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對等
在以前,男女之間結親,往往講究門當戶對。到現在,雖然講究這種明麵上的門當戶對少了,但其實還是會一直存在人們的心裏。至於為什麽會出現這種講究男女雙方對等的婚姻,大概也是因為考慮到現實的因素吧。
在最近這些年,我們也可以時常從各種新聞媒體之間看到這些類似的消息與推文。那就是要找一個同自己勢均力敵的人。其實這也算是門當戶對的一種延伸,或者說是雙方在尋求對等的守護吧。不過說到底,很多現實情況上的對等就是很明顯的一點——家產或能力上的對比。
然而我有個疑問,如果後來兩人走到了一起組建了家庭。那就已經是一個整體了,這種尋求對等的想法是否還有意義?
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這種對等的關係呢?這個是無法確定的。最近我在看《平凡的世界》,所以看到一些這方麵的影子。農村人往往很少甚至不敢去尋求農村人以外的人結婚。農村人與城鎮的居民之間,實際上成了一種現實上的不對等。即便彼此之間相愛的人,也能因為這一身份的區別隔開成一座巨大的心理屏障。
不管是家底,還是所處的社會地位,還是自己的能力。都不斷製約和壓迫著很多人隻能在對等的生活條件下,再去尋找他們的感情歸宿。這種現實的情況我想現在很多人也是認同的,因為很多人也這麽做過。這才讓我想起了以前男女之間結為連理的時候,他們所講究的門當戶對。
不過我並不是在為門當戶對做什麽辯解。我隻是想知道,門當戶對在當時甚至到現在依舊存在的一些合理的實際考量。在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很多現實的生活壓力也是擺在了很多人的麵前。而且不斷製約著人們在情感上的自由選擇的權力。
在經濟能力差的一方,其實很多時候都或多或少在親朋好友麵前表現得更加卑微一些。這讓很多人在以為自己得到了完美愛情以後,經常飽受到的煎熬。因為結了婚,才越發知道對方的優秀或者說優勢的一麵(無論是才識還是財富)。這些即便可以裝作不在意,也是不太現實的。
因為人們現在逐漸養成的在生活上的獨立習慣,讓人們即便在結了婚以後。都有很強的自我獨立的意識。可能正是因為這種獨立的生活習慣,反而讓他們忽略了他們已經組建成為一個整體——家的事實,轉而更加在意夫妻之間的對等的生活支配權利。
其實說起來很奇怪的一點,舉案齊眉真的是愛情的一個美好模樣嗎?我是不這麽覺得的。因為雖然很多人在意彼此之間對家庭或者說夫妻關係的貢獻上是否占據更多,這樣也能在家裏擁有更高的地位。但其實,這種一開始就跟自己同一個家裏的人較勁的事本來就很傻。
其實打從一開始,人們就該清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極難做到對等的。即便有,那也是短暫時間內的巧合罷了。更多時候,沒有人與另外一個人是對等存在。這種不對等並不是單指經濟上的,還有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等多方麵的共同影響。
其實形成這種對等的情況的原因就在於一開始的比較上。誠然,很多人如果單從某方麵拿兩個人來比較是可以分出優劣高低的。可如果不拿來比較,隻是為整體考慮未來。那麽一切是否就能因此有改觀呢?
我知道,其實很多家庭幸福的原因。並不在家庭成員之間付出的多少,而是在彼此接納和包容。這不僅僅是在尊重對方,也是在愛護對方。雖然經濟能力各有差異,但是在感情上,誰付出更多始終是無法衡量的。那麽如果僅靠經濟能力的話,真的能在家裏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或者地位嗎?這樣一來,不就和沒組建家庭前(靠實力說話,而且這實力隻是指可笑的經濟實力。不過可笑的是拿來比較的行為,並不是指經濟實力本身)是一樣的情況嘛?
誰有曾想過,如果你童年過得很幸福,家庭很圓滿的話。你們可曾想過父母長輩為你們自己付出多少呢?這些應該不僅包括經濟實力支撐的吧?但你組建家庭以後,卻要靠經濟實力說話是為了什麽?你是把家當成了家庭裏麵的個人富豪排行榜?還是一個不計個人奉獻與得失的家?
我之前在看《不朽的失眠》一書的時候,就見過對於家的評價。隻有在家,很多規則和條條框框才能被打破。彼此溫暖和諧地相處,對家人也能呈現出巨大的耐心。這種對家的愛與奉獻才是家庭和睦溫馨的關鍵吧?
我知道,在社會與他人的關係上,這種對等應該是在享受各自擁有的權利。而不是針對誰付出得更多,就一定占據絕對的地位。而是誰付出更多,他才有更大的選擇空間而已。但這樣一來,這也隻是理性上的選擇,若加上感性的一麵,事實上就會變得更有不確定性。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的是,一種道德或心理綁架,讓他們自己覺得受到束縛而不自由甚至蒙受不明不白的損失。所以他們總勸自己還有身邊人也狠下心,去習慣反抗,去說出那個“不”,絕不讓他人從自己身上占到便宜。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能使得大家都是對等的。這樣確實人人都對等了,也都變得自私了。不覺得嗎?
一旦他人欺壓自己,自己也以牙還牙或者幹脆一毛不拔。這不就是自私了?因為隻想著得到,一點卻也不付出(其中就有很多人所認為的“道德或心理綁架”所包含的東西)。這種形式上的對等,也隻是在加深一段關係裏彼此之間的陌生感罷了。
無私奉獻的那種舍已為人的精神,其實才是這個社會和諧關係的潤滑劑。所以,我其實並不想大家都以對等(或者說平等?這種以計較或比較得出來的自私結果,給自己造成任何心理負擔或者擁有比較敏感的得失心理。)來審視生活裏存在的種種不公平或者所謂的道德與心理綁架的事件。
其實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麵。有時候看似是社會上對某些人造成的道德與心理綁架,其實也是那某些人自己的自私念頭所認為的結果。因為他們自己不自覺,受到任何不公待遇的時候,總覺得是他人有意在欺負他。所以自己沒發覺是自己過於自私,才最終招致的懲罰降臨在自己身上。
事實上,如果可以的話,我總想著消除這種對等的存在。因為這樣一來,人們才不會苦惱於生活壓迫著自己的一切。進而反省自身的不足,努力去把生活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