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王猛拜相,三人成虎
長安城內,隨著符健的敗逃,一時間是風起雲湧,符箐和符碩兩兄弟帶領著殿前軍的上萬人馬血腥鎮壓了所有支持符健的聲音。
血腥的殺戮持續了半個月之久,成績也是斐然的,符雄之妻苟氏代子執掌朝堂,小兒苻堅為新一任三秦王,任王猛為相國,符箐和符碩兩兄弟更是封為親王。
苟氏垂簾聽政的時代開始,也是王猛執掌朝堂的開始,而符箐和符碩兩兄弟更是和王猛展開了一系列朝堂之上的政治鬥爭,不過王猛是誰?整個五胡亂華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分分鐘就收拾了符箐和符碩兩兄弟。
而符健則逃到了一個原先自己封給符雄的東海城,這裡是符健的大本營從一開始分封給符雄的時候,符健就沒安好心,只是世事難料,最終來到這個地方竟然是自己,符健自領三秦王,可惜世人皆不認可,只是稱其東海王。
東海王符健倉促之間逃到東海城,卻突然聽聞長安方向傳來的消息自己妻兒被俘,更是惱羞成怒,砸碎無數珍寶和殺死不少宮人,最後無奈的派人聯繫了北方氏族的世仇羌族,勾結在一起,結成攻守同盟,與長安的氏族算是正式分裂隔開。
魏國洛陽城中,按兵不動的魏國大將們最近可是看了一出好戲,長安城內風起雲湧的變化不可謂不讓人意外連連。
從符雄的意外遇刺身死,到後來符健的先下手為強,再到符雄之妻聯合符箐和符碩兩兄弟后的反敗為勝,這一切的變化,不可謂不一波三折。
「殿下,長安來信。」
「快,速速取來。」
「殿下。」
「好好好,景略先生不愧是大才,信中所說,景略先生已經成功取得符雄之妻苟氏和太子苻堅的信任,不久前剛剛被封為氏族的相國。」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同喜同喜。」
看到王猛的來信,冉智很高興,自己的先知先覺總算是有點作用,重生以來對歷史的熟知讓冉智很是焦慮,但自己力量太小根本無法阻擋歷史的洪流。
現在,自己的一顆棋子已經埋下,就看歷史上著名鼎鼎的王猛王景略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之果了。
「殿下,臣有話要說,但不知當講不當講?」
就在冉智為自己的英明舉措感到十分高興的時候,下首一名偏將卻突然站起來,鞠躬道。
「但說無妨!」
冉智不是神仙,自然也不知道此人為何在這氣氛中突然打斷大家,只好大度點的示意偏將說下去。
「景略先生有大才,我等自當服之,但今先生人在長安,敵軍之中為氏族出謀劃策,臣怕某一日出現什麼不可控之事,到時候景略先生若為敵軍出個一謀半策的,我怕會給我軍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
聽到偏將的發言,帳內一眾將軍不知道聯想到什麼,各個臉色都有些不自主的難看起來。
「爾等以為呢?」
看到大家一下子都莫名的緊張起來,冉智思考再三這才問出這一句,他總不能告訴自己的將軍們,兄弟們別怕,王猛整個人絕對不會認二主的,因為我是從歷史書上看到後人對他的評價,是個忠臣。這話要是說出口,沒準會被大家看成神經病。
「臣以為馬偏將說得雖然有些言過其詞,但不可不防。」
聽到冉智的問話,帳內的空氣頓時都凝固了幾分,大家在沉默了片刻之後,眼神交流之下,蔣干這個陪著冉智一路走來的老將先開了口。
「殿下,人心是會變的,一國丞相之位,權利之大不下於小國國主啊,臣覺得趙將軍言之有理。」
聽到蔣干先開了口,南方軍團的原大帥鄭系這才開口附和道,不過他一開口,頓時整個軍營之中大部分將軍也先後應和道。
「臣等附議。」
「謊繆,這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爾等居然因為一己之言就想動搖國之根本,簡直就是愚昧之極。」
就在眾人紛紛附和的時候,一個聲音不大的反對聲突然出現了,雖然說話人的聲音不大,但語氣卻充滿不屑,再加上與大家一致的贊同聲不同,到一下子顯得格外突兀起來。
