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論道(三)
四千號人圍在白玉廣場三面並不覺得擁擠,早有道宗典客司弟子提前搬來百餘張玉石座椅,供各宗門宗主或身份修為高絕的散修高人落座。至於一般弟子,則只能站在本宗掌門身後。
廣場三面,祖師殿座南面北,北面即為上山入口所在。一般的觀禮門派被安排在東西兩側,一般來說,親近道宗的多是在東側,而懷有別樣心思的則多在西側,搖擺不定的穿插兩者之間,修行界的大體形勢竟在這一方白玉廣場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南面掌教殿前的廣場上,臨時搭建起一方白玉高台,台分兩層,第二層上僅有的三把座椅全部空懸,分別象徵三教三位教主的存在。第一層上按東西方向各放有九把座椅。東側為道宗七位峰主之座,此刻僅五席有人,天璇峰主無塵與開陽峰主天塵並未參加。而西側也有五人,分別為佛門蒼雪大師、秋月禪師、劍宗慎刑司掌司張重光、魔教東長老李詡、魔教聖女秦穆綿。
清塵真人身穿玄黑色的華美道袍,上以暗紋綉山川草木,邊角則飾以龍鳳紋絡,腳踏白蓮黑底步雲履,白髮白須,天風襲來之際,袍袖飄搖,愈發顯得仙風道骨。此刻作為法會主持人,清塵真人持了一柄銀絲拂塵,從座椅上起身,先是稽首一禮,然後道:「論道法會始於本宗四代掌教,至今已有三十六屆,一千二百餘年,是為諸宗門論道演法提供一處交流所在。本屆論道法會本應由本宗掌教真人親自主持,無奈掌教真人閉關在即,無法分身,還望諸位同道海涵,貧道不才,受掌教真人之所託,將勉力主持本屆論道法會。」
諸宗掌門紛紛起身還禮,言道清塵峰主過謙了。
蕭煜既然上岸,也就沒有急著返回道閣,而是站在廣場邊緣,遙望法會道場。此時清塵真人的長篇大論講完,已經進入到論道的步驟,青塵真人與毒師李詡各居其位,準備坐而論道。
全場靜寂無聲,視線已經全部落到青塵與李詡的身上。道宗千年聲望,魔教幾百年積威,如今在道宗主峰都天峰,對手又分別是道宗第一峰主天樞峰主和魔教中的東長老,這等場面,可謂百年難遇。
兩人各自望了對方一眼后,便轉過頭去,良久無言,大約過了一刻鐘的功夫,作為客人的李詡率先開口,平淡說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此為論道之用典,因為李詡是客,故而由他提問,也由他用典。而李詡所用典籍竟是引用了道祖所著的《道德經》,也就是道宗的根本經典之一。
大概意思是:天下人們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就知道什麼是丑了。都知道善之所為善,就知道什麼是不善了。所以有和無相互依靠而產生,難和易相互依靠而形成,長和短相互比較,高和下相互包容,音和聲相互應和,前和后相互跟隨。因此,聖人以無為的原則處理世事,用不言的態度進行教化。讓萬物自已發展而不先為創造。聖人輔助萬物生長而不據為已有,對萬物有所施為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正由於聖人這樣不居功驕傲,所以他的功績永遠不會失去。
前半段不過是論證善惡,而到了後半段則已經涉及到聖人之道,李詡僅僅是用典就已經人台下觀禮之人面面相覷。這等題目若是道宗敗了,哪裡還有臉面為三教之首?
千年來,不管如何爭鬥,道宗始終佔據了正道的名頭,魔教自稱為聖教,卻被道宗貶斥為魔,故而李詡直接以道祖的話來問道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青塵真人一手按在扶手上,微微沉吟了一下后,輕聲道:「非善非不善,無善名,無惡名。如果人人皆善,何來善於不善?莫如名相!」
蕭煜特意找了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觀禮,在他周圍多是一些道藏殿的老朽,原本礙於規矩不得不來的老朽們在聽到李詡的用典后,就已經一個個精神煥發,而在聽到青塵真人的回復之後,更是兩眼放光。一名老道顫顫巍巍地扶著手杖,對蕭煜說道:「年輕人,你聽懂了沒有?方才李詡以道祖之言問青塵,青塵則以佛祖之言回復李詡,老朽我活了這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見這種論道啊,不枉此生啊。」
被老道扯住一截袖子的蕭煜只能無奈苦笑,聽著老道絮絮叨叨的解釋青塵真人這句話的意思:青塵真人很巧妙的繞過了李詡的聖人之道,而是從善惡上著手,反駁李詡,道宗之所以為善,是因為有惡,萬物本就相依相存,若無惡,何來善?至於誰為惡,已經不言而喻。
李詡臉色不變,繼而問道:「何為善?何為惡?」
李詡的聲音並不大,但卻聲聞全場,直接將這句話印入在座諸客的心間,當李詡清淡平靜的聲音在蕭煜心頭響起的時候,蕭煜微微吃驚,他畢竟修行過神魂之術,單從這道聲音上就已經可以感覺出,逍遙神仙開闢紫府識海,修鍊上丹田是何等威力,逍遙境界之下在神魂上根本無法與逍遙神仙相抗衡。
青塵真人面無表情,同樣聲聞全場道:「善我者善,惡我者惡。」
這個答案乍聽之下,似乎已是近乎魔,但若仔細品味,其實不然。拿最簡單的比方來說,蕭煜對於林銀屏,無疑是善的不能再善,可若是對於鄭帝,可就是亂臣賊子當誅,惡得不能再惡。可見善惡無定數,因人而異。
青塵輕聲道:「道宗之所以為善,是因道宗為天下人之善,故而天下人善道宗。」
青塵此言一出,整個人似乎已與整座都天峰融為一體,道宗千年修行領袖之威勢滾滾而來,即便是李詡也微微變色。
這一瞬間,蕭煜腦海中忽然浮現出這麼一句話。
挾泰山以超北海。
李詡手中出現一柄黑玉盤龍短杖,橫放膝上,緩緩開口道:「若逆勢而動,善何存焉?」
李詡聲音如一道悶雷,震得山石滾動,樹木搖晃,更令人震驚還是所說內容。此言卻已經是直指道宗的千年大計。
此時白玉廣場上已經針落可聞。
青塵沉默許久,過了足有一炷香的時間,才抬頭答道:「善之所在,勢也;勢之所在,善也。得勢,則名正,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故善存焉,勢所乘也。」
青塵此言變相承認了李詡言之有理,但卻否認道宗逆勢而動。
青塵接著問道:「何為勢。」
李詡不假思索道:「眾者為勢,若眾者不從,則為逆勢。」
青塵真人道:「從眾?眾從!」
說到這裡,青塵真人與李詡的論道已經陷入了一個誰也不能說服誰的僵局之中。
此次論道不敢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絕對是百年難見了,李詡身為魔教長老卻處處以道宗經典相問,以大勢正道相壓,而身為道宗長老的青塵則分別以佛門、儒門乃至魔門之語作答。
修為到了逍遙神仙這一步,對於天道已經有了各自的感悟,心志堅韌不為外物所動,已經不是言語可以改變的,若是真能改變,不是大徹大悟便是墜境落凡塵。
清塵真人走出一步,打破僵局道:「論道至此。」
青塵真人從座椅上起身,做點睛結語:「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李詡以道德經始問,青塵真人則以道德經結束。
蕭煜站在原地,搖了搖頭,「荒兮其未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