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舉國哀痛
皇上說道:「皇姑只是擔心皇祖父,不打緊的。」
太祖皇上說道:「她就那個脾氣,你過來陪朕說說話,讓他們都出去吧。」
太妃和眾人行禮退了出去。
寰姬就坐在殿外的門檻上,她知道自己剛剛衝動了,她拉扯質問的人是皇上,掌管生殺大權的皇上,而這裡不是青州是大明宮。
太妃帶著一眾人出來就看到了寰姬公主兩腿張開的坐在門檻上,手支在臉上,她臉上依然帶著面紗。
太妃咳嗽一聲說道:「成何體統。」
寰姬抬起頭側身就看到了一堆人望著她,寰姬趕忙起身站到了一旁,行禮道:「母妃安。」
太妃說道:「你父皇知道你擔心他,他沒有真的生你的氣,陪母妃說說話吧。」
寰姬陪著太妃去了偏殿,寰姬從太妃的口中得知他們這兩個月在宮中的情況,也知道太后在他們的飯食中動了手腳,因為發現的及時太妃沒有什麼大礙,但是那東西對恢復休養中的太祖皇上就大為不妙了,因為他的身體很多葯都不能用。
寰姬問道:「父皇還有多久?」
太妃眼淚滴落在衣襟上說道:」怕是時日無多了吧。「
寰姬深吸了兩口氣,把眼淚憋了回去,轉身安慰道:「母妃別難過,父皇會吉人天相的。之前在揚州病的那麼厲害都能平安無事,何況京師這麼多太醫,他定會沒事的。」
太妃擦了眼淚說道:「是這個理。」
內殿里,太祖皇上靠在枕頭上說著這幾年在青州發生的事,偶爾停下休息,氣息順暢后再繼續說,彷彿要把他這幾年過的開心日子都說與皇上聽一樣,說到寰姬公主的公主考試后的樣子時,太祖皇上和皇上二人都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皇上笑道:「沒想到皇姑還有這個本事,連皇祖父和楊太妃都騙過了。她學這些才用了區區半年,就能學的如此,皇姑真是天資聰穎啊。」
太祖皇上答道:「可不是么,她就是個聰明的,可惜不是男兒,不然定當拜相。青州的兵士你不用害怕,我在青州這幾年看的明白,她就是個山野之人,壓根就看不上權勢,所以平日里說話、做事都膽大。你不要介意,終歸她是善良的。「
皇上說道:」祖父您放心,我和小姑姑不會生分的。「
太祖皇上說道:」好,好。「然後就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皇上推了推太祖皇上,喊道:」皇祖父,皇祖父……太醫……太醫……「
偏殿的太醫魚貫而入,另外殿內的寰姬和太妃同時站起身,寰姬撒腿就往內殿跑,太妃也是緊跟其後。
二人跑進去就看到滿地跪著的太醫,就連皇上都跪在一旁。
太妃撲在床邊拉著太祖皇上的手就開始哭,寰姬在一旁默默的掉著眼淚。
太祖皇上駕崩……
太祖皇上駕崩舉國哀痛,大唐上下百姓為其守孝一年,一年內不得嫁娶,不得大辦宴席,皇上守孝三個月。
最悲傷的莫過於楊太妃,楊太妃雖然已經有了心裡準備,但是還是難以承受,寰姬寸步不離的跟著她。
楊太妃等妃嬪、寰姬公主和大唐其他的皇子公主們都跪在靈堂前守靈。
皇上則在朝堂上和大臣們爭論不休,滿朝文武一半主張楊太妃陪葬。
皇上很煩,不論其他,單單為了寰姬公主,皇上就不能同意,只是一時半會他又難以說服朝中大臣。
有些人便說楊太妃乃是太祖皇上最放心不下之人,理應陪葬;還有人拿楊太妃無子說話,無子的嬪妃理應去家廟或者陪葬。
太祖皇上靈堂前哭聲不斷,寰姬看著他們,知道他們是真的在哭。可是又有幾人是真的因為太祖皇上的去世而傷心呢,他們無非就是在哭自己日後的命運。
陪葬名單一直爭執不下,就這樣僵持了三天。
俗話說沒有不漏風的牆,皇上在怎樣的隱瞞,楊太妃陪葬的事還是被寰姬公主知道了,還有幸災樂禍的人竊竊私語的說:」認養的始終是認養的,當年在受寵也逃不過陪葬的命運。「
寰姬聽到后沒有任何反應,她臉上依然帶著白色的面紗。可是她目光好似能殺人一樣,她就這樣掃過了這個靈堂,但凡接觸到她目光的人,都閉口不言,生怕自己被她撕了或者是吃了。
楊太妃拉了一下寰姬說道:「別衝動,今天才是第三天,更何況我不覺得陪葬有何不好,至少夫君不會一個人寂寞。「
寰姬說道:」我不許母妃說這樣的話,皇陵里本來就有我們的位置,只是或早或晚罷了。只要母妃和孩兒心中有父皇,父皇就依然活著,您要替父皇看著大唐的江山,日後到了地下好告訴他上面的一切。而且我在皇家本來就是個笑話,母妃為了我也要好好保重自己。」
太妃趕忙說道:「你怎麼會是笑話,你是我女兒,我不許你這樣說。「
寰姬說道:」請母妃放心,這事您就不用理會了,如果我連母妃都保不住,那我還算什麼大唐有史以來第一位有封地的公主。「
太妃拍了拍寰姬的手,示意她放心。
第四天天未亮,薛玉便讓人傳了話給寰姬公主,請寰姬公主在早朝期間在議政殿外等候。
寰姬不明這是為何,但是她第二天早朝時依然去了議政殿外,因為她本來就打算過來和他們理論理論的。
司馬雲飛率領慶軍十萬大軍如今守衛京師,他生怕朝中因太祖皇上駕崩而不穩,更怕有皇子、公主鬧事,京師各處戒嚴。
大殿外,寰姬聽著殿內的豪言壯語,有說楊太妃美色誤國理應陪葬的,有說楊太妃無子理應陪葬的,還有人再說太祖皇上寵愛楊太妃自然是要她地下陪伴的。
寰姬聽得忍無可忍,深吸一口氣走進了大殿。
最先看到他的是坐在皇位上的皇上,皇上震驚了,這太大膽子了,沒有傳召直接進來了。
眾臣看到皇上的目光紛紛轉頭,朝廷上下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