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棲特種兵> 第920章 少傑鏖兵銅關

第920章 少傑鏖兵銅關

  華山派投順了天軍以後,以九天真人和他的九個徒弟組成了十人團,幫助天軍很快地就收複了秦嶺山脈東段及附近地區。


  他們的幫助方法,主要就是策反。


  他們的策反方式,就是這十人團紛紛出動,到天軍目前攻打的目標那裏,把那裏掌軍的華人派俗家弟子說服,讓他們投降天軍。


  因為華山派在當地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這些重量級的高級領袖人物出馬,讓那些俗家弟子受寵若驚。


  精神恍惚之下,立刻就言聽計從了。


  就這樣,花陰、駱南、儋鳳、觴南、蘆氏、花縣、觴洛、蘭田等地,全部在第一時間舉義投誠,從了天軍的領土。


  隻有銅關,不是太順利,盡管是九天真人親自出馬。


  這個俗家弟子雖然沒有列入華山正是修行的弟子行列,卻有一個正式弟子的名字,叫做趙一敬。


  原來他曾經上過華山,後來卻因為熱衷於名利,又還俗去走官場,所以現在擔任千總,負責統領整個銅關的防衛事務。


  九天真人一到,立刻說明來意,要求趙一敬投降天軍。


  趙一敬立刻陷入兩難境地。


  一方麵,他真的不想投降;另一方麵,他又不想得罪師父,同時也不敢,師父要是發起怒來,他還真的承受不起。


  於是,他就敷衍起來。


  一方麵他極端熱情地招待師父;另一方麵就是不給師父準話,拖著不投降。


  拖了一天,九天真人急了!因為天軍的期限到了,再不投降,等於沒有按約定做到,九天也是好臉麵的人,他丟不起這根臉。


  於是,直接闖進趙一敬地大營,發出最後通牒,立馬投降!

  否則,就活捉了他,送給天軍!反抗的話,就送給天軍一具死屍!

  趙一敬無奈之下,隻好屈從了師父。


  清軍投降,天軍開進了銅關。


  趙一敬因為是戰場起義,所以按照天軍的慣例,被安排天軍的一個旅長,等於官升一級,他的軍隊數量也從以前的一千多人,增加到了三千多人。


  他的防區也依然是銅關。


  天軍這裏原來屬於程吞金的部分,依然歸屬原建製,王少傑的十個團援軍,則奉命駐守在銅關。


  趙一敬則歸屬王少傑節製。


  麥軻臨離開前往太行山區的時候,特意來到這座戰略古城,一方麵欣賞一下這座要津,另一方麵部署這裏的防禦。


  麥軻要四處轉轉,王少傑當然陪同,而且他自己也需要了解周圍的地形。


  結合以前的軍事知識和實地觀察,麥軻對這處戰略要地的了解更加深入。


  王少傑則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雄關,對祖國的壯麗山河增加了認識。


  潼關的曆史,源遠流長。


  《唐書》載“古為桃林塞”。


  《左傳》也有“晉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的記載。


  那時桃林的範圍,包括銅關以東到和南嶺寶縣西境。


  戰國時,函穀關就成為秦的東大門,此地在嶺寶縣坡頭鄉王垛村一帶、東臨洪農澗

  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在銅關大戰,銅關之名,始見於史。


  銅關關城始設於漢,在港口以南源上,即楊家莊附近。


  隋大業七年,也就是六一一年,移關城於楊家莊南城北村一帶,與漢代關城南北夾峙,形成兩座關城,形勢更加險要。


  唐武則天天授二年年,也就是六九一年,潼關又從塬上北遷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每目前的銅關。


  曆代各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裏駐屯重兵,設關把守。


  銅關,經宋、明以來多次修葺,保存尚好。


  西門有明代建築的門樓,俗稱“樵樓”,宏偉壯觀。


  《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而得關名為潼,因為“潼浪洶洶”,又稱衝關。


  這裏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


  明洪武年間,銅關有大規模增建;其中千戶劉通築城,指揮金事馬增修城牌“依山勢而曲折”築城牆,後稱明城。


  清朝增修擴建,北臨黃河,南跨鳳凰、麒麟二山,東斷東西大路臨黃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斷東西大道靠和南沿上象山。


