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跬步
第二十三章跬步
王玉墨是家中獨女,父親是新政府辦公室文書。
官職不大,不過交際很廣。
這家學校是子弟學校,名聲在外。
供職的教員要麼特別優秀,還有一些是子承父業,其餘則都是走了門路進來。
人人都有關係,在日常的管理中,也就等同與都沒有關係了。
王家祖輩經商,王玉墨從小也說的上一聲錦衣玉食,她跟隨父親一起,平時交往的都是達官顯貴,就是金大小姐也是以朋友相稱。
一般人,還真沒放在眼裡。
越是自視甚高的人,越容不得被人的忽視。
王玉墨並不檢討她對待孫敏貞的態度,不管什麼地方,新來的就得裝貓,知道知道規矩。可孫敏貞能駁了她的面子,被記恨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孫敏貞就是檢討了性格缺點,可不知道已經將人給得罪死了。
好在教員的工作,與同事的交際並不十分要緊。孫敏貞的功底紮實,備課嚴謹,倒是很快得到了學生認可,也就基本在學校站穩了腳跟兒。
期間王玉墨遇見孫敏貞坐了小汽車上下班,雖然還偶有一兩句酸話,不過在沒有摸清孫敏貞的底細之前,她也不會將同事徹底得罪了去。
張承言曾遊學德國,大學時期主修的土木工程系。
就在大家都猜測他會走家裡的門路,進去中央政府謀個職位——輕省又體面。
沒想到張承言居然自己在『南務鐵路總局』面試之後,做起普通工程師來。
眾人在大跌眼鏡之餘,看的明白的更加知道,這位傳說中聰穎謙遜、老成持重、被張家寄予厚望的少爺,果然有幾分本事。
別人眼中潛力股、金龜婿的張家三少爺,更是張太太的命根子。
張太太是個將女四書刻在骨子裡的老式女子,承言工作上的事情,全賴於張先生——張涵一手操辦。她的一刻心都在子女的親事上,小兒子更是心頭肉。既然工作的事情定下來,正好想藉機會籌辦一場宴會,請些年紀相當的女孩子來,說不定就能有看對眼的。
張太太放下手裡的佛珠,拿起銀剪子修飾起會客室的一從一葉蘭來。
因為這一葉蘭,張先生喜歡。張太太平時都不假人手,親自照料。
這從一葉蘭被照料的極好,已經長到7、80厘米。性子喜陰,張太太就指點傭人把它放在會客室門後邊的位置。
初進門還不顯眼,坐下來的時候就正能側面欣賞起來。具結鮮明、遒勁挺拔、葉片蒼翠,與牆上蟠龍掛畫遙相呼應,讓樸質的會客室瞬間飽滿起來。
張太太知道張先生志存高遠,安排下來,正應和了劉禹錫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果然,入了張先生的眼。
「去請了你們大奶奶來。」
吳媽上樓敲門的時候,張大少奶奶文殊正在通電話。
「這兩天怎麼樣……好……好……」文殊倚坐在沙發一角,手裡握著電話手柄,嘴角上翹,顯然通話的內容讓她很滿意。
張家的大家長,張涵是現任金大總理的嫡系班底,任職於民國政府鐵路司司長。膝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張伯言詳讀過八股、演習過經濟,不過是在國內讀的大學。一畢業就安排進政府做事,娶了世交文家的姑娘。二女兒張曼卿曾留學日本,嫁的是同窗宋沐之,也算是自由戀愛。三兒子張承言被張涵譽為『吾家之千里駒』。還有一個小女兒張幼卿,現在還在市裡的女子學校讀書。
正在打電話的大少奶奶文殊,就是大少爺張伯言的妻子。二十齣頭的年紀,細長的柳眉、從側面看上去更加挺拔的鼻翼、面龐潔白如玉。
據說上的是洋學堂,難得是處處與張太太能說道一起。吳媽在張家幫傭了這麼多年,心底也不禁贊一聲,大少奶奶真是個明白人。只可惜要是能再懷個孩子就圓滿了。
「居然漲到六塊五了,那真是要多謝你。好,咱們改日再見面聊。」
文殊心情確實不錯,不過看了吳媽進來就知道是婆婆有事,三言兩語就掛了電話。
」太太說趁著三少爺的差事定下來,要請了人來家中熱鬧熱鬧,請了您下去商議……「吳媽看大少奶奶掛斷了電話,趕忙上前,三言兩語說明來意。
是想請了年輕女孩子來看看誰能與承言看對眼吧?
文殊想起前幾天,曾經在餐廳有過一面之緣,清水芙蓉、春風扶柳一般的女子來。
上次見她,還是蒼白著面容。不過瑕不掩瑜,更是將那女孩子的清雅絕俗趁到了十分。美的就同樣是女子,見了都忍不住念一聲『阿彌陀佛』。
如水中清蓮,美則美矣。遠遠的當個美人燈兒看著也就行了,文殊一眼就看出來是個『玻璃心肝兒』的人,正對上那句『可遠觀不可褻玩焉』。
家裡多這樣一個纖細、敏感的妯娌。要想和睦,無疑又是個『婆婆』,惹不得、動不得。相比之下,菲漣的性子簡直不要太可愛。
文殊打定主意,關於那位女孩子的事情,一句也不多說。
「媽。」才一走過轉梯,文殊就脆聲的喊張太太。
「快來……」一個人內心高興的時候,自然也希望身邊的人同樣興緻昂揚。張太太感覺到文殊的心情也不錯:「有什麼事,這麼高興,嘴角的笑收都收不住。」
手裡的股票升值了,不過不能告訴你。
文殊嫁進張家幾年,早就摸透了婆婆的脈搏。也不掩飾自己的好心情:「這不是替三弟高興,昨兒晚上伯言還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老三這個起點選的好。我是不懂的,不過伯言說好就一定錯不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咱們張家也能更上一層樓呢!」
這話真是,句句說到張太太的心裡去了。女人不用懂太多,要緊的是聽丈夫的話。她心裡最盼望的就是兩個兒子支應門庭、張家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