「哪個滿嘴放屁的傢伙再胡說八道!」
原本看到在大勢所趨下,已經有幾分鬆動的太子殿下,就要採納自己的意見,馬偏將這是高興萬分,就想著靠這個機會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然後升官發財走上人生巔峰,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壞自己的好事,馬偏將頓時就怒了,還能不能好好的玩耍了。
「哦!愛卿有何不同的見解?」
自己看重的人居然被自己的屬下所懷疑,這不光是對身在長安的王猛不信任,更是對自己這個太子殿下的不信任,這無疑讓冉智很惱火,估計馬偏將還不知道從他說出那番話的瞬間就被冉智拉入了黑名單,今後無論立多大的功勞都走不進冉智的眼裡了,一個沒有眼力的下屬,是成不了大事的。
但現如今的情況卻是十分的棘手,因為所有的屬下都附和馬偏將的這個提議,那麼冉智還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力排眾議的堅持下去。
這時候突然出現的反對聲就像是在沙漠中快要渴死的人面前出現的救命水源一般,眼睛一亮的冉智很快就找到了聲音的來源,從鄴城就跟隨自己的一員小將,好像是叫楊融。
「殿下之所以安排景略先生去秦地就是不希望我們魏國和氏族再開戰端,好讓我們穩固西邊的同時,可以緩解王上在北邊的壓力,同時有了修養生息的力量,我們就可以在氏族不斷的內亂下削減其實力,最後一舉攻克長安,打垮氏族。」
楊融沒有理睬馬偏將這般瘋狗似得小角色,端莊儀錶后,先是一本正經的解剖當下魏國之情形和冉智希望達成的戰略,看到帳中眾人都仔細的在聽自己的分析,暗自得意之下看見馬偏將一臉便秘的樣子,頓時心中大爽,太子殿下也是一臉笑意的對著自己微笑,知道自己說對的楊融,趕緊繼續又開口道:
「氏族之亂本持續不了多久,但是如果我們要想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氏族,就必須讓這場內亂儘可能的亂下去,打得越久也就越好。
這亂也是有講究的,首先不能讓其中一方做大,另一方太過弱小,其次不能讓雙方過於平均,要表現出一方比一方強上幾許,但又滅不掉對方,總是處於這個滅與滅不掉的臨界點,這樣雙反損耗才會最大化,因為強大的一方肯定會不停的進攻以期望滅掉對方,而弱小的一方更是拚命的強大自身來保持自己不被對方所滅。
所以我們需要有個人能夠把握這個度,而這個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心智,足夠的掌控力,不然都不足以完成這項任務。
這個任務在座眾人誰自認為可以勝任,唯有景略先生做到了,臣認為用人不疑,殿下既然相信景略先生的為人,那麼臣亦信,不然日後如果老臣等人在前方為大魏浴血奮戰,殿下再遇到這種三人成虎的事情,做出錯誤的判斷,那老臣等人就實在是太冤了。
所以臣覺得殿下才是最厲害的,不光懂得識人更懂得用人和敢用人,臣心服口服。」
世界上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的道理是永恆的,拍馬屁有兩種人,一種是腹中無點磨的庸才,全靠一張嘴口舌蓮花的胡說一通,只管拍領導馬屁不論對錯;另一種則是胸有丘壑的大才,對任何事情先是冷靜分析,后娓娓道來之中夾雜著對上的敬仰之情和崇拜。兩者之間高下自分,楊融明顯是為後者。
「哈哈哈哈,說得不錯,楊將軍說的正合本殿下心意。」
聽到楊融所說居然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再看到隨著楊融的一番話下去帳中眾人都被說得啞口無言,無力反駁,頓時就有了相見恨晚的念頭,果真如古人所說,人生得一知己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