆人的手段。」
蘇伯再指一處。
「石先生一定不曾留意船下之水,如若留意,定能發現船下之水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順流的。」
順流並非是水,是水上的船。
京杭大運河的水的流向並非全程向北或者全程向南,它在不同地段各有不同。
因為人力扭轉的原因,船隊船下的那片區域的水卻一直是與船隊同向流動。
船隊因此一直處在「順流而下」的狀態,再有掌帆人的手段化風吹帆……順流又順風,船隊的速度想慢也慢不下來。
「好神奇的手段!」
可現在絕非研究這等神奇手段的時候。
「蘇伯,這艘船上的邪憂草交給你,我去那艘船。」
哪艘船?當然是南安太妃所在那艘!石小侯想去那邊保護小師師她們。
蘇伯阻止道:「石先生,不宜貿然行動。」
還是小師師的那種擔憂,石小侯所在的船與她們所在的船相距太遠,此刻她們的那艘船又遭受蒙面人的攻擊,他貿然去向那邊,容易被當成是蒙面人的同夥。
再有就是,既然是護送那等重寶,豈能沒有高手相隨?
蘇伯篤定的道:「別的不談,單單我們這艘船上就有兩個內閣學士層次的高手。」
內閣學士是什麼層次?拚死一搏的林如海也就那樣的層次。
他們這艘船上都有兩個這等層次的高手,南安太妃那艘船上能有少了的?而且那艘船上的高手層次必定更高。
「這不是袖手旁觀的理由!」石小侯引動太虛星核,一聲冷喝:「弓如霹靂弦驚!」
喝出太虛之力顯,凝作模糊版的豬八戒的道身。
道身一手持弓,一手捏箭,弦綳弓滿,弦動箭出。
「轟隆」炸響,勢若驚雷。
坐船的日子不好熬,石小侯就有在無人之時麻煩大聖將他拉去花果山。
期間除了要求退貨不得,除了回了趟大學和向家裡打了幾通電話,石小侯基本上都在花果山研究【弓如霹靂弦驚】和【馬作的盧飛快】這兩招。
成果斐然!
一個剛剛斬殺了一名侍衛的蒙面人沒等到炸響的傳至,便被先達的箭矢轟殺。
他的附近,另一個蒙面人聽到了傳來的炸響,下意識的望向炸響源頭的石小侯。
石小侯恰巧也望向了他,還咧嘴再喝:「一驚!」
炸響再起,箭矢再出,直指這一個蒙面人。
蒙面人想躲,可躲閃動作尚未做出,快若霹靂的箭矢轟近,把他轟殺。
接連折損兩個同伴,其他的蒙面人也注意到石小侯這邊。
石小侯目光落向他們,連喝七聲!
「二驚!」
「三驚!」
「四驚!」
……
七喝即為七「驚」,加上之前的兩「驚」,一「驚」轟殺一個蒙面人的,就有九個蒙面人被石小侯送去見了閻王。
九為極,是石小侯的一個極限。
石小侯暫時沒能突破它,遠程轟殺蒙面人的舉動暫且終止。
但誰也不敢忽視他。
賈敏那邊,耳邊回蕩驚雷,心頭因之大起驚雷。
她是見過林如海施展【弓如霹靂弦驚】的,可林如海每次用它,都必須喝出整句的「弓如霹靂弦驚」,且在不拚死一搏的情況之下,他最多施展三次。
南安太妃心頭的驚雷照樣有起,不過炸響更輕。
她轉頭看向身旁的少女,說道:「這下知道為娘為何想要收他入得王府的緣由了吧?」
少女眸中映照著石小侯,面有驚色,語氣卻平靜:「相較而言,他能教出那般出色的徒弟,想必才是義母對他起了必得之心的緣故。」
南安太妃笑道:「自身強大,又擅育人,如此人物,誰不想得?」
少女神色稍異,問道:「義母,不如由女兒去降服他?」
如何降服?以色相誘。
說到底,少女不想回到那處污濁之地。
南安太妃懂,卻依舊回以搖頭。
少女輕嘆,河岸某處,有人也是輕嘆。
「一下就殺死了九個?好厲害的人物!可為何這等人物沒被我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