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已矣
積攢在心中愈來愈密的陰霾輕易就被驅散,唐瀠並未接話,她很快又將頭低下來,布滿薄汗的手緊緊絞著衣角,竟是不知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
九日,接連九日,自從上次太后前來探望並親自為她敷藥,已經過去了整整九日。這九日里,太后再未過來,她非但度日如年,更是頻頻揣度太后的所思所想,且俱都往極壞的境地想,無論哪種設想,皆非現下這般尚可融洽交談的情境。
大抵,她前世本是個孤兒,慣於被人拋棄,骨子裡便養成了凡事絕不給自己留過多念想的脾性,待日後突逢變故,也好全身而退,不至於遍體鱗傷。故而,她原是以為,阿娘定然對她失望透頂,打定主意不再似從前那般與她相好了,畢竟,她前世的親生父母都能在她無病無災身體健全的情況下狠心將她拋棄。
更何況,她竟對阿娘起了這樣不容於世的心思。
玉鎖的綬帶輕輕地摩挲著玉頸的雪白肌膚,身後系玉鎖之人是一貫的溫柔,連她疏冷清淡的香氣亦是熟悉得很,縈繞在唐瀠鼻間。很快,她的唇角便揚起輕快的笑容,心中不再沉甸甸的,聲音卻猶自帶了些鼻音:「阿娘,您若不來,我卻要忘了今日是我的生辰呢。」
適才被太后擱在榻上的酒罈,便是約莫一年前唐瀠從楚王手裡搶來的桃葉渡,她獻與太后,太后又令將它貯藏,她及笄日再飲酒盡歡。
女子及笄,該是大典,需設宴行禮,方能周全。近年晉朝風氣卻有變,及笄禮和加冠禮便不再如以往隆重,加之唐瀠墜馬負傷,傷勢未愈,為免她饗宴勞累,太后遂連家中的賜宴都省卻了,王公宗親與文武大臣另照規程頒賜禮物。
前朝後廷雖皆不設宴,諸人的壽禮卻是一件件地呈上來,今晨,池再還與唐瀠看了一份禮單,每份壽禮均是價值連城。於此事,她才不故作清高,統統收入囊中,來日國家有難社稷臨危縱是國庫空虛,她將自己私庫中的物事鬻賣出去,總能派上用場。
禮單看是看過了,她並未放在心上,苦苦想著旁事,是以當真忘了今日竟是萬壽節。
片刻間,玉鎖便系好了。
唐瀠是九五之尊,侍奉御前的又不乏阿諛奉承之徒,記得她生辰的總不會只自己一人。太后聽她的語氣竟是按捺不住的歡喜,心底有片柔軟之處便被戳中,太后信手撫觸玉鎖的綬帶,輕笑她道:「自己的生辰都忘,卻是還能記住什麼?」
太后略有些溫涼的指腹相隔綬帶淺淺觸及唐瀠的肌膚,令她禁不住渾身微顫,稍定了定神,方懇切道:「我能記住您,如兒時那般——我曾說過,我的心裡很小很小,小得只能住下您。雖很小,因只有您,卻不擠,舒服又溫暖,更可攜您踏遍千山萬水,嘗遍酸甜苦辣。」
事到如今,即便如此肆意大膽,卻彷彿帶著份不得已而為之、破釜沉舟的勇氣,她說得不緊不慢,再無半分忐忑不安。唐瀠鬆開絞著衣角的手指,坦然地將雙手置於膝上,她的目光清湛而堅定,眼底又隱含些許強硬的堅持與對自己的鼓舞。
無聲無息,四下寂靜得可聞風聲。
良久,太后將她滑落到肩下的中衣與外衫重新理好,又讓她披上大氅,自己卻是提起酒罈,回身道:「適才已吩咐布宴,先入殿罷。」
說罷,她款步走在前方,唐瀠望著她的背影痴怔了片刻,才後知後覺地悟出——阿娘雖未回應,但她顯然沒有厭憎她,甚至並不排斥與她肌膚相親。這便足矣,此事總不能一蹴而就,尤其阿娘與她不同,是徹頭徹尾的古人,又受詩書禮教熏陶,徐徐圖之方是長遠之計。
正殿中果真擺上了食案,待二人入座,便有司膳的宮人接踵傳菜,來來往往間,珍饈美味、漿汁茶水與酥山乳酪紛紛被呈上食案。
桃葉渡在酒窖內經過貯藏,酒香愈加濃郁,掀開封泥,撲面而來的酒香中,只見酒液清澈,間無雜質。倒了滿滿一酒盅,置於溫酒器上燒熱,又釃酒兩杯,唐瀠將其中的半杯酒獻與太后,笑道:「雖說冬日溫酒暖胃,您素不擅飲,便少喝些罷。」
能在生辰這日看見太后,她就心滿意足,況且心裡又漸漸有了希望與底氣,她此刻堪稱春風滿面,先前的悻然頹喪頃刻間竟煙消雲散。
太后伸手,將兩隻酒杯互換了換,淡笑道:「酒量再如何差,一杯酒總能飲盡。卻是你,傷勢未愈,只許半杯。」
阿娘是關心我呢。唐瀠的眼睛笑彎作月牙,笑吟吟道:「好,我聽您的話。」
