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生活總是雜亂無章> 第79章 讀《幸福了嗎?》

第79章 讀《幸福了嗎?》

  白岩鬆先生算是少數幾個我能記住的央視主持人。而看到他寫的書,第一時間是衝著他作為主持人的名氣點進去的。記得剛開始看他住持的節目的時候,還覺得他還是挺嚴肅的一個人,但是他的主持風格卻是很鮮明的,這讓人一開始就對白岩鬆先生帶有好感和尊敬。


  但是真正了解白岩鬆先生的時候,是從一個微信號上的一篇推文認識到他的。後來我在《幸福了嗎?》這本書裏的開頭重新看到了這個故事。他在正常行駛的時候碰到一輛逆行的豪車,而且還鳴笛讓正常車輛避道,最後“被怠慢”的一個麵容姣好的女車主直接開罵他們這些正常行駛的車主。而他的第一感覺不是憤怒,而是感到巨大的悲涼。這種第一反應讓我覺得白岩鬆先生和我所期望見到的人身上有著相同的特質,所以,我開始對這本書有了一些不一樣的閱讀感覺。這種感覺讓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


  後來我漸漸發現和明白,一本書的開頭對接下來這本書的閱讀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且書籍簡介和封麵同樣具有這種影響。因為開頭符合自己的期待,這本書看起來自然少了一些硌應,多了一些耐心吧。


  有時候我在想,耐心和興趣自然對這些書的閱讀存在影響,但是一本書的價值卻不是單看這些閱讀數據的。可實際上,在網絡上曾經盛傳流量為王,閱讀體驗的好壞也決定了一本書是否收到大眾的喜愛。如今雖說是以質量為王,可是誰又能忽略剛開始的這種閱讀體驗呢?這可能是我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感受吧。因為書中內容前半部分是很有深度的一種觀察和分析,或者說是思考和反省的,普通年輕人比較少有耐心把這本書看完。書中後半部分記錄的是作者一些生平事跡,總體來說是比較平淡的。但也恰恰是這些平淡的事,才是完整塑造一個人格的必要部分。因為人生不僅僅是那些波瀾壯闊的曆史瞬間才算是一個人的經典。畢竟經典是不完整的,我們需要在不斷的平淡中逐漸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的三觀和底線,這樣塑造的經典瞬間才是真正令人震撼的。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對於後麵那部分白岩鬆先生的生活興趣不是很濃,但也大致瀏覽看了一遍。總的來說,我對他人生平事跡這些並沒有多大的興趣,我隻在意這些生平事跡是否影響和塑造這著他們自己。因為我個人是有自己的生活和認知的,我隱隱覺得某些事或許在暗中塑造著如今的我。但我很像直到,這些事發生了以後,我是怎麽逐漸形成如今的思想的。我知道自己和過去差異有些大,這算是成長起來的必要變化嗎?我發現單單靠自己找到的答案或許缺乏客觀,所以我在後來看書的時候,才逐漸發現自己身上的變化似乎能從書中找到蛛絲馬跡的描述和參考。


  這本書有一部分是涉及到近代中國與日本、美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曆史往來。我讚許白岩鬆先生的曆史觀點的客觀思考。因為這本書讓我逐漸了解到現在的日本和美國或者中國的台灣地區一些過去的模樣,讓我能客觀審視一些曆史上的問題和分歧吧,從這點上看,這本書是很好的一部具有客觀曆史觀點的參考書籍。


  當然,這本書也說到了對邪教的態度變化。這也是許多年輕人應該去看一看的,因為看這本書描寫這種態度上的變化的時候還是很有趣的。因為同柴靜女士一樣是央視的記者,自然免不了到國內或者世界各地采訪報道。所以,碰上在國外的一些還殘留的邪教的痕跡和殘餘勢力的時候,白岩鬆先生的態度也在悄然變化著。到了最後,變成了對無知的嘲諷。這種變化,也在逐漸見證和響應著中國的崛起,所以還是挺鼓舞人心的。


  另外,對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影響,書中也有不少的思考和反思。這對於有良知的人來說,這些認知識很有必要的,就像白岩鬆先生在描述汶川大地震的時候的新聞事件的時候,也在過度的悲傷和痛苦,還有輿論的壓力與眾多的艱難之中做著新聞報道。對於人類遭受的悲劇,如何從悲劇中讀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來反省我們自己呢?災難後,我們又該如何麵對和最終振作起來呢?


  對於新聞記者來說,當然更多的是他們工作本身帶給他們寫這些書的思考和反省的來源。而當下關係時事消息的人更多是在學校上學的學生和老師、還有各個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吧。而對於進入社會工作的人來說,更多是迫於生活壓力的原因,所以他們休閑時刻可能喜歡關注的是放鬆和釋放壓力的娛樂活動吧。偶爾發生一些影響比較廣泛的新聞,或許他們才會去點開來看看。所以,我不敢說這本書的受眾有多大,但書中很多的認識和描寫是很有實際意義的,單單看受眾麵可能會局限一些。而且我看好這本書的原因在上麵有提到,不僅僅是曆史問題,還有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反省。這些或許人們平常沒有時間和意識說要去思考這些問題。但是,一旦類似的事情發生,人們又該如何理性和客觀地去看待新聞事件呢?這本書雖說隻是客觀和理性分析加上反省和思考的內容比較多,但我並不是說讓大家都一定要認同這些觀點。我的意圖在於,你們能夠從這本書上學到如何站穩自己的立場,並以此去思考問題的答案。


  在我認識當中,看書是學習,而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把書上的真理和某個觀點奉為自己的一生的準則。就算作者本人說法準確無誤乃至是至理名言,那也是他們的觀點和認知,我們即便和他想得一模一樣,我們秉持的態度應該是讚同而不是拿他們的思想成果當成自己的絕對真理。這樣的話,思想就太僵硬了。所以,看書的時候,即使看到讓自己頓悟明朗的內容,我們也該嚐試用自己具體的實踐方式去表達出來。這樣思想才是靈活的,這樣讀書才有助於我們培養自己的客觀立場和思想準則,幫助我們明辨是非對錯,看清虛偽和危險的偽裝。而對於無需分出個是非對錯的問題,我們也可以有各自堅持的立場和態度,表達出我們鮮明的個人特點與品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