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議和
蕭煜成就逍遙境界之後,並未返回守心齋,而是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白山山巔。
片刻后,玉塵也出現在白山山巔,望著眉心處有紫氣繚繞的蕭煜,感嘆道:「恭喜西北王登頂逍遙境界。」
蕭煜笑了笑,「僥倖而已。」
玉塵從袖中取出一道摺子,遞給蕭煜,道:「你這次入定足有一天一夜,這是昨晚剛到的急報,銀屏托我給你送來,等你定奪。」
蕭煜接過摺子大體看了一遍,說道:「是關於后建五王求和的事情,這件事我親自處理,只是要勞煩大真人看顧銀屏一二。」
玉塵點頭道:「分內之事。」
現在蕭煜不用神遊,也可朝游滄海暮蒼梧。
下一刻,蕭煜整個人化作一道流光,衝天而起,幾息之間便已消失在天際盡頭。
——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大梁城也是如此,在五王決定求和之後,不過三天的時間,大梁城上下都知道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后建曾經得過天下,也汲取了不少中原讀書人的傳統,所以不少后建的「清流」立刻就跳出來大肆抨擊五王,言稱自后建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恥辱也。
不過這些清流勛貴們卻是忘了一點,五位完顏氏王爺對外作戰的確不行,可對內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這些清流們剛剛跳出來,完顏德的巡城甲士就已經開始當街拿人,在完顏德以鐵血手腕連殺數人之後,大梁城終於恢復了清凈。
為此,完顏德也召集了大梁城中所剩不多的后建權貴進行過一次議事。他言道,大梁城以南之局勢已不可收拾,當下只能暫緩兵戈,保住大梁城以北的半數國土,用心經略,以待將來。
完顏德也算是掏心窩子的肺腑之言,相比於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清流,這些真正掌握了后建命脈的權貴們,自然清楚當下的局勢到底如何,若是在正面戰場能打得過,誰想議和?誰又想去擔負這個罵名?只因時勢使然,無可奈何也,若是再打下去,不但是大梁城岌岌可危,就連大梁城以北也要直面西北和慕容燕的大軍鐵騎。既然以完顏德為首的后建五王已經跳了出來做出頭鳥,那麼他們也樂得自在,跟在五王後面便是,若是出了什麼岔子,天真的塌了下來,自然由個子高的五位完顏氏王爺頂著。
這次議事之後算是統一了大梁城內部的聲音,而也就在此時,慕容燕的議和使團已經馬上就要抵達大梁城。
這次議和的地點選在大梁城皇宮,藍玉和慕容燕商議之後,藍玉留守大軍之中,而慕容燕則親自來到大梁城主持議和事宜。之所以會如此決定,只因為慕容燕作為天下第五人,在前面四人都是閉關不出的情形下,他有足夠的自信能安然走出大梁城。再者說,這大梁城本就是慕容燕的老巢所在。
當后建京畿道節度使、大將軍慕容燕臨近大梁城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讓所有人都震驚了,消息上說,與慕容燕的使團中多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人,一個誰也不曾想到會出現在此地的人。
西北王蕭煜。
藍玉沒來,竟是蕭煜親自前來!
難道蕭煜就不怕身陷大梁城囫圇?
若是以前,蕭煜自然會有自身安危方面的考慮,可現在卻是沒有了。
先不說自己是與慕容燕這位天下第五人同行,就只說自己如今的修為,也大可在大梁城中來去自如。
——
蕭煜與藍玉之間的區別,就是東家和掌柜的區別。而慕容燕,即是掌柜也是東家。這次蕭煜和慕容燕並至,議和事宜的成功與否,就只在這兩人的一言之間了。
當大梁城的城牆一點點映入眼帘時,慕容燕對蕭煜道:「明光,你這次會親自來后建,可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蕭煜說道:「后建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現在的情形已經超出我的預期,差不多可以收手了,我這次來便是要做一個了斷。」
慕容燕嘆息一聲,「西北王志不在此。」
蕭煜舉目朝大梁城望去,淡笑道:「這就是大梁城?比起東都差遠了。」
慕容燕指著蕭煜,失笑道:「好你個蕭明光,原來是看不上這座大梁城,怎麼,有了中都還不算,想再要一座東都?」
蕭煜笑而不語。
此時在大梁城下,早已有一支大約有千餘人的儀仗隊伍等候多時。為首有五人,均是身著后建樣式的蟒袍,頭戴冠冕。面對蕭煜和慕容燕的聯袂而至,后建五王也不得不全體出迎,
完顏德居中,完顏赤列、完顏洪列、完顏靖、完顏康四人在他左右依次排開。
在雙方相距還有百餘步時,蕭煜和完顏德翻身下馬,向後建五王行去。
后建五王向前相迎,完顏德拱手道:「西北王與大將軍親臨,完顏德惶恐。」
蕭煜還禮,笑道:「蕭煜聞王爺大名久矣。」
完顏德連連擺手,「西北王羞煞我也。」
短暫寒暄之後,五王親自引路,一行人向後建皇宮方向行去。
一路行來,整個大梁城已經被徹底封鎖,街道兩旁儘是身披甲胄的兵卒,不見半個閑人百姓。不過這些對於蕭煜和慕容燕來說卻是沒什麼威脅,五王若是真的有其他想法,真正的手段自然不會是這些擺在明面上的兵卒,而是要貨真價實的逍遙神仙才行。
后建的皇宮與東都的皇宮一般無二,只是在面積上有所不如,而且都是紅牆金瓦,寓意富貴建立在鮮血之上。
一眾后建權貴列隊在皇宮的宮門之前,恭候蕭煜和慕容燕這兩位橫掃了大半個后建的敵人。
蕭煜的視線只是在他們的身上略微停留,便被一人吸引過去。
那是一名老者,他在修行界中的身份是魔教東長老,在俗世中的身份是毒師文若公。
李詡拱手道:「文若公李詡見過西北王。」
蕭煜還禮道:「沒想到能在此處見到李先生。」
李詡道:「事關國體,老夫不親自過來看看,終究還是不放心的。」
說話間,又有三位老者出現在李詡身後。
「定襄公孫平見過西北王和大將軍。」
「平南公謝仙見過西北王和大將軍。」
「理藩公馮義見過西北王和大將軍。」
后建魔教四長老,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