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在這個時代,賺錢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讓你拿著你就拿著!」
俞錚拍了拍自己好友的肩膀,他不怎麼在乎的說道:「國政,其實這個時代,賺錢是很容易的事情,你別把這麼兩塊錢放在心上。」
聽俞錚這麼一說,若有所思的李國政也點了點頭。
「是啊,你就這麼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就賺了我老爹一個星期才能賺到的錢,要是我們每天都這麼賣一個小時,那我們一個月最少也能賺十五乘以三十……我擦,足足四百五十塊錢!」最後,李國政竟然被他自己算出來的數字給嚇了一大跳。
他自己的嘴巴都有些閉不上了。
這可是四百五十塊錢!
一個工人差不多一年的收入!
這個年代裡面,尤其是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這是一筆貨真價實的巨款啊!
突然之間,李國政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他已經被自己算出來的這個數字,給驚訝的說不出什麼話來了。
「呵呵。」
俞錚有些好笑的看了自己好友一眼,他覺得這個時代窮慣了的人,對於金錢未免有些太容易滿足了,幾百塊而已。
他笑了笑,說道。
「你想多了,能賺多少錢的關鍵是市場有多大,如果我們只是晚飯時間在酒廠的家屬院裡面賣一個多小時的話,那我們是賺不到多少錢的,因為我們的市場就只有家屬院裡面這二百多戶人,這些人的收入不高,不可能天天吃三毛錢一份的雞蛋灌餅的。」
說著,俞錚想了一下,繼續說道。
「而且,你看今天能賣這麼多,最大的原因就是這東西大家都沒見過,圖個新鮮,一些人想要嘗鮮,咬咬牙三毛錢一個也就買了,這才造成了今天銷量的虛高。」
俞錚默算了一下今天的銷量,他沉吟著說道:「好在吃過之後大家的反響是不錯的,口碑算有了,我估摸著,等這股新鮮勁過了,每天也能維持個差不多二分之一的銷量吧,扣掉成本,一頓飯賺個五到六塊錢,一個月賺一百五到一百八九,在二百多戶規模的一個市場裡面,算不錯了。」
說完,俞錚咽下最後一口雞蛋灌餅,拍拍手站了起來,他扭頭看向李國政,問道:「你還吃不吃?」
李國政搖了搖頭。
他對於俞錚剛才說的那番話有點似懂非懂。
他在自己的腦海里不斷的思考著。
他聽到俞錚說到了市場規模這個詞,然後又聽到俞錚說他們這個雞蛋灌餅的小攤面對著的市場就是家屬院這二百多戶,他的腦海里突然的閃過了一道靈光,然後他猛的從地上蹦了起來。
他臉上的神情再一次變得十分的興奮。
「錚子,要是我們把我們的這個小攤搞到百貨大樓跟農貿市場附近,那裡人多,然後我們早飯,午飯,晚飯都賣的話,那我們一天能賺多少錢?」
說完之後,李國政還一臉激動之色的看著俞錚,雖然他算不出來,但一個只有二百戶的小小的家屬院,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都能賺十多塊,要是放在密州縣最繁華的地段,那一天能賺多少?只是需要做一下簡單的對比,都可以知道這會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
恐怕一個月能賺上千,甚至是幾千塊!
幾千塊啊!
一個工人一個月才多少錢?
就算是考上大學了,畢業分配了工作,到了工廠裡面,除了有個幹部身份之外,工資也就是比普通的工人多半級工資加上七塊錢幹部特有的書報費而已,加起來不過十幾塊,一個月多十幾塊錢跟一個月上千塊作對比,實在是太不值一提了。
「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去年那麼多新聞說很多人下海當個體戶呢……」
李國政仍舊是一臉興奮,喋喋不休的說著。
下海是個很新潮的詞,是去年才被創造出來,然後廣為流傳的。
去年是八四年,在太宗第一次南巡結束之後,國內開始了第一批的下海經商潮,很多人放棄了自己體制內的工作,寧願出來當個體戶,也不想要繼續在黨政機關或者是國營企業裡面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國營企業的還少些,主要還是黨政機關的多,因為機關的薪水實在是太低了。
話雖如此。
但這其實在很多人眼裡是難以理解的,尤其是北方,風氣比較保守,因為個體戶是沒有組織的人,換一個更加不好聽的比喻,就相當於沒爹沒媽的人。
組織在這年代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詞。
就像是這年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辛辛苦苦考上大學為了什麼?
為什麼農村的做夢都想當工人?
還不就是為了進入組織,成為有組織的人么?
結果直接辭職了,那當初還那麼辛苦的考大學幹什麼?
比如說他們密州縣,就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科級幹部,辭職在人民醫院附近開了全縣第一家麵館。
這件事當時轟動全縣。
據說就連縣委宋書記都親自勸過對方,奈何對方心意已決,非要辭職不可。
那家麵館名字叫唐氏抻面,這個科級幹部祖籍是煙台福山人,魯菜之鄉,家傳的一手福山大面的手藝,建國之前家裡人就開過幾代人的麵館,稱得上遠近為名。
建國后雖然麵館開不成了,但手藝傳了下來。
這家麵館僅僅開了大半年,便再一次的轟動全縣。那位辭職下海的唐姓科長成為了他們密州縣第三位萬元戶,被縣裡專門在縣招待所的大禮堂開了表彰大會進行表彰。
萬元戶。
在這個年代是一個無比讓人羨慕,眼饞的名字,但說實話,在他們北方,尤其還是政治風氣頑固保守的魯東,雖然都眼饞別人下海賺了錢,但真的敢跟著學,自己也辭職當個體戶的,還真是寥寥無幾,雖然這些貧窮慣了的人,對於財富實際上有著無比的渴望。
「這個……」
俞錚聽了之後笑了笑,他覺得沒有必要給自己好友糾正八四年下海潮跟他所理解的下海潮的區別。
雖然八四年下海的有一些的確像是李國政理解的,比如說他們密州縣的唐姓科長這樣的人,但絕大多數,其實還是倒爺居多。
不過是一些借著經濟雙軌制,各類資源短缺的東風,利用手裡的關係,搞來各種批條,來挖社會主義牆角的一群人。
這年代官倒成風。
這些人裡面。
二代居多。
不過這就是時代大勢,滾滾向前,以前的所有美好,即將不復存在。
任何想要阻擋的,都會被碾成碎片。
這些不談,但剛才李國政提到的去市區里人流量多的地方擺攤的說法倒的確是可行。
說起來也奇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都知道哪怕是在外面擺攤賣個茶葉蛋都能賺比工廠里還多的多的錢。
俗話說的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但一群人就是一邊眼紅,一邊嫉妒,但就是沒人去跟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