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死忠赴死如歸
攝靈派出的一百五十黑衣使,分別代表皇上,馳赴各地,再次征集人馬錢糧。
如果在政通人和時期,這些人作為堂堂欽差,皇上的代表,所到之處,倍受尊崇,所有人都必須下跪接旨。
但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期,他們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對待。
不但和慣常的待遇不同,各個不同地區對他們的態度,也由於各地區的主政者對時局的認識不同而千差萬別。
凡是稍微明白事理的人,都會對滿清現在的局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最樂觀的人,也不否認滿清作為一個整體,已經遇到了極大的麻煩!
至於各行省、各個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有的已經糜爛不可收拾;有了正在雙方龍爭虎鬥;最好的也就是在鬥爭中還占有上風。
換句話說,就是天軍還沒有對他們重點照顧。
比較中立的,也就是既不樂觀,也不悲觀的,則認為滿清雖然還沒有敗落,但是已經風雨飄搖,朝不保夕,如果沒有重大措施,逆轉乾坤,很快就會徹底敗亡。
至於持悲觀態度的人,他們認為滿清的敗亡,不是將來,而是現在!滿清已經陷入死亡的深淵,沒有人、沒有辦法把它撈出這個深淵。
這三種不同認識,也直接決定了對這些黑衣使的態度。
所以,他們作為一個群體欽差禦使,承受了五花八門的待遇。
這裏隻有一個例外。
當一個地區的主政者,是對滿清死忠的話,那麽,別管他對時局的判斷是樂觀也好,悲觀也罷,還是不樂觀也不悲觀,都不影響它服從諭旨的命令。
隻有在這樣的地區,這些欽差禦使,才受到了應得的待遇。
這些黑衣人最主要的去處就是各個行省的總督衙門,雖然所有總督都已經去了前線,家裏還有留守的官員,也就是個總督衙門的二把手——提督。
不過這些提督一般都在各省負責軍事,他同時向二個人負責和報告。
一個就是總督,軍事上的長官。
另一個是巡撫,相當於高官,負責各省軍事事務以外事務的民政長官。
當然,這個巡撫,也要向總督報告,在民政事務上受總督領導。
尤其可見,總督的位置是多麽重要,他的威權是多麽高端。
實際上,他這個總督就是代替皇上,督導鎮撫一方。
因此,這些黑衣人就是要找那些提督和巡撫,對他們傳達皇上的命令,跟提督要人,跟巡撫要錢要糧。
身在戰區之內,但是還暫時沒有受到戰火波及的和南省巡撫,第一個接到了聖旨。
一位作官清廉,擔任巡撫等高端職位的年長官員李德會見了他。
李德,是清道光二年進士,曆任薑蘇、柑肅等省布政使,為官清廉,剿匪平亂屢次立功。他對後代的教育也非常重視,例如李德給其子啟詔的一些家書中說:“勤能補拙,儉以養廉,八字為做官要訣。”
他還自我總結說:“我一生無他長,隻以此二句勉力學來。”
他教導兒子說:“為你言之屢矣,不知能從教否?從教努力可為順孫孝子,倘麵從心違則是貪墨汙吏,其患不可勝言。”
他還講述了一個故事,說他從潛運通判時,每年謹二千二、三百金,每日食肉半斤,一年所用一千餘金,仍剩千餘金,彌補青縣虧項,四年彌補五千金。
估計那個虧損不是貪腐賄賂,而是任務沒有完成,或者是帳務對不上號。
滿清有個製度,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是需要負責的官員自己掏腰包補上這個窟窿的。
從這裏可以得知,李德在任期間革除弊政、販貧扶弱、清廉惠民,從一小段家書中就可以看出李德的做人為官之道。
他帶著這樣的理念教育後代,也是其族人中廉官文人不斷出現的原因。
由此可見,貪官也和家庭中缺乏清廉教育有關。
如此一個清廉親民的巡撫,如何能接受如此不近情理的所謂聖旨?
尤其是第一條,說是從十歲開始征召兵員,他簡直是氣炸了肺!
這不是彼竭澤而魚、殺雞取卵還可惡?
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假傳聖旨!
既然有了這個懷疑,他當然就不肯接旨啦,從地上的跪姿爬將起來,站直身體,肅聲問道:“你還有別的證據證明你是欽差嗎?”
他有嗎?
別說,還真有!
這就是尚方寶劍!
這是皇上為了他的這些禦史大人能壓住場,臨出發時,每人給他們配製了一把寶劍,說這是尚方寶劍,所到之處,軍民人等,凡不服從聖旨的,定斬不饒!
