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生活總是雜亂無章> 第159章 高考以後

第159章 高考以後

  高考以後,多少人迷茫了?前路未知,留下了很寬泛而長久的空白。


  即便有人已有短期目標(哦,祝福你們,很幸運),也多少會有不踏實的感覺吧?大學會不會是自己想象中或者期待著的模樣呢?


  但想象與期待,最好別僅限在校園,而要著眼於更遠的將來。


  因為大學,注定不會是最終的目的地。


  所謂大學,是為了從學校生活跨入社會生活的過渡階段的學習場所。可以說,這裏是學習著如何去麵對往後生活的預演場地。


  無論是為了今後的工作繼續認真學習,還是經曆十幾載學習後短暫地放縱快活,這些選擇的權力,如今到了這地步,基本上也都交到了大家各自的手上了。


  但希望大家都能抽抽空,認真想好以後的出路,避免於安逸中沉淪。至少能確保在大學畢業前,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想法確定一個盡量長遠的目標。


  畢業後,不管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深造,都將不再是和以前一樣的按部就班。大家都要從此走入不同的生活軌跡裏。


  很多人按部就班習慣了,到了大學後,都要慢慢地去改。


  小學、初中、高中,可能大家都隻知道上學是大勢所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過程。因為不管是否喜歡讀書,為了融入社會中的同齡群體,都必需且無法逃避,沒得選擇地去上學。


  可能,有那麽一段時間會怨學習難,但怨歸怨。到了大學乃至以後,相信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們都會為此感激的。


  我是期望大家都上大學的。


  因為大學真的是目前從校園生活進入社會生活的最為穩妥的過渡渠道。


  我會這麽期望,主要是因為我哥。


  我哥和我前後上學間隔兩年,所以可以拿來當作參照。他沒進大學讀書,隻是匆匆做了些準備就直接進入社會工作,對比之下,我能明顯感覺到其中的差異。


  我能感覺到他為了融入社會生活,所承受艱難困苦的程度,和我上大學後融入社會生活的程度並不是一個層麵上的。(文憑、見識、心態都有需要克服的障礙)


  即使相處於同一時代背景,相同的社會環境,他所承受的也遠比我所知道的還要多,這一度讓我難以釋懷(因為其中一部分壓力是我造成的)。


  所以,還請大家千萬珍惜,盡可能地把握住機會,過好在大學的生活。


  為什麽要進大學?

  除了畢業文憑之外,最重要的不單單是為了今後的工作,而且還能幫大家提前熟悉一下生活本來的麵目。


  要帶著看未來生活的眼光,來看待和學習大學的知識。


  因為你們在大學所麵對的和所看見的,將不僅僅是學習,還有未來的工作生活的軌跡。


  或許,你們會偶爾有預感到些許自己未來的生活的模樣。而且在接下來的未來的某一時段,可能這些預感會成為現實。


  到時候你們應該會明白,你們的工作生活將與你們在大學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努力息息相關(正相關)。


  大學時是什麽樣,出來社會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內也近乎是一樣的結果。


  除非其間發生了重大變故能促使人有比較大的轉變,否則很難有人能脫離這詭異的規律。


  高中以前的學習,隻需要你關注自己。大學以後,你的學習是要關注更多的,不管是周圍的人還是環境,這些都將影響到你自身未來的選擇和結局。


  因為你往後的生活,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隻有一部分。另一部分(一般來說比例更大,有時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掌握在他人手裏。環境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你。


  所以在大學,在學習的同時,也要學習與他人還有環境的相互適應的方法(這需要有意識地去學、思考、分析和掌握,而不是停留在概念階段)。從而讓你自己擺脫單純和表麵化的消遣與娛樂,充實生活。


  畢業後進入社會,不管性格怎麽樣,希望大家有機會了都能多試著為他人著想。


  可能大家會奇怪,我顧著自己的生活都很難了,還要我為他人著想?

  簡單來說,如果你不為他人,他人怎麽甘願為你?他們幫你?憑的又是什麽?

  付出是有收獲的。雖然這有些理想化。


  但麵對現實生活,至少你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你的精神層麵是可以選擇並保持理想化的。


  而物質層麵的生活裏,你可以多從現實的角度出發考慮,兩者並不衝突。


  不過話說前頭,為他人著想,不是一味地共情。而是在共情的時候,也要適當給他們以刺激(可以罵、勸誡、或者關注的同時保持理性冷靜——盡管這樣顯得冷漠,但絕對不是棄置不顧)。


  適當的刺激,能讓他們拿出勇氣,學著靠自己去麵對現實生活中的殘酷一麵。


  讓他人學著獨立自主地生活,這也是為他人著想。所以在必要的時候,用言語或行動刺激他人成長鍛煉他們心誌,不必抱有愧疚,應當機立斷。


  有人說最可怕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你好。


  其實不對。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不能忽視的是,這是有前提條件的。


  倘若這個前提條件是可怕的,那這句話就有千鈞之力,那確實是很可怕。


  不過,若因這一句話,就否定所有前提條件,有時候得不償失。


  如果真是為他人好又不想說這句話,可以多說一句:你自己再好好想想。


  是不是真為了他人好,到頭來其實還是要讓他們自己領悟其中的利害。所以,隻需要你把客觀的現實擺在他們前麵,剩下的選擇,請交給他們自己!

  就像一年一度的高考以後,考生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鼓勵,也不是放鬆懈怠。而是要一個他們可以自己選擇的清晰的目標,一個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這個目標絕對不會僅僅停留在進入哪一所大學,而是更長遠的、能給自己帶來勇氣與希望還有動力去麵對未來生活的東西。


  而且是即便自己在前往這目標的途中倒下了,也足以心滿意足的存在。


  說起來,人的一生,如果永久地停留在某一個階段,不為接下來的時間再作安排,那就真的活到頭了。


  前路迷茫了,那就去摸索、去找、去趟出一條路來。


  這些你可在書裏、在新聞裏、在曆史中、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甚至是在影視上去尋找、驗證、對照和感知。


  然後找一條適合你自己的路。以及思考接下來,你自己將要走的路會有怎麽樣的結果。


  因為很多人所尋找和追求的東西,根源都來自於自身的心理或者生理需求。


  而這些,就在他們的周圍,以傳統形態的人事物或者其他各式各樣的事物存在。隻是人們一開始沒發現或者沒意識到而已。


  時間在不停地往前走,人也應該往前走走看看。因為我們是活著的,是有生命的個體。我們活著,本身就是為了見證未來——生命的未來。


  在生命沒到達盡頭前,人若停下來了(特別是精神層麵,除非物質層麵結束了生命),一切自然就到此為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