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神眼強棒> 第174章 肉眼測速

第174章 肉眼測速

  對扶桑大世田谷的森田監督來說,世界上好像沒有什麼事是困難的。


  高校入學時因為興趣選擇了棒球部。不但打進甲子園還拿到全國大會的優勝。


  升學時想要學新聞專業,單靠成績肯定考不上,結果憑藉棒球的實力拿到了推薦入學的資格。


  大學畢業別人都從普通記者干起。可是森田直接就走上了主播道路。


  對高消費沒有興趣,八十年代把閑置資金都買了房產,因為懶得管理在九十年代初又都賣掉。


  結果正好賺到了最多的差價還躲開了泡沫經濟崩潰。


  而現在,退休之後正想找些事情打發時間,就收到了母校棒球部的邀請,擔任監督。


  「這傢伙根本就沒被殘酷的現實摧殘過啊。」


  和森田監督比起來,和平學園的八木算是後輩,按道理來說用「這傢伙」之類的稱呼並不適當。


  不過八木在面對森田的時候心裡總是難免有些不服氣。


  在人生的道路上,命運似乎對兩個人並不公平。


  而現在森田接任了扶桑大世田谷棒球部的監督。帶出來的隊伍似乎也和他自己一樣樂觀。


  特別是這次的秋大會,森田對球員們的公開要求是把勝負看淡一些,在實戰中磨練自己的球技。


  在進攻的時候,不考慮打順,不考慮戰術。每一球都更多的去考慮打擊本身。


  「這樣的話,會不會太順其自然了一些。」


  李元讓覺得和平學園的氛圍已經算是自由。沒想到今天的對手在這方面似乎更勝一籌。


  「如果是打擊的話,真的能完全貫徹這一心態沒準確實有更好的效果。」


  作為一位不算是太全面的打者,矢部明男在打擊的時候想的問題總是很多。


  而一般的觀點認為,棒球的打擊其實心態放鬆沒準效果更好。


  緊張或者亢奮的態度都是打擊的大忌。


  雖然說最理想的情形是完全的理性和冷靜。不過這沒幾個人做到。


  退而求其次的話,現在扶桑大世田谷這种放松的狀態確實有利於打線的發揮。


  而對和平學園的八木監督來說他在乎的是另一件事。


  如果把兩隊的建隊方針放在一起。森田監督的做法以媒體人的標準來說就更像是「正義」的一方。與之對比和平學園豈不是成了反派。


  這一點是八木監督最不能接受的。


  當然,森田監督的策略應該只限於進攻方面,至於防守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投球的話總不能無視打者的存在了吧。」


  矢部說。


  現在對手的打擊基本就是完全無視和平學園這邊的防守球員存在。相信如果壘上有跑者的話,他們的打者也不會去考慮走壘方面的戰術。


  但是投球的情況就不同了。


  投手很難完全無視打者像練習一樣的進行投球。


  很關鍵的一點在於,好球區的尺寸取決於打者的身高和打擊姿勢。


  這也就是有時候在投球練習時,也要請一位隊友站在打擊區里模擬打者的原因。


  和平學園的第一棒是一壘手正岡。


  防守方不可能忽視的因素還有一點,正岡是個左打者。


  而扶桑大世田谷的投手富永看起來只是一位普通的右投。


  一顆普通的直球穩穩投在好球區的邊角,被捕手接入手套之中。


  「這球看起來有多快?」


  休息區里的八木監督轉頭問身邊的李元讓。


  「大概一百三十多一些吧?」


  無論是秋季還是夏季,東京大會只有在神宮球場舉行的最後幾場比賽會顯示球速。


  而前面的四、五輪比賽里,只有在賽后才能拿到對手和自己的球速數據。


  但是作為捕手,球速是能了解本方投手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


  訓練的間歇,李元讓突發奇想的開始訓練自己用肉眼測算球速。


  辦法也不複雜。


  訓練場上的發球機球速相對比較穩定。先用肉眼觀察發球機不同速度下的投球。然後作為參照物去和投手投出的球進行比較。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現在李元讓可以把目測球速的精準度控制在五公里前後。


  以肉眼測算的球速來說,五公里已經足夠精確。


  但對於李元讓一開始的目的,用來判斷投手今天的比賽狀態。五公里的誤差就顯得太大了。


  像是矢部明男這種球速平均在一百二十五公里左右,極限速度不超過一百三十公里的投手。


  最好的狀態和最糟的狀態之間,直球球速差別也就是十公里左右。而同樣的一場比賽之內,球速也會有三四公里的誤差。


  這種情況下,用誤差五公里的肉眼測速,判斷起投手的狀態,恐怕還不如捕手手套接球的手感來的準確。


  但是也不能說李元讓前一陣子花時間練習的這個技能就完全沒有用處。


  至少現在可以用來判斷對手的球速。


  剛剛對方的投手富永投出的這一球,看台上手持測速器經理人鈴木亞季這邊也採集到了數據。


  時速是一百三十四公里。


  作為一位高校二年級的右投手來說,算是中等偏上的球速。配合不錯的進壘點,打者正岡沒能擊中也純屬正常。


  而接下來的第二球,是一顆逃向外角的變化球。


  「這是……伸卡球?」


  李元讓不太拿得准。


  正岡是左打者,而富永是右投。


  高校階段的投手大多數是投不出逃向左打者外角的變化球的。


  李元讓見識過的這個方向的變化球只有兩種,縱向下墜更多的伸卡球,還有水平變化量更多的噴射球。


  當然,這兩種變化球都是日式的叫法,到了美國球界會有完全不同的分類和稱呼。


  「大概算是伸卡吧……」


  連八木監督自己也拿不準。


  這種依靠手腕技巧不同而產生向左打者外角變化的球種每個投手的握法和投法都略有差異。


  不靠慢動作去觀察投手握球的那隻手的話,很難簡單的去區分。


  不過不管怎麼分類。總之現在打擊區里的打者正岡要面對的是兩好無壞的局面。


  扶桑大世田谷的投捕搭檔顯然不是無視打者去做投球練習。


  現在的投球策略是面對左打者而制定的。


  「要是我的話,就再來一顆外角球。」


  休息區里的李元讓在推演著對方的配球。


  而對手的實際投出的下一球也與李元讓的推測不謀而合。


  外角低的直球。打者正岡沒有揮棒,而裁判卻判了好球。


  好球區的外角低離打者距離最遠。作為一名左打者,正岡其實比較少面對向外角變化的變化球。


  剛才的一顆伸卡球擾亂了他對外角橫向空間的判斷。


  但讓他三振出局的關鍵,恐怕是對方投手富永緊貼好球區邊沿的控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