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德田的表現
德田球兒的飛撲完美的阻止了棒球繼續前進。
不過將球納入手套之後,自己側卧在場地上的姿勢也很難完成傳球動作。
「本田,接好了!」
站起身來再傳球需要時間,而現在進攻方的跑者都是強迫進壘的狀態,只要把球傳給壘包上的隊友就能完成封殺。
德田把球就近傳給了二壘手本田。而本田現在就踩在二壘的壘包之上。
球傳到的瞬間就宣告了對方跑者小室的出局。
本田順勢轉身把球傳向一壘。時間略微有些趕。
「safe!」
這是裁判的判定。
打者西田畢竟是球隊的中堅手,速度不會太慢。安全上到了一壘。
八木監督所期待的雙殺並沒有出現。對方這個半局的進攻還得繼續。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又拿到一個出局數。
現在是兩出局。不過局面是一三壘有人。
這意味著扳平分數的跑者依然在一壘。而打擊區里的打者所代表的是超前的一分。
和平學園按照之前的約定,在這種局面下更換了投手。
原本的游擊手德田登上投手丘。
外野手鈴木改守游擊,而主將矢部明男移動到了外野。
開始試投之前李元讓走到德田身邊。
「胳膊熱起來以後,就盡量飈球速吧。」
這不但是李元讓自己的判斷,也是賽前和八木監督商量過的結果。
作為捕手,李元讓沒法為德田做太多的輔助工作。
李元讓與德田搭檔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在他的動態視力與反應力。
儘管德田是一位不太有控球的速球投手,不過在和李元讓搭檔的時候也絕少出現暴投和捕逸。
偶爾的有幾次棒球沒能被捕手手套接住,李元讓也利用自己高大的身軀把球留在了身前。
反過來說,作為投手搭檔的德田讓李元讓多少有些頭痛。
配球的要素只有球種和內外角。
就算是這樣也未必每一球都能完美的執行捕手的暗號。
唯一值得慶幸的一點是現在試投時的手感。
通過手套接球時的手感,李元讓能感受到德田今天的狀態相當不錯。
即便現在用八分力進行熱身,體感球速也接近了一百四十公里。不止如此,棒球落入手套時的力道也相當不錯。
這意味著從投手丘到本壘的這段距離當中,整個棒球的能量沒有損失太多。
這樣一來對於打者視覺上的觀感會覺得球速比實際數據更快一些。
但是下面這位即將登場的打者並不是那麼好對付。
第八棒的二壘手重光,右投左打,打擊實力與他的棒次完全不相符。
前面的比賽當中已經給李元讓和矢部的搭檔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對德田球兒來說,現在這種情況唯一能利用的上的有利條件恐怕就是雙方初次交手,對方對他的投球應該不會太習慣這一點。
李元讓第一球配的並不是直球。
對方打者剛才從側面觀望德田的試投,想來直球已經看過了好幾顆。
李元讓先用變速球來迷惑對手已經有些適應直球的視覺。
這一球原本是配在外角。
由於投手控球能力的關係,進壘的方向更接近本壘板正中。
也正是因為棒球看起來進入了甜區,打者才毫不猶豫的揮棒。
變速球的落差和速度差起了作用。
這是一次空振,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球,內角的速球。
李元讓的手套並沒有擺在什麼特殊的位置上。
可是德田把這一球投的好似向打者示威的威懾球。
棒球在與雙眼同高的位置向內角飛來。
打者重光機靈的向後一閃身,總算是沒被砸到。
就算是那種喜歡故意讓身體蹭到棒球謀求出壘的打者大概也不樂意讓德田的直球擊中自己。
無論是速度和威力,在同年齡段的投手當中都算是上等。
李元讓交代的話德田還記在心裡。
剛剛這一球,他自覺熱身已經完畢,就用了全身的力氣。
以捕手的角度觀測,李元讓覺得德田的這一球就算沒有超過,也應該已經接近了一百四十五公里。
一百四十五公里這個數字德田在練習中曾經投出來過。只不過在正式比賽中從未被記錄下來。
今天這場比賽也是如此。
東京地區的比賽,官方數據只有最後的階段才會記錄投手的球速。
夏大會是準決賽以後。而秋大會因為只有決賽在神宮舉行,所以前面的比賽受場地限制,也並不會公開投手們的球速數據。
當然,不管球速再怎麼快,壞球還是壞球。
兩球之後,現在的球數是一好一壞。
這種結果並不是李元讓精心引導的結果。
和德田搭檔投球,李元讓覺得多少要靠運氣。
而配球,先按照簡單的內外交替來吧。
既然德田上一球是緊貼著對方打者的內角球。
下一球就配外角才好。
李元讓把暗號打了出來。投手丘上的德田點了點頭。
一顆速球投來,不但球速相當驚人,進壘的角度也堪稱刁鑽。
打者什麼反應都沒做出,棒球就飛進了捕手手套。
兩好一壞,局面變的對防守一方有利了起來。
李元讓注意到了對方一壘跑者的離壘距離。
德田根據暗號,做出了兩次牽制。
但對跑者都沒造成足夠的威脅。
李元讓決定不再與對方跑者糾纏,反正只剩下最後一個好球。
只要解決掉打者,這個半局的進攻就能被阻止。
第四球的暗號當然還是直球,李元讓要的是一顆外角球。
目的也不複雜。
假設跑者真的要盜壘,把球投到外角,捕手也更好做出反應。
德田的棒球投出。
壘上的跑者同時啟動。
李元讓向外角挪了一步並且站起身來,他準備接到球之後就直傳二壘。
可是棒球並沒有能落入捕手手套。
這顆明顯過於偏高的直球被打者重光的球棒死死咬住,楞是拉向了右外野方向。
負責那片防區的外野手田古後退了兩步便不再移動。
作為一位「前」強打者,田古對外野高飛球的運行軌跡再熟悉不過。
這球已經沒有了追逐的意義。
棒球越過右外野飛上了看台。
這是一發本壘打。逆轉三分的本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