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黎月帶著水軍趕來了,奕的弓箭將身後的九黎族士兵一個個射到在水中。黎月早聽聞奕的神乎其神的箭術。黎月命令士兵拚命追趕顓頊,自己卻躲在船頭下邊。身邊的人死去了很多,黎月卻安然無恙。
別無退路,奕和顓頊只能選擇棄船逃生。野人跟在他們兩個後面逃進叢林。九黎族的人幾十年間從未進入華夏族的領土,現在為能殺掉顓頊,黎月帶領船上的士兵在江北下岸,在茂密的叢林中追逐顓頊。
奕的弓箭已經用完了,跟在顓頊後面,野人在奕的後面。在逃亡了兩千步后,黎月帶領九黎族士兵在山谷口快追尋到顓頊。野人轉過身,擋住山谷口,顓頊和奕繼續向前逃竄。
野人拔掉身邊的一棵樹,將樹枝用粗大的手掌捋掉。野人拿著樹榦大吼一聲。黎月被嚇尿一褲子。黎月和士兵站在了山谷口,不敢向前追趕。黎月抓著一個士兵的手,讓他向前去殺掉野人。那個士兵被嚇破膽,跪在地上「哇哇」大哭。
「你們這群沒有用的賤男人,一個個膽小如鼠,你們一起去給我殺掉那個怪獸人,如果你們誰不勇敢地向前,你們也是死路一條。」
手起劍落,跪著的士兵死去了。黎月身後的士兵雙手顫抖著拿著兵器,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野人掄起樹榦呼呼生風,風吹起塵土,迷住了九黎族士兵的眼睛。
九黎族士兵停下來,假裝揉眼睛中的塵土。黎月大喊去殺掉怪獸人,九黎族士兵才不得不再次前進。
短兵相接,前邊的九黎族士兵被野人手中如風揮動的樹榦擊倒,身體強壯的倒在地上口吐鮮血,身體虛弱的直接一命嗚呼。倒下去一批人,上來一批人。一個人受傷倒下,正好將野人的一條腿暴漏在他的面前,他拿起手中的青銅劍,從下邊偷襲了野人的左腿。野人的左腿彎下腰,又站起來,狠狠地踩在偷襲他士兵的胸口。
千鈞之力壓在偷襲野人士兵的胸口,直接上了天堂。
野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卻難耐自己的左腿越來越疼痛,越來越虛弱。沒有了強壯的雙腿支撐,野人上身也漸漸不穩,揮動樹榦的頻率明顯下降,給了九黎族士兵可乘之機。九黎族的士兵利用空隙在野人的身上留下一道道傷痕。一個九黎族士兵的劍插在了野人的肩膀上,野人將樹榦向前扔去,砸死三個人,砸傷五個人。
野人將劍從胸口拔出來,鮮血從傷口如泉水汩汩流出。野人拿著劍向前跑,將前邊的九黎族士兵一個個殺死。無論黎月怎麼恐嚇,怎麼殺人,仍然擋不住九黎族士兵的潰敗。野人將九黎族士兵全部趕出山谷后,站在了山谷的入口。對於野人來說,能多殺幾個九黎族士兵是好事兒,但是給顓頊和奕更多的逃亡時間是最重要的事情。野人站在山谷入口,可以拖延九黎族士兵追殺顓頊和奕的時間。
又一次慘烈的搏殺開始了。青銅劍比樹榦鋒利,卻沒有樹榦兇狠的掃蕩。野人大約每殺掉兩個人,自己的身上就要留下一條傷口。野人支撐不住了,被九黎族士兵逼的節節後退,退到山谷的出口。
身後就是茫茫森林,野人卻告訴自己無路可退了,野人用盡全身力氣,將準備跑出山谷的人給殺掉。這幾劍,耗盡了野人的力氣。
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從身後傳來,顓頊、奕、蒼瓊帶領著象城的士兵蜂擁而至。這麼多士兵,九黎族的士兵一個個掉頭跑。黎月無奈也只好選擇逃跑。奕帶領九黎族士兵在身後痛擊。九黎族的士兵逃到長江邊的時候,士兵已經被殺掉一半兒。剩下的一半兒士兵爭著上船的時候,又因為互相間他死掉一半兒。
黎月帶著士兵上船后,奕和象城士兵就無法追擊他們了。
在現在最重要的關頭,最重要的是保護領袖的安全。奕帶著士兵返回顓頊和蒼瓊身邊。
相聚后,顓頊提出要馬上乘船返回進入長江。
「九黎族的水軍現在還在長江上,你們坐船進入長江,那樣豈不是太危險了?你們還是暫時與我回象城,等日後時機合適再回帝都。」
「九黎族的水軍現在正在逃亡,根本不會看到我們坐船進入長江,這是我們從長江進入東海的好時候,不能再耽擱了,我們必須走。」
「我支持我們偉大的華夏民族領袖現在就走。」
黎峰對蒼瓊和顓頊說。
九黎族的水軍逃亡時,丟下了許多的船隻。顓頊和奕選擇了一個大的船隻,蒼瓊命令身邊的二十個士兵,要像前面那個十個光榮的士兵一樣,勇敢地保衛他們偉大的華夏民族領袖和奕大人。
顓頊、奕、小鸞鳥和二十個象城士兵乘船順流直下。蒼瓊、黎峰在看不到顓頊和奕的身影后,依依不捨地踏上返回象城的路。
黎月帶領那麼多士兵竟然沒有殺掉顓頊,還被象城的士兵殺的大敗,姜丹憤怒,大罵黎月,要處斬黎月,被王石攔下來。
「姜丹大人息怒,黎月大人率領大軍人數雖多,但是叢林和山谷不適宜大規模作戰,加上顓頊有一個從未見過的怪獸人幫忙,才讓顓頊有時間去搬來象城大軍,黎月大人所率領的士兵為水軍,抵不過象城常年在路上作戰的士兵,失敗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我們不能因此責怪黎月大人。」
經過王石的說清,姜丹饒了黎月。
九黎族世代的大仇人,華夏民族的領袖顓頊竟然從他們眼皮底下逃脫了。姜丹心中的憤怒猶如熾熱的熔岩,從火山噴發出來,直衝雲霄。姜丹被憤怒弄的睡不著覺。
「姜鶯領袖到底知不知道蒼牛就是顓頊?如果不知道,姜鶯領袖為何要放走蒼牛?難道是單純的喜歡蒼牛那個人?那也不對,喜歡的話領袖直接將他留下來玩弄幾夜就好了,大不了永遠被留在九黎族陪著她。」
姜丹決定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