如今的情形是,太後知她心意,而她卻不知太后的心意,問是斷然問不出的,唯有從言行舉止推測一二。太后顯然未曾厭憎她,她卻不敢憑此「得寸進尺」,於是固守禮節,待太后畢恭畢敬比以往更甚,當真是連根手指頭都不再去觸碰。
哪怕如此拘謹,席間她仍是由衷展顏,快意使然。
太后看在眼裡,縱然欲斥責她刻意墜馬的行徑端的是胡鬧,哪是聽話?心卻已軟作一涓細流,再開口時遂溫聲細語:「近日在宮中養傷,多半悶壞了罷?春宴時,大可出去踏青散心,賞賞花。」春暖花開,冰融雪逝,屆時,名仕俊彥貴女麗人紛紛乘車跨馬,出外饗探春之宴,朝廷亦會允假休沐。
唐瀠點頭,又問道:「您同去么?」
這一年來,太后增了個習慣,夜裡多半會誦經念佛,意圖清靜幽密,入夜後都不許她再去叨擾,若出去赴宴,總不如家中自在。果不其然,太后搖頭:「吵鬧得很,我便不去了,你且隨你堂表兄弟姐妹盡興即可。」
「您若不去,我還有甚好去的?」唐瀠撇嘴,不樂意道,「堂表兄弟堂表姐妹,我與他們本就不熟。春宴,他們自去便是,我留下來陪您。」
她對自己從小就是這副乖纏黏膩的模樣,而今看來卻令人無奈又憂慮。太后飲盡杯酒,望著她道:「往年的春宴你從未缺席,今年倘若不去,該使諸皇親生疑了。」
對皇親,不同於對朝臣,縱然是無權無勢的皇親,只因身上流著皇室的血脈,便占著所謂正統的名義,與權臣武將合謀生變進而篡權奪位並非罕見之事。但他們一日不反,便需一日施以仁義,籠絡人心,千秋史筆才不至於添上一則陰賊暴戾、滅絕人性的批語。
再說,今年確是特殊些,只待欽天監觀測天象,擇一吉日,親政大典禮畢,唐瀠便能真正地獨攬大權,位尊九五。
前路漫漫,遍布荊棘,唯有權柄在握方能有力可使不會陷於被動局面,縱是只為她們二人,這皇位卻需牢牢坐穩,更何況天下蒼生她未曾拋諸腦後不管不顧。
這般思量,唐瀠才笑說:「好,我去赴宴,帶幾份各家私廚的糕點來與您。」
即便三言兩語亦從不離自己,她無論哪種身份,無論何時,哪怕已被自己冷落了幾日,卻總是惦記著她。太后的心中又被觸動一番,她本想說「我兒孝順,我心甚慰」,藉以再次澆滅她的妄念打擊她的信心,她垂眸,避開唐瀠真摯又熱切的目光,執起酒杯,一飲而盡。
其實,她未嘗不是心軟之人啊。
既而,兩人再小敘片刻,太后不知不覺中竟飲下小半盅酒,眼神飄忽不定,隱有醉意。見她還欲再飲,唐瀠忙勸阻她:「阿娘,您勿再喝了,這酒雖不醉人,您卻難勝酒力。」
太后素白潔凈的手碰觸酒盅,為及時勸阻,唐瀠又下意識地將自己的手覆在其上,眨眼間她便破了她給自己定下的肌膚相親之戒。世上許多事,尚未做時總能隱忍,一旦做了就再不想收手。
唐瀠心裡咯噔一驚,鎮定下來后,她更握緊了太后的手,分明是熟悉了十幾載、柔軟又溫涼的觸感,而今竟像是朦朦朧朧地有了相同卻又迥異的體驗,讓她沒來由地心跳劇烈,脈搏激顫,連喉間都猶如*似的焦渴。
她目視著太后,眼中似有一團□□騰騰燃燒,彷彿要將眼前之物俱都吸進這雙明眸里,哪怕葬身火海同歸死穴,亦是人生幸事。
太后確有半分醉意,她手上的力氣竟鬆懈了些許,任由唐瀠牢牢地握在手裡。酒盅旋即滑落案下,迸裂碎瓷,聲響清脆,將兩人生生從一場不知究竟是酒醉人或是人自醉的幻夢中驚醒。
外間伺候的宮人聞聲而入,窸窸窣窣的腳步聲中,太后發了狠力,才得以將自己的手抽脫出來,只略整了整衣襟,遂端坐如故,泰然自若。
殿中氣氛頗有些詭異,宮人不明所以,收拾好碎瓷,清掃了酒漬,遂告退而去。
於是這殿中,又只剩她們了。
貪婪、*,常常會將心智健全之人腐蝕吞滅,想起自己適才的失態與太后率先的放手,唐瀠深吸了口氣,看向太后,緩緩道:「阿娘,我說過,我會聽您的話。我的心意,您知便可,我從不奢求您給予回應,你一日不允,諸般禮節我亦一日絕不違背,您但可放心。」
她雖脊背挺立,話間卻卑微至此,太后聽得心如刀絞,生平所學,付諸於「情」之一字,竟束手無策,連句勸慰的話都說不出口——即便勸慰,卻是於事無補,此事果真成了困局。
唐瀠慘然一笑,整個人陷於落寞的氛圍中,她低聲地懇求道:「唯有一願,盼您應允。皇夫侍君,我誓死不納——縱是您欲讓我納衛容或是其他男子女子為侍君,以解眼下困頓的局面,我毅然不肯聽從。」
太后微微闔目,她的一字一句均如銳利的長針,狠狠地扎在自己的心間,漸漸地千瘡百孔。
又聽她如夢囈般低喃道——
「阿娘。」
「即便您不能、不敢、甚至不願,我卻始終只是您一人所屬。」