這柄寶劍,從來源上沒有問題,確實是皇帝禦賜的,具有皇上所賦予的一切權利。
這柄寶劍,從效用上,也沒有問題,確實相當鋒利,砍個把腦袋小菜一碟。
可是在外形上有點問題。
正常的寶劍都是具有皇上色彩的,也就是有禦用明黃顏色為標誌的!
現在這柄寶劍,鋒利卻對是有了,劍鞘的顏色也很漂亮,但是那關鍵的明黃顏色呢?
沒有明黃顏色,你怎麽敢說是尚方寶劍呢?
沒有明黃顏色,你又怎麽能說是尚方寶劍呢?
可是李德知道這些,黑衣使蛇三五零不知道啊。
他隻知道這些劍都是皇上親手交給他們的;同時告知每一人這柄劍的作用是什麽。
於是,他也不管李德臉色大變,抽出來以後,啪的一聲就拍在了桌子上。
並且大聲吼道:“給你看,難道尚方寶劍還能有假?皇上親自交給我的!”
這就更假了,難道皇上會把一個沒有任何皇帝特用顏色的東西當作皇帝的證明?那個聖旨好歹還是明黃色絹紙呢。
當然那個十歲征召入伍的內容就更加不可能出自皇上。
皇帝是如此的愛民,他怎麽能發出這樣害人的指令?
“你好大的膽子!從實招來,你到底是何人,假傳聖旨,意欲何為?”李德再也按耐不住,嚴詞問道。
那黑衣使者,豈是凡夫,他和其他黑衣使者一樣,在攝靈的影響下,對那個第一號人物鹹豐皇帝都沒有放在眼裏,何況你區區一個巡撫?
於是他不但沒有被李德嚇唬住,反而更加理直氣壯地說:“你竟敢抗旨不遵?你難道要造反嗎?來人!把這個勾結叛軍的反賊拿下!”
李德心裏話,你以為你這樣咋咋呼呼地就有人聽你的嗎?太可笑了!
哪裏知道,他還沒有想完,一群人就呼啦啦跑了過來,為首之人竟然是柏貴,現任和南副提督!
原來和南一直就有提督一職,後來撤銷,由巡撫兼任,但是下麵設置副提督,幫助巡撫兼任提督處理軍事事務。
柏貴任副提督已經多年,早就窺測那個巡撫兼提督那個位置,不過無論如何鑽營,始終沒有成功。
一個偶然的機會,蛇三五零認識了柏貴,知道了他的心事,並且表示原因幫助他。
今天正好有這個契機,蛇三五零正好需要預備一手,於是在會見李德之前,就找到了柏貴,安排好了一切。
果然李德沒有盲從聖旨,二人發生了衝突。
李德得大喊大叫,等於對著空氣說話,沒有任何效果。
蛇三五零的斥責,卻引來了柏貴等人。
柏貴匆匆趕來,對蛇三五零躬身行禮:“欽差大人,有何吩咐?柏貴特來效勞!”
蛇三五零一指李德:“李德抗旨不遵,勾結反賊,給我拿下!”
柏貴大聲說:“謹遵欽差命令!”
轉頭對自己帶來的士兵說:“立即動手,把這個反賊拿下!”
又對李德說:“哼!你也有今天!”
李德一看,事有反常,大事不妙,記者對柏貴說:“雨田老弟,你怎麽聽他亂指揮,他是假的!”
柏貴不理,他的手下早已經把李德捆綁完畢。
蛇三五零一步登上巡撫的作為,大聲宣布:“遵照皇上指令,李德已被拿下,從現在起,柏貴承擔起李德的全麵職務,全麵遵行聖旨的要求,不得有誤!”
柏貴跪下:“微臣遵旨!皇恩浩蕩,感激涕零!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還有,李德造反,罪大惡極,推出去斬了!”蛇三五零又下了一道命令,他也沒有什麽一定之規,一切隨性而為。
你不讓我痛快,我讓你連不痛快都得不到!我趁機殺了你,讓你一無所有!
如果李德這樣一個好官,讓他這麽殺掉,也實在太可惜了。
不過,似乎命運就是這樣,難以逆轉。
這裏知道,剛才還唯命是從的柏貴,卻不同意了。
他雖然和李德競爭,希望取而代之,但是遠遠沒有要殺死對方的地步。
他失敗了自己勝利了,對李德來說,已經夠慘了,豈能害了他的命!
於是,他趕緊勸阻:“欽差大人,這可不行!我還完成聖旨的要求,還需要李大人的幫助呢!絕對不能殺!”
這蛇三五零雖然狠毒,但是並沒有特別多的心術,覺得柏貴說得有理,也就不再堅持!
於是,和南在柏貴的主持下,就變成了一個死忠皇上,全麵遵行聖旨的省份,明知前往戰場是死路一條,還是如同飛蛾撲火,視死如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