  現在麥軻和王少傑所看,就是滿清建城的結果。


  這四座山上,二人商定個配置一個團防守。


  鳥瞰全城,可見城門開六處,每處各有兩洞,中有甕城相連。


  東門稱金陡,先名“迎恩”,後改“平藩兩陝”。


  西稱“懷遠”,後改“控製三秦”。


  南門有兩個,東邊的稱作上南門,先名“淩雲”,後改“麟遊”,再改“覽山”;西邊的稱下南門,先名“迎薰”,後改“鳳儀”。


  北門也有兩個,靠西邊的是大北門,先稱“吸洪”,後改“霸英”。


  南北水關門有兩個,南邊北門築閘樓七間,裏設天橋;北邊門築閘九間。六大城門,除南門無樓外,東西城各有兩個。潼水穿城而過,經潼津橋注入黃河。


  潼關史稱“畿內首險”,是“三秦鎮鑰”、“四鎮咽喉”,自漢末設縣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了。它占據晉豫陝之交點,是曆來兵家必爭之地。


  對六道門,二人也商定了兵力的布置。


  “你有三個任務,少傑!第一,阻擋清兵,堅決不讓他們的一兵一卒從這裏入關,確保我們的兩河決戰勝利。


  “第二,接應從西方、西北而來的天軍,讓他們順利通過這道關隘,前去參與兩河決戰,不讓任何人阻擋天軍進入兩河決戰地區的步履。


  “第三,牢牢盯住新投降的趙一敬,對他們又限製的使用,為天軍的目的出力,而不能讓他們壞事!”


  看完地形以後,麥軻交待了留王少傑駐守銅關的理由。


  “堅決完成任務!”王少傑毫不猶豫地保證,然後問道:“那個趙一敬有問題?”


  “對!我看他神情不定,投降天軍似乎是在敷衍,多半是九天真人壓服的結果,你對它多加注意就行了。”


  “要不要先下手為強,先排除了這個潛在的麻煩?”王少傑果決地提議。


  “不必!等他露出反意,有所行動,在給予雷霆一擊!既對別人有說服力,又造成明確的震懾作用,目前,你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這個問題上;表麵上整修關防,準備對敵便是。”


  麥軻說完,告訴了王少傑的聯係方式,就去追趕大部隊去了。


  二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二人視察期間,趙一敬已經決定反出天軍,繼續投靠滿清。


  其實,他這個心思一直沒變,隻是因為九天真人的強大壓力,他才采取了權宜之計,跟著所有的全真教成員投降了天軍。


  現在,九天真人已經隨從天軍離開,他沒有了壓力;對天軍的首領王少傑,他還真沒放在眼裏,不過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年輕!

  別說是他了,麥軻都不在話下,他就不服氣為什麽會屈服於他們!

  不過,如果就是這些,他還不會現在就反,起碼要等待的時間長一些。


  促成他立刻就犯的關鍵是他來了一個客人。


  這個客人就是蛇三,從攝靈那裏來的。


  攝靈完全控製了鹹豐皇帝,所以蛇三就成了欽差,不但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地對他完成了蠱惑,而且還給他帶來聖旨。


  聖旨說,如果他能牢牢掌握銅關,保證滿清軍隊出潼關,進入中原;同時擋住天軍的通路,就封他為一省督軍,官居二品!


  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目標!

  現在距離目標如此之近,垂手可得,他豈不拚命?

  什麽全真教!什麽九天真人!什麽天軍!全他奶奶的滾蛋!誰敢阻擋老子升官發財,我跟他玩命!


  就這樣,他以隻爭朝夕的速度,完成了反叛的準備,麥軻一離開,王少傑剛到大營,他就殺了過來!

  他帶的兵都是他的屬下,一千人是他的老底兒,二千人是新改編的。


  不過這些新改編的人都是皇帝絕戶令下召集起來的,基本上都是團練、鄉兵,所以不但戰鬥力不低,而且心思也和趙一敬基本一致。


  王少傑沒想到這家夥這麽快就暴露本相了,冷笑一聲道:“你找死,我就送你一程!”


  然後領了三千人馬出去,其他人都按部就班守城。


  沒有想到,蛇三先出馬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策反了趙一敬他信心大增,他出來的時候信心十足,醜陋的麵孔上掛著笑容,對著王少傑就誇誇其談起來。


  談到興頭,還掏出一張聖旨,明黃色,識貨的一定認識這是皇家專用辦公用品,上麵許願的官職竟然和給趙一敬的一樣。


  隻不過沒有說卡住關隘,而是說,隻要投降滿清,就可得到督軍之職。


  差點沒把趙一敬的鼻子氣歪!


  王少傑起初是不理不睬,等他洋洋得意拋出聖旨,許下官職,期待對方立馬投降,和趙一敬一樣,猛聽的一聲暴雷炸響!

  “給我去死!”


  王少傑怒馬長槍,閃電一般,直奔蛇三喉嚨!
.

  (想知道《三棲特種兵》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眾號,搜索“Qidianzhongwen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