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送上門的小白鼠
運動員的成長期,尤其是跳水運動,基本上在10~16歲,黃金期在16~20歲上下。十多歲的時候身體骨骼都還在發育期,而跳水是一項強度非常高的運動,十米台上飛速墜落,不算翻滾的角速度,光是跳台高度帶來的動能衝擊都是非常強的。
運動員入水的那一剎那對手腕、脊柱、角膜等都帶來巨大的衝擊力量。正式因為這樣,姚愛軍在現階段不會給自己盲目上難度的原因,他見過太多因為盲目上難度將運動員練到一身傷病甚至硬生生折損的例子。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是你們王教練幫你訂的訓練計劃嗎?」陸航問道,他簡直不敢相信,一個少年宮帶興趣班的教練怎麼可能比省隊教練還牛?
「噢……是呀!」姚愛軍本能的將自己重生的秘密遮掩,躲在王教練的背後。「我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書嘛,跟王教練商量后,王教練說可以試試啊。」
「什麼書?」
姚愛軍知道他是個學渣,故意丟了一本《醫學影像學》砸給他:「喏。」
《醫學影像學》是本專業的外科教學教材了,且不說裡面的黑白人體造影插頁在大晚上白熾燈昏黃的光線下多麼瘮人,那一頁能帶半頁註釋的高逼格,就把陸航砸的七葷八素,好比看天書。
「……」正值中二時期的陸航,深深的覺得,自己這是從智商上被人鄙視了吧,鄙視了吧,鄙視了吧……
陸航這才發現,掃一下姚愛軍的書桌書櫃,真不像是一個正常小學生甚至初中生該有的。除了比較正常的學校規定的教材和課外讀物外,他還有大量與他年紀極為不襯的各種運動學和醫科甚至心理學社會學的大部頭書。
「這些,都是要看的?」陸航咋舌。如果要研究個訓練計劃,要看這麼多書,對陸航來說真得仔細考慮考慮,這壓力真比山還大。
眼看陸航絕望的都要哭了,姚愛軍好心的不再逗他了,從書櫃的雜誌堆里挑挑揀揀,翻出來幾本給他:「看這個吧,涉及的文章我都折起來了。記錄本前面還有一些力量訓練原理推導,你對著看,其實都是國外早就有的成熟理論啦。」
時間不早,姚愛軍又逛又蹦的累了一天,不想跟小朋友再討論深奧的學術問題了。把書塞給他后,就將人打發去客房,小爺我要休息啦。
且不說陸航把一堆資料帶回屋發奮,第二天早上見到他的時候,姚愛軍嚇了一跳。眼睛比兔子還紅,這是看了一晚上沒睡?問道:「你都看完啦?」
陸航一臉哀怨,這麼枯燥無味的科普雜誌,沒比天書好多少啊!但看了姚愛軍的訓練記錄數據又撓心撓肺的想知道,一邊有書看不懂,一邊又跪在事實數據前想弄明白,這麼折騰來去的哪能睡得著?
「我沒看懂,等會我拿去給盧教練看看,這些先放我這行嗎?」
姚愛軍本來就想將這套理論做推廣,能給省體校教練看到,那當然是很好的。陸航既然這麼開口了,姚愛軍也順水人情的推給他去捅破這個窗戶紙了。
早飯後,差不多快十點多,王冬梅帶著盧奇和陳康平來了。
盧奇看著陸航一臉尷尬:「那個,教練昨天和陳主任喝多了,天又黑,來附近繞了幾圈沒找到你。你在姚愛軍家玩的還開心哈?」
還開心哈?陸航一臉便秘的看著自家不靠譜的現任教練和前任老教練,就這樣把自己扔下不管不問,還開心哈?
王冬梅在上次全國大賽的時候就認識陸航這個冷麵小子了,此時看見他招牌的黑臉,忍不住笑道:「昨天太晚了,部隊大院晚上有門禁的,也不方便帶他們過來。愛軍,今天有空跟教練去訓練中心嗎?把你最近折騰的那個計劃給大家看看。」
王冬梅不說,姚愛軍也要拐彎抹角提出來的。畢竟他這番動靜有點大,陳康平特意從省城來南城這個小地方,若說自家教練沒拿點什麼打動他老人家出山,他可不相信。
少年宮還放著假沒開門,但王冬梅是游泳訓練中心的主管教練,訓練館的鑰匙什麼她這裡都很齊全,一路把人帶了進去。
平時顯得空間擁擠的少年宮,此時就他們五個人,倒顯出了幾分空曠。
這個時間裡,游泳中心的水池是沒有水的,王冬梅將人直接領到了器材區。除了他們日常用的一些力量器械,盧奇和陸航都還注意到了這個小訓練中心不尋常的地方。
比如一個籃球架模樣的架子,上面的籃板籃筐都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兩端掌心寬度的彈力帶,垂在兩端支架上,半拉拉的掛著,看著像體操隊用的吊環,但又長長短短的吊了些滑輪細繩;角落裡放著一個半人高的充氣圓球;牆上還掛著一張漁網似的東西……
種種奇奇怪怪的道具湊在一塊,看起來不太像個正常的訓練室。
王冬梅看見他們一頭霧水的模樣,略帶驕傲的介紹道:「這就是我們最近在研究的新型力量訓練設計,我們暫時叫做「專項力量訓練計劃」。」
陳康平站在邊上饒有興緻的看著。王冬梅讓姚愛軍示範,一邊示範她一邊和幾人解說。
「這個彈力設備,是為了模擬空中無固定狀態下的訓練。主要訓練腰腹肌肉群。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菱形肌、背肌等的向心收縮接等長收縮。」
王冬梅口中一個個專有名詞噼里啪啦往外掉,姚愛軍則配合她的解說,先將雙手固定在彈力帶兩端,開始各種直體體前屈,空中團身翻騰,空中轉體,並腿翻騰,展背打開等各項動作。
「這個充氣球,我們叫做平衡球,因為著力不穩定的特點,坐在上面或者俯卧在上面的時候,也可以模擬無固定狀態下的平衡性小肌肉群的控制力訓練。」
「這張網是這樣用的,先在中央空地這兒放好墊子,然後把網繩掛在四周,讓網平展。就是一個簡單的蹦床啦。哈哈哈,咱們單位條件有限嘛,艱苦一點。盧師兄你們回去可以去體操隊那用,他們那這些器械都全著呢!」
忙活了一個多鐘頭,一番動作演示下來,姚愛軍也大冷天的熱出一頭汗。
在場的都不是外行,姚愛軍的訓練動作全程有80%以上針對的是傳統力量訓練中難以觸達的小肌肉群。他們立刻看出了這套訓練方式的好處。
跳水運動雖然是一個高爆發項目,從起跳到入水,全程也不過就一兩秒眨眨眼的時間。但空中動態以及跳台第六組的臂立動作都是強調「穩定過程」的,而「穩定過程」的技術要領就是控制力要求,對責平衡的小肌肉群正是這個技術展現的主力軍!
而我國現行的傳統專項力量訓練大多來源於經驗推測和簡單的解剖學,大多是體育競技項目通用的訓練。重視身體柔韌性,缺乏針對局部專項肌肉群的研究。
眼下王冬梅向他們展示的,正式他們缺失又尋找的部分!
陸航忍不住的看向自家教練:「盧教練,我節后能留在南城,在王教練這跟訓一段時間嗎?」
都聽說過地方隊員去省隊跟訓集訓加強訓,誰聽過省隊隊員來地方上跟訓的?這叫下放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