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覆雲亂煜> 第六十一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

第六十一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

  過了西河原,便到了秦政主持的北地一線,這也是鄭帝放棄西北五州的原因,西河原一馬平川,根本無險可守,面對蕭煜的四十萬大軍,還不如集中剩餘兵力退守西嶺口北地一線,最起碼不至於將北地最後的兵力消耗殆盡。


  而北地一線,除了西嶺口這個天然關隘之外,更多的還是依靠堡壘重鎮。當年前朝大楚崩離解析以後,后建興起,其後的南楚積弱,為抵禦后建大軍,放棄巨鹿城等塞外重鎮,退守中原,並在大易、林綿一線布置大量軍鎮。只是這些軍鎮沒能挽救南楚的命運,最後還是被后建一一攻破,南楚覆滅。等到了東主驅除后建,接連收復西北五州,並興建中都以後,這些軍鎮漸漸荒廢,卻是沒人想到,今日成了東都的最後一道防線。


  大易府外,已經名存實亡的西河總督丁世光,大易府守將晉聿等一干文官武將出城相迎三十里。另外還出動三千守軍,陣勢浩大,只為迎接一位要經過大易府的人物。


  若是尋常人物,哪怕是當朝首輔,皇子親王,也不至於出動守軍相迎,只是這次來人的陣仗太大,若不出動守軍,這些出來相迎的文武官員難免心中沒底。若是那個混世魔王一個心情不好,直接讓兵把他們砍了,到時候找誰哭去?不指望這三千步卒能護住周全,只要能抵擋一二,讓他們這些大人們有時間逃回城內就足夠了。


  三千步卒依次排開,單看表面,也勉強當得起威武雄壯四字。不過也要全賴秦政近期整軍之功。總領北地軍政的東都大都督秦政並未現身,大都督行衙也並不在大易府內,而是在林綿城中,按照大鄭律法,除五大都督府議事以外,其餘鎮守一方大都督不可私自見面,而大都督與疆臣、藩王亦要避嫌,秦政此舉倒也是合情合理。


  一萬兩千隻馬蹄重重踩地,三千鐵騎環繞著一輛四馬同拉的華貴馬車,朝這邊緩緩駛來。馬上騎士盡皆披黑甲,沉寂肅殺,行軍中除去馬蹄聲和偶爾的馬嘶聲外竟是再無其他聲音。


  一桿蕭字王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三千步卒臉色發白,若是此等鐵騎衝來,他們能抵擋得住?


  儘管有所不忿,但無奈對方是皇帝親自冊封的藩王,哪怕是當朝一品,也要矮上一頭,更何況,丁世光身為西河總督在迎接此人之後,要隨同他一起入京。


  西河總督丁世光帶頭作揖行禮道:「下官西河總督丁世光,參見西平郡王。」


  「末將大易府總兵官晉聿,參見西平郡王。」


  「末將安固守備參見西平郡王!」


  聲音此起彼伏。


  馬車並未停下,車內主人更沒有露面,駕車的諸葛恭面無表情道:「入關。」


  三千鐵騎過城不入,越過大易府,徑直入關。


  蕭煜在封王之後,首次以藩王身份踏入關內中原。


  蕭煜視大易大小文武官員於無物,在車駕走遠之後,一名身著孔雀官袍的三品大員憤慨道:「此舉將我等置於何地?他眼裡可曾有過朝廷?!」


  丁世光臉色鐵青。


  不過緊接著他的臉色就變得蒼白起來,蕭煜可不就是不將朝廷放在眼裡?若是放在眼裡,豈會有今日西北之禍?


  在經過大易府時,蕭煜撩起車廂窗帘,面無表情地望向窗外那些如臨大敵的大易守軍。


  大易府城頭上,一身甲胄與普通校尉並無太大區別的大都督秦政,雙手按在城垛上,平靜地望著城下緩緩駛過的郡王車駕。


  蕭煜放下窗帘,靠在車壁上,閉目凝神。


  已到來年四月八。


  東都,京城,天子腳下,首善之地。


  對於東都百姓來說,早已看慣了大小官員,上到內閣閣老,大都督,國公伯爺,下到六品的窮酸翰林,巡城兵丁,什麼沒見過。


  只不過這次天下督撫入京的場面實在太大,一個二品封疆大吏不稀奇,可是一幫二品大員就實屬罕見了。


  更何況那位名動天下的西平郡王還要親自入城!


  距離東都比較近的一些督撫已經陸續入京,甚至一些手中無權,猶如被圈養的閑散王爺也趁著這個機會從封地中出來透透氣,這讓平日里清閑的可以喝茶聊天的禮部眾官員忙的焦頭爛額。


  如今兼領禮部差事的是宋王,同時又執掌宗人府,以親王之姿,壓服這些別的本事沒有,最會吹毛求疵講究排場的王爺們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位位總督、巡撫、藩王,或倨傲,或謙恭,或跋扈,或溫和,一同駕臨東都。讓東都百姓頗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覺,不過最讓人期待的還是那位從東都走出去的西平郡王,畢竟這才算是「自家人」。


  一時間因為西平郡王蕭煜即將入城,天下首善之地的東都一時間風起雲湧,酒樓茶館中每日都有人高談闊論,有京城士子在暗中串聯,準備在蕭煜入城時,攔路怒斥他目無君父,責問他為何要做國之巨賊。也有二流權貴們冷笑著,打算看蕭煜的笑話。這東都可不是中都,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更有不少大家閨秀,富家千金,又期盼著這位西平郡王早些入城,也好讓她們見識一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才俊豪傑,能讓西北改天換日。


  只是這個朝堂上最頂尖的那一小撥人,卻鴉雀無聲。


  上面不說話,下面自然只能猜測,一時間說書人也有了題材。今天是四月初八,大概還有兩天功夫,蕭煜就會到達東都。此時東都城中已經滿是不管真假的說書聲。


  一名身材高大,頭戴氈帽的老者走進流泉樓,在大廳中要了一張桌子,一壺黃酒自斟自飲。


  老者年紀已經極大了,臉上皺紋如溝壑堆疊,可流泉樓掌柜卻絲毫不敢怠慢半分,能在外城中支撐起這麼大一片基業,不說背後的東家,掌柜的本身早已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這老人身上的衣服看著不起眼,但細瞧之下就會發現上面綉滿了暗紋,別人或許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掌柜的可是心中肚明。這是暗衛中人,瞧這架勢氣度,最起碼也是統領以上的大人物。雖說如今暗衛已經大不如當年,但也不是他這種小人物可以得罪的,小心伺候著總是沒錯的。


  此時酒樓一樓中有一名乾瘦老者正在說書。


  說那草原大戰,說那徐林出兵,說那水淹大軍,最後說到了西平郡王與那秋葉道人並騎入中都。


  老者端著黃酒,面無表情地聽說書人娓娓道來,久久未動。


  一直到說書人說完,老者才將手中黃酒一口飲盡。望著窗外的陰霾,輕嘆道:「大公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