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棲特種兵> 第1363章 格物致知紮根

第1363章 格物致知紮根

  不管是經世致用也好,還是格物致知也好,實際早就在儒家文化中存在,也早就有人論述提倡、推行。


  但是作為一個校訓,大整旗鼓地倡導和落實到教學中去,這個嶽麓書院屬於首創,在當時首屈一指。


  單就格物致知來說,畢竟純理論的內容和做法多些,但是經世致用就不同了。


  經世致用,實質上是把格物致知所總結出來的的東西,規範化以後,用來經營他們所麵臨世界的各項事務,也就是世間發生的所有一切!

  凡是他們所麵對所要做的事情,都需要經營!

  所謂經營,一言以蔽之,就是用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反過來指導這個世界中各項事務的運行。


  能不能運行成功,很大程度在於是不是按照規律去做,不按照規律,瞎幹一氣,自然是肯定失敗。


  但是,這裏隱含一個前提,就是他們所遵循的規則是正確的。


  而這個正確的規則是哪裏來的呢,是格物致知的結果。


  但是,誰能保證格物致知的結果就是正確的?

  沒有人!

  甚至連這個結果是否正確,都無從得知.

  所以,經世致用又是檢驗格物致知結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途徑。


  也就是說,要想保證格物致知的正確,必須經過經世致用的嚴格檢驗。


  因此,這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原則,也在絕大多數場合被人們認為是毫不相幹的原則,實際上就有了密不可分的關聯!

  進一步分析,就知道二者是互相依靠,互相提供服務的!


  沒有經世致用的需要和目的,格物致知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如果隻是為了自己知道一些東西而去格物,那麽這個原則就成了當事人的一個小小的寵物,其成敗得失就會無人關心,對社會也毫無影響。


  因此,格物致知必須為社會所用,就是經世致用。


  另一方麵,經世致用如果沒有格物致知所總結出來的結果作為指導,就成了瞎子走路,沒有目標,不知道如何行走。


  沒有目標的行為,簡直連動物都不如。


  動物的所有行動,還都離不開自然本性的驅動。


  人的行為,沒有明確的、合宜的目標,甚至脫離了自然本性對他的約束。


  哪怕造反的農民,也都給自己的造反行為找一些理由,何況更有理智的人,更何況最有理智的文人!


  因此,這些自我約束力特別強大的文人之一舉一動,都必須有格物致知過程中得出的認識成果做為原則約束。


  直接地說,經世致用必須後於格物致知;當然實踐中,這是一個無限的循環過程。


  因為這個關係,二者互為對方提供存在的根基,也為對方提供永不枯竭的活力!


  而在具體推行經世致用方麵,丁善慶和曾國藩互相支持,相得益彰!

  對於曾國藩來說,治理國家,是最大的經世致用!是最富挑戰性的經世致用!也是最敏感的經世致用!

  這個方麵弄得好,可以升官發財;弄得不好,就會傾家蕩產,甚至人頭落地!


  對於曾國藩來說,他的生活就是如何當官!


  因此他對格物致知的依靠,在程度上高於任何人!

  而丁善慶,雖然也當過跟慣例知識分子有關的官,但是基本上是一個純學術型的人才,因此他可以在格物致知方麵,取得成績,也就是達到前人沒有達到過的高度!


  這些成果,當然他很願意提供給曾國藩去使用,去檢驗。


  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他在官場或者其他場合去實驗。


  經過檢驗正確的東西,他才放心地用於教學。


  很多東西,不是可以馬上見效的,所以那些東西,就成了曾國藩的專用成果。


  雖然曾國藩畢生混跡於官場,但是對他最為重大的生涯經曆卻是軍事!


  太平天國的崛起,讓他投筆從戎,成為一名軍事統帥!

  這個不管是他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都是必須走上這一步的!


  不走上這一步,隻有一個結局,就是和滿清朝廷一起滅亡!

  他就在眾多陪葬的漢人知識分子當中,充當其中的一員。


  滿清滅亡無所謂,可是讓他陪葬,他豈能甘心!


  於是,他就成了一個軍事統帥。


  這對於他來說,生命攸關!

  這對於他的經世致用,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於是就有了丁善慶的《左氏兵論》。


  據說這部兵書後來失傳了。


  看丁善慶和曾國藩的關係,對於失傳就可以理解了。


  因為丁善慶的這部在軍事領域對格物致知的總結,就是為了曾國藩在軍事上的經世致用準備的!

  也許是一無用處,也許是無價珍寶,無人得知。


  不過,曾國藩在曆史上,是軍事上的最後勝利者,其中是否有《左氏兵論》的功勞,就隻能是感興趣之人的猜測了。


  政治上、軍事上的經世致用,促使丁善慶在格物致知上、在日常教學上加強了這二者的研究和聯係,所以他很忙。


  但是,他和曾國藩都清楚,他們的方向是正確的!


  隻要有足夠的時日,他們必然在這方麵建立起一個深厚的基礎,建立一個穩固的秩序,把這個學術和治理都至關緊要的題目做下去。


  可是,真的還有這個機會嗎?


  今天曾國藩突然過來,告訴丁善慶一個消息——鹹豐宣帝逃到了他那裏!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在軍事上,滿清一敗塗地!

  也意味著,滿清的統治已經名存實亡!

  它名義上的消失,也已經進入倒計時!

  這個時候,曾國藩極其迫切地想知道,經世致用該怎樣去做,才能挽救滿清的滅亡。


  曾國藩心裏很清楚,他個人可以有一百種方法逃跑;但是滿清一旦滅亡,他在政治上軍事上曾經的努力和將來的抱負,一切都落花流水,一去不複返了。


  二人一番極其深入的、推心置腹的交談,確定目前雖然危機重重,但是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他們擬定的經世致用方針大略有這樣幾條。


  第一條,就是所有梟雄都用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既然鹹豐在這裏,沒有道理不善加利用!


  雖然天下諸侯已經大多歸於天國,總有那麽一些殘餘依然抱有希望,他們當能夠前來助力!


  第二條,許多參與兩河決戰、江漢平原決戰的殘兵敗將逃到了這裏,而且有不少正在路上,這些人雖然士氣慘遭打擊,但是都是軍中精華,善加利用,將是精銳中的精銳!


  第三……


  就在這時,麥柯討厭的聲音傳了進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