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事變
柳嬤嬤等人都擔心,今天主子會不肯用膳,但是還好沒有發生這種情況。主子倚在床頭,喂到嘴邊的吃食也會張開口。
雖然吃的少,不過總比不吃的好。
元歌懶懶的躺著,目光直愣愣的盯著床前的燭火,連眨都不會眨一下。這樣其實很傷眼睛,尤其是在剛小產的幾天里。
但是柳嬤嬤一想將蠟燭挪遠些,便會被主子那幽幽的眼神瞪的後背一寒。就是言明了情況,也得不到一絲回應,想置之不理的話又怕發生昨天那樣的情況。
那宛如失了心志的模樣,真的是太嚇人了。
倆天一夜沒有睡的啟元帝,頭昏腦漲的處理完政務,馬不停蹄的來了鳳陽宮。今天白天聽人說,她沒有進多少東西,他心裏面著急又擔心。
但願他能哄的她多喝倆口湯也是好的。
「福樂兒?」啟元帝揮退殿中的人,坐到床沿輕聲喚她,卻只見她直直的看著燭火。
他皺了皺眉,起身走到外面吩咐人去取庫中的那對青海明珠。那對明珠不比夜明珠差,重要的是比夜明珠要大一些。
明珠柔和的光芒映在倆人的身上,啟元帝沉默的坐了一會兒后,自然而然的道:「福樂兒,你給我們的孩子,準備了小衣裳了嗎?」
原意他是想勾的她說話,他可是知道的,今天自再一次醒過來后,她再沒有開口說一個字。但是本來無聲無息坐在那裡的元歌,卻忽然轉過臉,眼神冷漠的看著他。
「你是以為我瘋了嗎?」
「怎麼會!」啟元帝連忙道:「朕只是見你滿你郁色,又總不開口說話,才想招你說話。」
元歌冷漠的盯了他一會兒,又漠然的收回了眼神,將目光投向了柔和的明珠。
「.……」啟元帝訕訕的握拳咳了下,有些小心翼翼的問道:「福樂兒,現在天氣冷了,陪朕喝碗熱湯吧,你想喝什麼?」
滿殿無聲。
啟元帝再接再厲,道:「朕讓人給你準備道烏雞湯來,多多少少喝一些吧。」
幽靜無語。
「嗯,就這麼決定了。」啟元帝從來沒有過這種體驗,尷尬的頓了一會兒后,直接將沉默當同意,微微提聲吩咐人準備湯。
很快,床前便抬過來一方圓桌,上面擺著倆道湯,還有幾盤熱騰騰的糕點。今天鳳陽宮的膳房裡,時時刻刻都準備著這些東西。
再次揮退人後,啟元帝端著小玉碗,又坐在了床沿邊,笑盈盈的遞了一勺湯過去道:「福樂兒,你張口嘗嘗,這湯對女人最是滋補了。」
這回人終於有了反應,元歌轉過頭來,低著看著嘴邊的勺子,忽然便有倆滴淚墜落了下來。
「別哭,別哭。」啟元帝一下子慌了神,收回勺子單手執碗,另一手抹去不停溢出來的淚珠,難掩心疼的道:「福樂兒,這個時候哭很傷眼的,若是你心中難受,便對朕撒氣吧。」
「像之前一樣。」
啟元帝此時臉上的刮傷還顯眼的很,他將元歌的手貼著自己的臉,深深的道:「在你面前,我不是大武的皇帝,先是你的夫君,然後是我們孩子的父親。」
「你有什麼,都可以對我說。」
元歌的唇輕輕的顫著,半晌后搖著頭道:「對你撒氣又有什麼用?難道我的孩子會回來嗎?」
看著眼前熬的雙眼布滿血絲的人,此刻元歌也不拿他當累世的仇人。現在她面前的人,是她孩子的父親,和她一樣會為孩子的離去而傷心。
「無論怎麼樣,孩子都不會回來了。」
啟元帝聞言心中大痛,但是依然露出個笑臉,柔聲道:「我們的孩子一定是極孝順的,若是他們知道你如此傷心,也不會安寧的。」
「福樂兒,讓他們去吧。若是和我們的緣份沒斷,那麼早晚會轉世再回來的。」
「信我。」
不,我不信你。
元歌在心中暗道,然後抬起手想接過玉碗自己喝湯,但是啟元帝的手卻避開了。
「我來喂你吧。」
隨便,怎麼樣都可以,元歌緩緩的垂下了眼睛。
餵了倆碗湯,又看著她進了三塊點心,啟元帝心滿意足的笑了。
第二天,啟元帝再次來到鳳陽宮時,卻整個人都有些沉默了起來。但是在面對元歌疑惑的目光時,還是強打起笑臉道無事。
元歌怎麼會信,直接叫來了人一問,便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原來在早朝時,啟元帝說讓禮部將封后大典挪到下一個吉日,但是卻面對了不少臣子的反對。
因為他們覺得皇貴妃已經傷了身子,再也不能孕有皇嗣了。
其實付御醫已經斷言,皇貴妃以後的確難以再有孕,而且便是懷上了,也說不定會再次發生這一次的情況。
群臣雖沒能從付御醫這裡得到準話,但是各有手段去查證。尤其皇貴妃進宮以來,幾次都稱病不出不說,付御醫也的確一直在為皇貴妃調養身子。
試問這樣一個身骨孱弱的女子,在小產以後,還有多少機會能再次有孕呢?難道要讓皇上迎一位不能生育的皇后,以後將大統交給一位庶出的皇子嗎?
啟元帝在朝堂上大怒,卻也無法說出皇貴妃身子很快便能再次有孕。不然難道現在張口輕輕一說,以後卻要讓他的福樂兒,面對無子廢后的境地嗎?
眼下只能拖。
像最開始他打算的那樣,一直將立后之事拖到他加冠之時。在那之前,只要他的福樂兒再次有孕,就能堵住那些人的嘴了。
難以有孕的事,元歌還被蒙在鼓裡,此時聽到有人斷言她傷了身子,不能為啟元帝誕下嫡子,便眼神冰冷無聲的冷笑了一聲。
真是一天不把皇后的名頭給落實了,那些人就根本不會消停啊。她的骨肉都已經離她而去,難道連這個皇后的名頭也保不住?
她要成為皇后,讓她已經入了玉碟的孩子,當名正言順的嫡皇長子和嫡長公主!
眼見她不再是那副毫無生氣的模樣,啟元帝和鳳陽宮中的人都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